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想法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分享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分享

作者: huangshengd | 来源:发表于2019-01-19 21:27 被阅读493次

    作者:采铜

    分享:黄胜

    首先,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看看封面就感觉到厉害了:尖锐的喙似乎要凿穿什么,黑底衬映出的眼睛好像正注视着你,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厉害。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分享

    因为自己是学心理学的,看到书中结合实践引用的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知识,感觉作者的知识面和深度都已经不是一般水平,于是产生了对作者的好奇心,网上一查,功底果然不一般,原来是浙江大学的心理学博士。

    也许是因为目前市场上类似的用书名来唬人的、还有类似心灵鸡汤的书太多,虽然封面这么的诱人,我还是把书凉书架放了一段时间,有空了才拿出来翻翻,我没有抱太多的希望能够挖到钻石,挖到金子,以为能采铜采到一小块碎铜就非常不错了。没想到开卷一看,就舍不得放手了,中途再也舍不得凉回书架了,一口气把它读到完。

    作者分别从人生的七个侧面,阐述了他作为一个思考者, 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这七个方面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他说时间是我们的坐标,处理好与时间的关系是我们的生活,成长和改变的前提。

    选择往往发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它让我们迷茫,无助和焦虑。而学会选择也就是学会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行动是生命力的象征,也是解释一切问题的归依,而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人行动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无力感不断蔓延,所以我们更需要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志,对很多人来说更是融贯一生的修行。学习的规律和技巧真是很多人需要补上的一课。

    思考发生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但是对思考本身的思考却显得稀少珍贵。当我们欲要解决工作和学业中的各种难题时,你便会发现它的价值。

    成功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织的字眼,无数人为了所谓的成功变成了他们原本讨厌的人。只有坚持做一个你所喜欢的自己,你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在时间的维度,作者引用了津巴多“时间角度”的概念,并建议任何单一视角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最好的方式是混合折中方式,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并且在三者中取得平衡。工作场景中要以未来视角为主,非工作时间,采用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

    我之前在劳士领班的培训中,早期培训结束前,会让大家思考一下“十年后的我”的形象,后来发现十年太遥远了,就改为了五年。但自己也没有细想五年到底有什么更好。作者在书中提出了近期未来远期未来的概念,认为五年设想是一个很实用的技巧,让我们用具情境化、具象化的方式构想远期未来,把时间拉到眼前,让未来鲜活生动起来,有利于从实施的角度去具体设计实现未来的方式,并且提出从远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重战术轻战略,从近期未来的角度,我们应该提高逃避成本,降低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如删除电脑里面所有电影、游戏、剪断网线,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之类。

    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了“采铜法则”,即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 如买流行衣服、玩一下午手机、 以“扶墙进,扶墙出”方式吃一顿自助餐、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信、在微信上窥视陌生人隐私。否则,我们会如同陷入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我非常认同这个比喻,回顾一下自己这几十年来总是爱折腾的经历,发现自己其实最怕的事情就是每天都是昨天的重复而没有变化。

    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另外两层意思:

    1.只要是长半衰期的事情,不论收益值高低,尽管去做。

    2.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的事情:

    一、累计可行的知识,

    二、训练实践技能,

    三、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四、提升审美品味,

    五、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六、保持和促进健康,

    七、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关系,

    八、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九、探索提出独立独创性的构思和发明,

    十、获得高峰体验

    关于选择方面,我一直以为,学会做决策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不做决策也是一种决策,是一种最糟糕的决策。作者认为,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用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很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在做一个好的领导者方面,我曾和我们同事分享到:我们自己的格局,将决定我们的领导风格和决策。特别是在发展团队成员的潜能方面,领导者必须要有宏远的格局,否则限制了别人也限制了自己。作者引用电影“一代宗师”中“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很好的对格局为何,做了解释。作者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提出了四个层次的格局:

