晚饭的时候,闺女聊起幼儿园的事情。她说,今天有个炯炯班的孩子,哭闹着被请到了烁烁班,烁烁班里最小的孩子去安慰他,结果他不要,哭得更大声了。
近而,就说到了老师给他们说到的一句话。老师说:“如果你们不听话呢?有可能会被请到星星班或是炯炯班。”“那你愿意去星星班或炯炯班吗?”我问道。
“不愿意”闺女如实回答,“那你们班有被请到星星班或是炯炯班的小朋友吗?”我又问道。“没有,从来没有过。”闺女答。
这也让我想到自己跟孩子经常说过的一句话,那就是“如果你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去给奶奶。”闺女的回答一如既往“不要,不去。”
由此让我认识到,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的焦虑、我们的不安,都是自己在给自己设置“假想敌。”
实际上,老师带领孩子的这个集体中,没有特殊的情况下,是不会被请到其它班去的;在家里即使闺女有些不乖、不听话,家长也是万万不会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撒手不管的。
但如果孩子也是明白这个逻辑的,即使被送到了其它班,或是送回了爷爷奶奶家,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么我们又设置这样一个“假想敌”是为什么呢?
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吓唬孩子,还是我们希望给自己设置一个底线。一个不可能触到的红线,或是即使触碰到了,大不了也是如此而异。
后来,我才想明白,这个“假想敌”,只是自己给自己寻找的一个借口,万一怎么办?如果怎么办?可以算是最坏的打算。
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一般情况下这种备选的方案几乎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关于“假想敌”,是好是坏,因人而异,反正这种选择是最末等的选择,也是最不会被选择的方案就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