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034)上

详注《随园诗话》(1034)上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5-29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二三】

闺秀少工七古者;近惟浣青碧梧两夫人耳。碧梧咏《李香君媚香楼》云:“秦淮烟月板桥春,宿粉残脂腻水滨。翠黛红裙竞妆裹,垂杨勾惹看花人。香君生长貌无双,新筑红楼唤媚香。春影乱时花弄月,风帘开处燕归梁。盈盈十五春无主,阿母偏怜小儿女。弄玉虽居引凤台,萧郎未遇吹箫侣。公子侯生燕好,输金欲买红儿笑。桃花春水引渔人,门前系住游仙棹。奄党纤儿想纳交,缠头故遣狡童招。那知西子含颦拒,更比东林结社高。楼中刚耀双星色,无奈风波生顷刻。易服悲离阿软行,重房难把台卿匿。天涯从此别情浓,锦字书凭若个通?桐树已曾栖彩凤,绣帏争肯放游蜂?因愁久已抛歌扇,教坊忽报君王选。啼眉拥髻下妆楼,从今风月凭谁管?《柘枝》旧谱唱当筵,部曲新翻《燕子笺》。总为圣情怜腼腆,桃花宫扇赐帘前。天子不知征战苦,风前且击催花鼓。阿监潜传铁锁开,美人犹在琼台舞。银箭声残火尚温,君王匹马出宫门。西陵空自宫人泣,南内谁招帝子魂?最是秦淮古渡头,伤心无复媚香楼。可怜一片清溪水,犹向门前呜邑流。”

浣青,即钱孟钿(1739—1806),字冠之,号浣青。江苏省武进人。状元钱维城女,湖北荆宜施道员崔龙见妻。其诗以淡泊为宗,古、近体皆工。著有《浣青诗草》八卷,续一卷,诗余附。夫妇及子合刊《鸣秋合籁》。

碧梧,即孙云凤(1764—1814),字碧梧,仁和(今杭州)人。四川按察使孙嘉乐长女,嫁诸生程庭懋。自幼聪颖,喜吟咏,善写花卉。但丈夫见其动笔砚辄憎,反目归母家。著有《玉箫楼诗集》、《湘筠馆诗二卷词二卷》。其妹云鹤、云鸾、云鸿、云鹊、云鹃并能诗、画。袁枚有《二闺秀诗》:“扫眉才子少,吾得二贤难。鹫岭孙云凤,虞山席佩兰。”袁枚编《随园女弟子诗选》以席佩兰排第一,孙云凤排第二。袁枚女弟子。

简单介绍一下李香君与侯方域的故事,有助于理解《李香君媚香楼》。若不感兴趣,可以略过。

明朝天启四年(1624),李香君出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共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阉党集团治罪后家道败落,漂泊异乡。香君八岁时随养母李贞丽改姓李。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不精通,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

侯方域(1618—1655),字朝宗,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之一,明末户部尚书侯洵的儿子。

1638年,明朝崇祯十一年,侯方域第一次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次年,21岁的侯方域在媚香楼遇到了16岁的李香君,二人一见倾心。但是李香君的梳拢(首次伴宿)钱太高了,侯方域付不起,其复社好友杨友龙替他付了。侯方域送了一把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为定情之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从此侯方域经常入住媚香楼中。后来,李香君得知梳拢钱并非杨友龙本人的,而是阮大铖托杨友龙转送给的,目的在于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但人品十分低下,本是东林党人,但为了升官投靠了魏忠贤,成了阉党。崇祯上台后阉党垮台,阮大铖又想回归东林,但东林党人都看不起他,不愿意接受他。侯方域因为用了人家的钱,心思便有点活动。但李香君的父亲是被魏忠贤那帮阉党陷害的,阮大铖是阉党成员,李香君恨死了他。李香君见侯方域犹豫,便劈手把头上的发簪取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然后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二者之间便有了恩怨过节。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一个月后,清军入关,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满清开始入主中原。

1645年年初,马士英联合江北四镇总兵官,扶植福王在南京登基,建立了南明,年号弘光。阮大铖与马士英关系极好,便也入朝当了大官。东林党因为当初选皇帝的时候,说了福王的坏话,因此在南明朝廷中斗不过阉党。东林党最大的官史可法被排挤去扬州督师,侯方域也跟着去了,做了史可法的幕僚。侯方域去扬州后,李香君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阮大铖觉得有机可乘,便派了马仔田仰吹吹打打地来迎接李香君,要李香君做田仰的小妾。李香君坚决不从,田仰强逼。李香君见此一头撞在栏杆上,以死相拒。鲜血喷溅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娶亲的人见状只得返回。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阮大铖不死心,又唆使弘光皇帝给李香君下了道圣旨,借口皇帝要写剧本歌词,把李香君弄到了宫里做歌姬。无奈之下,李香君只能抱着那把染了鲜血的桃花扇进宫,给皇帝唱歌跳舞去了。

1645年4月2日,清军攻占扬州,杀史可法,并制造“扬州十日”,残杀了几十万老百姓。侯方域在乱军之中逃回南京,却找不到李香君了。5月26日,清军进入南京,杀弘光皇帝。阉党、东林党大批官员在阮大铖、钱谦益带领下投降清兵。马士英逃跑后继续抗清,1646年在浙东被清兵查获杀害。同年,阮大铖给清兵带路,死在了半路上。南京城破的时候,李香君趁夜逃出皇宫,到处寻找侯方域,当时天黑看不清楚,两人隔着二三十米远擦肩而过。逃出南京后,李香君去栖霞山投奔好姐妹卞玉京,卞玉京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感情不顺索性做了尼姑,李香君也跟着做了尼姑。半年之后,侯方域在栖霞山寻到李香君。两人回了老家商丘。李香君隐瞒歌伎的身份,以吴氏小妾的身份住进西园翡翠楼。在这里,她与公公婆婆和睦相处;与侯方域元配夫人常氏相敬如宾,姐妹相称;与侯方域鱼水情深,琴瑟和谐。从1646年到1652年这几年时间里,李香君生活得平安、舒适,也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为幸福美满的时期。1652年,侯方域去南京为香君求子、寻亲,其父侯恂不知道从哪听到的消息,得知了李香君的真实身份是秦淮歌伎,当即令李香君滚出翡翠楼,让她住到离城十五里的侯氏柴草园——打鸡园。此时得知李香君已身怀有孕,引起婆母和常氏夫人的同情,二人一再向侯恂求情,侯恂才勉强答应派一个小丫头去那里服侍。侯方域回到归德(今商丘)后,即将李香君接回,住在翡翠楼上。因出身低贱,香君又被赶到7公里外的侯氏庄园(今李姬园)居住。1654年,李香君因被歧视,终日郁郁寡欢,日久成病,患上肺痨而死,享年三十岁。1655年,李香君去世一年后,37岁的侯方域在郁闷,悔恨,伤心,绝望中去世。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49)上

    【原书卷八·七二】余雅不喜苛论古人。阮亭骂杜甫无耻,以其上明皇《西岳赋表》云:“惟岳授陛下元弼,克生司空。”指杨国...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034)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w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