    零度格局:  盲众(看不见)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在如何拓展更多可能选项,更好作选择方面,作者认为,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境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我们通常只是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即未被发现的潜在可能性。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现不妨试试如下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这个方法与艾丽斯的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有点类似。ABC理论认为,是错误的认知导致了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了心理问题,所以要解决心理问题,需要找到错误的认知,并与这个认知进行辩论,并用合理的理念来替代错误的认知,这样,心理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作者把这种错误的认知定义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方面,作者总结了三种更灵活的思维框架:目标悬置、能力嫁接、特性改造。

    特性改造这个方法比较有趣,之所以有趣是因为我在这个方法中看到了稻盛和夫“干法”的影子,看到了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的影子。作者说,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是图个消遣娱乐。这种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容易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工作是否可以变得活泼、主动而享受?  我记得在“干法”中稻盛和夫说:无论如何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在“幸福的方法”中说: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他们的力量源于内在,同时也在工作中感到了充实与快乐,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而不是折磨。说实话,在之前的工作中,我经常会有感觉工作就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差事,但是在最近的几年,我越来越认同这种说法。

    作者认为,一个选择当然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多年以后,一个新的选择也可能颠覆原先那个关键的选择,使人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和重新驶回曾经的轨道。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身同感受了这段话的意思,从高考考试失利,到努力研究技术,到再次返回学校提升自己,一次次的选择和改变,重塑了自我。所以我常常强调: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开始跑在前面,但不一定笑到最后。从整个人生的视角去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我们期待或者并不期待的改变,这些改变成就了我们人生的轨迹。

    我们的自我也不是凝固的,“现在的我”是无数个“可能的我”中的一个版本。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所以我们应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而不是把“过去的我”全部抛开,而是让它在修剪之后重新生发出新枝。人生就是持续反复的构造,它既是不断延续的,也是不断变化着的。

    对于有拖延习惯或拖延症的人来说,行动总是难以迈出的步子,作者提出,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在DISC的培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先完成,再完美,而我个人的总结是:与其等待完美,不如选择完成。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我很喜欢书中的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准备好,“先做好准备再上场”观念的一个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所以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在研究企业战略时曾提出过一个“匠构战略”,他认为企业总是预先就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战略然后严格遵守其执行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企业更应该一边行动一边形成和修正战略,就像一个制陶工匠所做的,在每一个瞬间陶瓷的胚子都在变化着,这时工匠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适时调整策略和构思。明茨伯格认为,这才是形成企业战略的正确方法。我认为任何的战略,都要考虑到其实施的环境和背景,脱离了环境和背景的战略,只能是教条,很容易带来僵化和失败。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可能准备到“足够好”,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提醒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迈出第一步,是成功的开始!

    如何处理外界的反馈也是一门艺术,大致来说有三种反馈:正面肯定、否定和批评、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

    每种反馈都有特点的价值:正面反馈能坚定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增强我们的自信;否定和批评会促使我们反思,校正之前的错误想法;而提示之前未知的方面则让我们发现新的世界,让我们的思考更加周全。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而对别人的否定意见产生本能的抗拒。不喜欢听批评恐怕是人的一种天性。因此对于那些能克服这种天性,理性和虚心接受批评的人,我们应该心怀敬意。在这个观点上,我常常说没有哪一个人从内心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坏人,或者说想做一个坏人,所以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其实我也一样,当然你也是。

    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来看待。 本能地抗拒批评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反对批评是两回事。

    综合上面观点,作者认为,以精益创业的方式走向人生的成功,要做到三点:

    1.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做完成

    2.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作者认为,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不应该机械地按照任务的一般顺序来切分,而是按照这个任务所涉及的认知复杂度和认知类型来切分。这个工作方法称为图层工作法

