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知行合一
关于知行合一,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理解为知道跟做到之间的关系。这么理解没问题,能够沿着这样的理解去修行,也会有极大的收获。我们的就是这么被教育长大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多是精致的利己者,都是工作的机器、赚钱的机器,人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如下图
传习录第3天关于知行合一与格物我想借助《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中的一幅图说说知行合一
传习录第3天关于知行合一与格物书中原文如下:
「这个图就代表着我们的人生。」老人开始上课了。
「马车的构造和质量,代表我们的命,有些人命好,六輪大车,含着金汤匙出生,或是聪明能干,或是美貌迷人。有些人命不佳,两个小輪子要混一生,出生穷困,生不逢时,才智平庸,相貌不扬。而这路程,就是我们的运,有时康庄大道,有时羊肠小道,而所谓命好不怕运来磨,马车大的时候,走险坡也不觉得摇晃。」
老人讲得摇头晃脑,有点江湖术士的味道,逗得若菱笑了起来。
「这部马车的前进是要靠这匹马,」老人继续说故事,「而且你问这匹马,你有没有权利决定怎么行进哪?马儿会说:『有啊、有啊!我这不就是努力地在前进吗?没有我,这车是走不动的呀!』但是你要问牠:『那你刚才为什么左转哪?』他会说:「我觉得左边的脸紧紧的,我就转弯了呀!』老人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若菱的反应。
聪明的若菱已经明白了这匹马的角色是什么了,就是我们的表意识,我们自以为可以操控我们的生活,做出自由的选择,但是实际上,我们是一个自动化制约模式下的机器,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就像这匹马,不知道左脸紧是因为马车夫收紧了左边缰绳的綠故。
「那么这个马车夫就是我们的潜意识了?」若菱问道。
老人看出若菱的領悟,点了点头,「也就是我们人生的自动化导航系统。」
「但是真正发号施令的是坐在后面的乘客吧?他要去高雄,这个车夫可不会往北走的!」若菱又问。老人也给予目光的肯定。
但是这个乘客是谁呢?若菱有点纳闷。看着墙上的这个图,若菱眼光又移到了地上的圆圈,灵光一现地想到,「啊,这个乘客就是我们的真我!」
作者说马代表表意识,就是我们的思维层面,阳明先生称为“意”,“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一动就有了善恶、美丑、好坏、对错、是非了,思维就等于我们的行为,五官四肢受到思维的支配,如同机器人收到程序的制约一样。所以我们常常说打人不是手的问题,骂人不是嘴的问题,跳楼不是腿的问题,剁手不解决赌的问题,都是受到思维的支配。同时,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上做功夫,就如同斩草不除根,效果很难持续。那么根是什么?怎样从根上解决问题呢?或者是谁来支配思维呢?从上图来看,我们要提前一步处理,从马车夫“潜意识”修炼,显然更有效。潜意识就接近阳明先生讲的“心”了。就属于阳明心学范畴了,能不能修到上图的“乘客”(真我)层面,谁也不敢保证,这是老天爷说的算的事,得看每一个人的机缘。
所以,知行合一是向内的修炼,是潜意识与表意识的合一,是思维(行为,言、耳、口、鼻、舌、身)与意的合一。阳明心学讲的心与意的合一。
有这么一段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过去我们多是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不向内觉察自己,先生说这都是冥行,必须说个知,知就是觉知,觉知什么呢?觉知自己的行为、觉知自己的思维、觉知自己的情绪,觉知自己的起心动念。
有这么一段
31.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先生说,凡明不得、行不去,反在自心体上体当,即可通。也是要反思自己那时那刻的起心动念。
所以,四书五经不是关于知识技能的是关于心的。阳明心学不是关于知识技能的,不是关于行为思维的,更多是关于思维之下的,有的叫潜意识,有的叫冰山以下,先生叫做心,当然先生说的心,博大精深,远远大于深于西方泊来的“潜意识”和“冰山以下”,我们可以借助“潜意识”和“冰山一下”这些工具来进入先生的心学。
所以,知行合一,更深层次是“心”与“意”的合一,是觉知自己法门。
还有一幅图,学过教练技术的都熟悉
传习录第3天关于知行合一与格物成果、行为、信念,当然信念之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姑且探索到信念,前边说过,行为就等于思维,信念之下就属于先生心学范畴
知行合一就是信念与行为(思维)的合一,不合一的时候,我们就痛苦、纠结、郁闷、不舒服。
徐爱录里有一段:
44. 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其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丧,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陆澄知悉儿子病危担忧的不行了,陆澄的担忧儿子安危是人之天性。是知行合一。陆澄除了担忧儿子安危还有没有其他念头,我演绎猜测一下,如果有:自责内疚自己过去没有好好照顾陪伴儿子,那么久已经不在当下而在过去了,就已经是知行不一了。也可能有:担心孩子真的去了,老伴会不会伤心过度,谁老伴在家少了个陪伴的会咋样?这样就已经去到担忧为了了,也不在当下,也是知行不一了。
我演绎的陆澄有可能有这两种担忧,都是信念层面的问题,都是过往自己的经历形成的信念在作怪,所以先生告诉他这正是做功夫的时候,让陆澄去到知行合一,合一了就能接纳这个事实,然后基于当下的情况,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儿子,无论结果如何都让自己无怨无悔。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阳明先生晚年把知行合一提升到“致良知”,致良知的提法更加明确,陆澄一定知道,自责内疚没用、担忧后果没用,所以陆澄的良知是时时刻刻都在的,只是那一刻被自己的私欲(自责内疚、担忧后果)蒙蔽了,不能致良知而已。一旦反求诸己,通了,就会基于当下的情况,去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儿子,无论结果如何都让自己无怨无悔。所以我认同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在阳明先生这里,致知就是致良知。
格物是什么意思,朱熹讲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先生讲的是格我跟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区分。世间一切学问都是区分,向外的区分就是科学,向内的区分就是心学。
区分的一定是区分信念以下、冰山以下、潜意识层,到了行为层面就晚了,用区分不灵光了,只能用降服。曾国藩的一生多是降服,所以是半个圣人,阳明的一生多是区分,所以是圣人,论语全篇也处处是区分。
向内区分什么?这正是我们要跟阳明先生学的,传习录里先生跟弟子朋友的对话书信处处都是区分,先生从来没说服谁,从不给谁“洗脑”,就是区分给你看,你自己做选择。格物就是区分。
格物是去到知行合一的利器和法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