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一次拆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第一次拆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作者: baa33b60625c | 来源:发表于2016-06-28 20:13 被阅读0次

封面介绍:我来读一下封面上的图案说明

F:这是一本拖了17年才写成的小书,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趣机智的小书中为拖延者翻了案。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

A:坦白来讲,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的“战拖”书。相比市面上各种提出“应该怎么做”的心灵课程,佩里先生像个慈祥的长辈,哄孩子似得说,拖延没什么大不了。一件事拖得久了,没准还有额外福利,比如在你开始之前状况有了变化,任务已经消失了。

B: 所以说,拖延不是罪,拖延者也不是窝囊废。佩里先生当上了哲学家,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还主持着一档颇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算是很高效的人士了。因为他解决问题的整个思路,跟一般的拖延症治疗方法都不一样。一般的说法都是,你得把这个问题解决,你变成一个勤快的,不拖延的人,对吧?可是佩里教授这套方法,他说啊,这拖延症没办法,与其解决它,不如认同它,让它来为我们创造价值。

R:每位拖延认识,都会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往后拖。结构化拖延法则正是一门关于如何利用这一消极特征、让它为你服务的艺术。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爱拖延的家伙们极少什么都不做,他们的确会做写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园艺啦,削削铅笔啦,画个重新整理文档的简图以便自己有空时去收拾啦什么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做这些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而如果他们的待办事项里只剩下“削铅笔”这一件,那么天底下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促使他们拿起削笔刀了。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I:1、列待办事项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其他有些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

2、做清单里面后边的这些任务,就变成了避免做清单最上方任务的一种手段。

而在“结构化拖延法”里,拖延者的这种心态恰恰可以利用起来,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许多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比如,第一项,学外语,第二项、整理书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第三项,遛狗。

请大家判断一下,我们会用什么样的顺序做以下这些事

序号事项最迟完成时间

1年中总结写作2016/6/30

2遛狗2016/6/29

3洗衣服2016/6/30

4跑步2016/7/1

5更换面盆水龙头2016/7/5

6开始简笔画学习2016/6/30

7看《罗辑思维》最新一期2016/7/10

8整理书房2016/7/10

9和很久没联系的一位好友通电话2016/7/10

A1:我们不是在这件事上拖延了吗?那你就同时找好几件你觉得有价值的事,都搁在这儿。比方说,必须写半年工作总结,可我就是不愿意开始写,你就是想拖着。好,你一旦意识到你想拖这件事,那你今天就找几件你曾经拖延下来的计划任务,比如说把家里清理一下,把自己电脑桌面上的文件给整理一下,看一本你一直拖着没看的书。为了拖那个事,你要把以前拖的这几件有价值的事情给干了。

你把这件事搁在这儿,为了拖延那件事,你只能找出大量无意义的事情去做,比如有次我要准备造价工程师中《计量》那一门的考试,那本书600多页,知识点超级多,还不成系统,考试的前一个礼包专门请假了,其他科目搞定了,就是那门一直拖着,记得最后3天的时候还对自己说,看书累了,睡会,看完这部电影就去看书,把这把游戏玩完看书,东搞西搞。搞来搞去,人过得很憔悴,焦虑,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还强烈的内疚。最后到了临考前的一天,才因为想明白与其焦虑,不如死磕,毕竟这门要是不过去年和今天的付出就白费了,考试是两年一轮,一门不过,全部作废。定下来以后反而内心就踏实了,大概估了一下我能准备的内容,一共准备了8个小时,一直到凌晨5点。天亮了去考试,考完就知道自己大概过了。当然这也被逼出了考试方法论,如何短时间内通过中国应试。假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头找我交流。

A2:一,将最近拖延的,焦虑的几件事情列出来,只允许自己把时间花在这几件事情上。

二,如果有此外的事情要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衡量一下是否有价值,不做完之后我会不会有焦虑和负罪感。

三、结合番茄钟,细化工作项,不过度劳累,也不精神涣散。

请问大家列出来明天要做的事情,有没有一直要做却没有去做或者做成的事,有的话请列出来。比如学习一项技能,看一本书,去哪里旅游,登山蹦极等等。

请大家看下一个片段

R:书中拖延症的解法:

1.在前一晚制定好一个任务清单,并且把那个所谓的“最重要的”任务放在顶端

2.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比如:睁眼、关闹铃、起床、洗澡、拿出书……)

3.制作任务的时候要包含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打开Word文档、不要乱上网瞎查东西)

4.起床的时候旁边可以放一个让人兴奋的音乐

5.跟一个不拖沓的人合作

I:重读一遍

A1:请大家按照上面的步骤破解自己拖延不做待办事项的案例。

A2:结合这个上面的步骤,关于我的考试经历当时就应该有解了。

1、前一晚制定清单,把比准备那门考试更难的待办事项列进清单,比如对我来说:把家里水龙头换了,或者把厨房门修了,并且插入一些其他要做的其他事项,而不能那几天就只为了考试而准备。

2、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并且设定小任务及时奖励。比如奖励自己一个耳机等。

3、制作任务的时候要包含做什么,不做什么(比如:听讲座30分钟时不要乱上网瞎查东西)

4、每一段间隔时营造让人兴奋鼓舞的氛围,播放振奋的音乐。

5、加入备考QQ群或者微信群,每日汇报自己学习进度,感想。

相关文章

  • 拆书RIA~拖拉一点也无妨

    首先,感谢曼曼师傅的悉心指点,及时给我鼓劲。才让我这拖延症晚期患者有勇气战拖,感谢媳妇在时间上的大力支持,并且参与...

  • 第一次拆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封面介绍:我来读一下封面上的图案说明 F:这是一本拖了17年才写成的小书,资深拖延者兼堂堂哲学家佩里教授,在这本风...

  • 结构性拖延法

    拖拉一点也无妨

  • 荐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我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关于拖延症的书,买过很多,看过更多,但一直也没有治好我的拖延症,直到看到这本《拖拉一点也无妨...

  • 拖拉一点也无妨

    最近读完了一本实用的小书《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是一本从特殊视角审视拖延症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的心理学书籍,值得一说的...

  • 拖拉一点也无妨

    看了这本书的题目,肯定会让很多拖延症患者眼前一亮,我们深深为自己的拖延症感到内疚和惭愧,作者写这本小书,确实给拖延...

  • 《拖拉一点也无妨》

    结构化拖延——由于没有做成某件事,却做成了别的几件事。意义在于,减少内疚,拖延并不是很严重的错误,至少你还完成了不...

  • 《拖拉一点也无妨》

    这本书更多的是让因为拖延产生内疚的人心里可以好受一些,不过分否定自己。很巧,我就需要这样更好的心态。 约翰佩里把自...

  • 拖拉一点也无妨

    惰性这种东西,与生俱来,每个人多多少少会有点。就像马克吐温说的一样“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 你可能会经...

  • 拖拉一点也无妨

    如果一项推迟行为是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的主动选择,并且也确实带来了积极的后果,那它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拖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拆书--拖拉一点也无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vt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