    如写论文,一篇论文的图层可能包括: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用于解释说明的案例和故事、必要的模型图和概念图等。那么在写作时,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图层,依次进行建构。如一篇文章按阅读次序有ABC三部分,那么我们可能不是把A写好,再写B,再写C,而更可能是把ABC的核心论点以及逻辑架构都先写好,然后集中寻找案例素材,并分别填入ABC,再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图示等,而不一是分段进行。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我估计做产品设计开发和模具设计开发的人在这个方法上最有发言权,因为在他们所用的设计软件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进行产品模具等设计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说要“三思而后行”,但是作者逆其道而行之,引用行动科学大师的建议,提出了“三行而后思”的方法,这种逆向思维,值得我们借鉴思考。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行动科学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且绝大多数又是隐性的”。在我们公司去年的年会中,我们的CEO提出了在这个VUCA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快速学习、快速失败,快速适应这个理念,我认为这就是行动先于思考的一个实践应用。

    日本知识管理大师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的过程,其实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类似于知识的内化,即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掌握书中的知识,而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则是知识的显化。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对行动进行细致的反思,把那些原本并非用语言承载的知识,用语言归纳和总结出来。而这些知识一旦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容易被重复使用和迁移到其他应用场景中。

    行动中反思,还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保证及时性:反思一定要及时,及时的意思是,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的几分钟内就开始反思,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记忆中保存了大量事件相关的细节,你记忆中的遗忘和扭曲是最少的,于是你的反思就会忠实于事情的原貌。而这种反思并不需要什么“正式”程序,低下头想一想就可以了,哪怕这个过程只有半分钟,也比你不反思要好很多。当然最好是能把反思的主要结论写在纸上,以便查阅。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随着微信使用的增加,我发现了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也就是当自己经历了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之后,马上整理一下思路,把它写下来,发到微信里面,或者记在自己的备忘录里面。而且往往会发现当下那一时刻自己的思路是最为活跃,最有创造力的。

    梳理“反应链”:阅读一本书时,我们能看出这本书的脉络是什么样的,那么反思一件现实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件事它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的,它背后的动因、阻力以及关键节点是什么,这些相关的因素又是如何串联起一条完整的“反应链”的。

    关注意外现象:意外结果也许并非本身有多特别,而是在于它落在我们原有的认知之外。因此关注意外事件就是打开我们认知局限性的方法。因此,在反思时,我们应该刻意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克服原有的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联系到我的工作实践应用,我发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就是一种意外现象,而这种意外的发生,往往是有些事情落在了我们的考虑之外,当我们找到了根本原因(root cause)之后,我们的技术、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真正的往上提升,所以关注意外现象,也可以成为或者说已经成为了我们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法。

    作者认为只有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我们需要通过解码,深入事物的深层,不要只做信息的搬运工。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养成了一种囤积癖,在网上下载了很多个G的书,电影,等等,但下完后又放在那里,懒得去看了。这种资料 的搜集固然好,可惜经常只是存而不阅,不过是做了知识的搬运工。看到这里,我突然回想起来我自己那硬盘里一大堆的网上下载的管理资料和电子书籍,看来是时候该清理清理了。

    解码不同于我们一般所说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对字面意义的解读,常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也无须做太深入的思考,并且理解应遵从客体本意。而解码则是一个更为主动和主观的过程,不同的解读对同一材料的解码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单地说,解码包括三个层次:

    1. 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

    2. 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

    3. 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

    作者提到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努力和挖掘,就只能尝到最表层的那一小部分味道。

    教育心理学家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人士,分为“常规型专长”和“适应型专长”,常规型专长的人具有一个基本固定的知识系统,可以以很高的效率吧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材料按照已有的框架进行分析,而具有适应型专长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进化”,通过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扩展来适应问题解决的需要。适应型专家通常是实践型的专家,因为他们必须经常去应对那些超出单一领域的、非常规性的问题,接受各式新奇刺激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在表层和深层之间穿梭,因而他们的知识系统也就能够不断扩展。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通常是一个适应型专家,他们可以有意识地构筑一个信息解码和知识扩展的良性循环。

    深度学习:不止了解,还要知晓。学习应该是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能够让人不闭塞,深度能够让人不只是学之皮毛。

    寻找解码的入口,作者归纳出了三个路径:不只要去寻找结论,还要去寻找过程;不只要去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作者提出,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就是说学了这么多之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你能够调用的知识有多少?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记忆的提取其实起到了“记忆修改器”的作用,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研究证明: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通用有效性最高的学习方法。

    那么,在大多数知识性领域,自学者如何来进行操练呢?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来学习。求知分为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差的学习者只接收信息,贪多求广;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知识,以记忆为目标;高手磨炼技能,只求日日精进!!! 这句话也很好的提醒到我自己,在追求知识的广度的时候,别忘了还需要有深度。所以一年看一百本书固然不错,但是,如果能够一年把一本书看一百遍的人更是值得人们敬仰!(我的同事SJ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那本精益生产方面的书都翻烂了还在翻,在泛读和精度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探讨,最后我们俩没达成共识,各自坚持了自己的方向,现在看来还是综合一下比较好)

    信息,知识和技能本不冲突,只不过技能是终点,前两者是迈向这个终点的路与桥。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动态的、可以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知识的操练方面,作者提出了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写作式操练,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最近的一段时间,我似乎喜欢上了这个种操练,特别是简书这个工具,给我提供了这个操练的便利性。

    游戏式操练:我记得发展心理学里面有提到,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阶段就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和锻炼相关姿体技能,学习社会规则的。这种方式有效而且有趣,让我们在学习中不容易感到乏味和单调。

    设计式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定义: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因此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不可少的一环。

    学习和操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分离的知识,是难以解答真正的现实问题的,所以我们要让不同的知识发生化学作用,从而找到解答。

    一个高水平的学习者非常善于在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而一个普通的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不过是所学的课程知识体系的映射。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较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而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查理.芒格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让潜意识为你工作

    很多研究思维和创意的学者认为,先发散后收敛的顺序是最为合力的顺序。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能够用好这两种思维的人并不多。发散和收敛应是两个独立的阶段,而不应该把两者混在一起。

    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多次的收敛和发散。

    詹姆斯.韦伯.扬在讨论创意思维的经典之作---“创意的生成”一书中,介绍了产生创意的五个思维步骤,其中潜意识思考占据了核心的地位:

    1.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2.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3. 中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4.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时刻的来临

    5.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关掉不可能的声音,才会有新的可能我们头脑里住着两个小人,一个是生产者,也就是干活的小人,还有一个小人是监控者,是监督生产者干活的,我们平时做每件事情,其实这两个小人都是同时工作的,所以我们做事情都会循规蹈矩,有章可循,但是弊端就是创造力被压抑了,你要尝试让自己每天拿出半小时的时间,把负责监督的小人关掉,让那个负责生产的小人自由发挥。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常会走神的人,甚至做白日梦的人,他们在创造力测试中的得分可能是更高的,因为在走神的时候,他们的监控者也在走神。

    遇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去关闭“监控者”,我们思维发散的能力就可以变得很强。

    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人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隐蔽而不可见的,我们只是在头脑中想,却很少将他们外化出来。而 “图解思考”指的是用画图的方式来直观表示出我们思考内容,这有利于我们对所思考问题的解答。不过,在头脑中进行视觉演算或者思维实验毕竟还是会受到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如果能把图画出来,那么对思考的促进作用就更好了。思考问题的时候,如果只是在脑子里面想,那么只是反反复复围绕少数几个概念或者想法绕来绕去,如果这时你把想法随手画下来,边画边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人意料地诞生出许多新的思路。

    把思维转化为外显的图形,为我们的思考扩展出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在“game storming:创新、变革&非凡思维训练”一书中,作者强调,在发散思考和收敛思考之间,还可以有一个“探索”阶段,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思考者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一个有意义的空间和大量的信息节点,正是有了这个空间,思考者才能在上面进行思维探索。

    努力,是一种最需要学习的才能---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努力不是一场意志力的较量,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策略。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努力需要有效的策略,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心智”理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 我们预期把眼光放在自己与他人的天赋差异上,不如放在自己可以如何努力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有才能上。从这个角度看,努力这件事是需要我们反反复复认真地审视和思考的,甚至可以说,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才能!!!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没有突出的长板最危险---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木桶理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对于备战高考的高中生来说,木桶理论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如果学生在某一门考试科目上比较弱,那么就会明显拉低高考的总分,但是,当这个学生步入大学,走上社会,就会渐渐发现,拥有一项突出的才能对个人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不专注,就很可能永远在“缓慢起步期”徘徊,从A领域的缓慢起步期跳到B领域的缓慢起步期,再到C、D….., 但就是到不了快速提示期,更到不了高原期。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在缓慢起步期就“死”掉了,小部分人爬到了快速提升期,而只有极少数人到了高原期,笑傲江湖!!!

    那么停留在缓慢起步期的后果是什么呢?后果就是,你要和大量的同样处在缓慢起步期的人竞争比较初级的工作岗位,即便就业成功也只能得到较低收入和较低前景的工作。

    于是一个清晰的事实出现了,浅尝辄止的人很可能将一无所获,而专注投入走到最后的人将获得超额收益。

    乔治.莫舍把毕生的经验总结为这样一段话:仔细考察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利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工作,通过与人合作来平衡自己的劣势,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专注,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并保持留意新的机会。发展自己的强项,并且寻找和结识与你能力互补的人,将使你终身受益。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

    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到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它们,就够了;另一些无足轻重的事,则能不做就不做。一个人,到底应该完全专注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上,还是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的知识呢?“黑天鹅”作者塔勒布的答案是采用“杠铃策略”。所谓杠铃策略,就是同事采取两种极端行动,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数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黑天鹅”风险的强韧结构,也就是专注在一个既定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鹅”事件的机会。

    一方面我们要照看好自己的主业,以尽量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在这个领域能培养出非常高的才能,另一方面,对于其他事物我们也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用相对少量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从而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

    挑战是设计出来的---不断为自己设计“必要的难度”挑战

    人是需要一些挫折、失败或者高难度的挑战来刺激的。如果总是一帆风顺,就会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潜能就无法被充分地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挑战和才能是相伴相生的,没有足够的挑战就催生不出杰出的才能,而越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也越有可能接近高难度的挑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比约克和夫人是学习策略研究领域的权威,他们根据自己数十年的研究,提出了一条重要的提示学习效果的原则,叫“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时候,要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这对提升学习效果是非常必要的。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作者提到学习要创造“合意困难”会有利于学习,其方法和意义和这个观点是一致的。

    按照比约克夫妇的理论,学习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你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取练习”,而“提取练习”的效果可以用“提取强度retrieval strength”来衡量当你以一种简单容易的方式去学习时(比如学完一个新东西马上测试而不是延迟一段时间再测试),你的记忆提取过程会很流畅,知识提取强度也很低,这时你的头脑会欺骗你,让你误以为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些知识,高估学习的效果。相反,在学习以及练习时,如果能刻意增加难度,给自己增加一点小障碍,比如在学完知识后延迟一段时间再做练习,或者学习不同科目的知识后进行交叉练习,又或者变换不同的题型和考查点来做练习,那么知识提取强度就会增加,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不夸张地说,练大脑就像练肌肉,得科学加量才行。

    为了增加知识和技能的“提取强度”,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经常“自己考自己”,一边学一边测,甚至在学得还不充分的时候就启动测试,这种情况下,测试的成绩可能会不理想,不过没关系,这种稍难的考验正好能强化我们对这些知识的存储和构建。

    “必要难度”理论充分说明了,勇敢地去迎接有难度的挑战,对个人才能的提高非常有益。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个关键的操作要领是:不要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而是要主动突破,去寻求更高难度的挑战。

    如果你有条件或者机会得到某个高水平老师的指导,让他来为你设计这些练习,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若没有这个条件,你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教练,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这样才能达到你所想要的程度。

    不痛苦地坚持到底---只有深入下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兴趣

    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意志力其实是非常不可靠的,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和满足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也就是说,赐予我力量的,是激情的驱动,而不是意志力的鞭策。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通过实验发现,在兴趣这种内部动机的驱动下,人们完成同一任务的表现比在物质奖励的驱动下更好。

    如果对一件事的了解不深,不透,总是浅尝辄止,那自然体会不到这件事的妙处,也自然不会产生持久的兴趣。这让人容易滑入一个死循环,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越是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就越是寻觅不到,因为这个急于求成的心态,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论,消耗了我们原本就不多的耐心,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改变这种局面是有一些方法可循的。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二是提升“浸润”的深度: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是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三是增加互动,变单向信息流动为双向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把被动的事变成主动,当代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说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的需要(autonomy)、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和归属的需要(relatedness),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人就会更加主动、积极和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其中的自主性非常关键,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因为你的存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又增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让自己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变成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探索者当然也是学习者,但是他除了通过学习来掌握现有的知识外,他还要进一步深入地探索,突破教师、教材、课程计划给自己的种种限定,建立自己独特的研究轨迹,去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

    主动试错,尝试可能会犯错,可能会遭遇失败,但失败是包含信息的,甚至比成功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因为成功常常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促成的,由于因素太多,所以很难找到确定的因果关系,而从失败中找到败因则容易许多。所以作者常常称自己是一名“悟败者”,在他过往的人生中,成功经历寥寥,但是他总是会从曾经的失败或错误中学习,所以他很少犯两次相同的错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叫“自我管理”,其中介绍了“反馈分析法”,就是自己做出一个选择的同时,写下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等待若干个月后,再用实际的结果与之前期望的结果相对照。

    在“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一书中,作者把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金融资产相类比,认为每个人都要管理好自己的“知识资产”,并给出了几条具体的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在新思想或新技术刚刚开始兴起无人问津之时就投入进去,成为某一个新知识领域的先驱,实现知识能力的“低买高卖” 。这种说法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刚刚看到的史蒂芬.列维特讲的关于他爸爸的故事:他爸爸虽然上了麻省理工,可是数学特差,他妈告诉他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在最热门的领域努力与人一比高低,或者选择一个无人涉足的领域,然后独领风骚。最后他爸成了“肠道气体”的专家,成了知名的“屁之王”。

    尽量去做酷的事

    当有两条道路摆在一个人面前,一条带来财富,另一条仅仅是“酷”时,大多数人会选择财富,在他们眼里,所谓的“酷”不过是有钱的副产品。其实他们完全不清楚“酷”的意义所在。“财富”和“酷”是两个独立的价值系统,有钱人可能酷,但也可能不酷。 “酷”首先是一个美学标准,它具有神秘的预言性,完成一件“酷”的事往往意味着去发现或者重新发现事物的价值。 “酷”的反面不是“不酷”,不酷只是生活的常态,“酷”的反面是“无味”,“无味”就是重复无价值或价值被掏空的事物,如现在在晚会上表演“小苹果”就是典型的“无味”。这个说法让我想到了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赫兹博格在他的双因素里面,提到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并且提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看来这种比喻背后的逻辑还是具有普适性的。

    林林总总,把这本书的要点给摘录并分享出来,感觉知识点太多,但是因为作者所归纳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比较前沿的心理学相关研究结果,我认为对我们实践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所以就尽量多的整理了出来。当然,这个分享还需要优化和改良,但至少已经有了这个初稿,“先完成,再完美”这个理念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这个分享资料的完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读书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xt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