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很多人都不爱看书,就算平时看书的,也不会去看经典巨作,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大部头的书。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觉得人物众多,根本就记不住。另一方面,没有文言文功底和一定的文学储备,《红楼梦》里面的文字对他们来说,太难读了,很多典故看不懂,很多语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出于对《红楼梦》的喜爱,一直以来都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激发大家对于《红楼梦》的热情,像看故事书一样津津有味地来看这本书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就尝试着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讲述下红楼里面的故事。按内容顺序往下讲,遇到用典的地方尽量稍作解释。文字拙劣之处,见识浅薄之语,望多担待。
书中开篇就提到作者觉得自己以前的经历像一场梦,如今回忆起来就干脆把反映当时社会背景的内容隐藏起来,借着通灵宝玉的口来说自己的故事,也就是要“甄士隐”,即把真事隐掉。
至于书中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作者认为,自己一生碌碌无为,没有值得记录的地方,但是一想到从小接触到的那些女性,各有特色,她们的言行举止都比自己强。想到自己不听父母师长的教导以致一事无成,心里很是愧疚和难受,可是也追悔莫及了。一方面为自己惭愧,一方面又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不成器而埋没了那些女子的才情和优点,所以借着假语村言来编了这么一本书,即“贾雨村”言。
题外话:贾雨村和甄士隐是书中两个人物的名字,由他们来引入现实的故事。书中很多名字都用的谐音,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琢磨,后面提到的时候我会简单标明自己的解读。
前面这段简单介绍了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后面就开始进入正文了。作者害怕读者忽略掉了里面的梦幻神话部分,所以特意叮嘱,凡是涉及“梦”“幻”的地方都要格外留意。
上古神话女娲补天中,女娲在大荒山无稽崖炼成了补天用的石头共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后来在补天的时候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独独剩了一块被丢弃在这座山的青埂(谐音“情根”)峰下。不想这块石头居然有了灵性,每天在那感慨叹息,总觉得自己是无用之才,所以不能用来补天。
其实这种心理出现在人身上是很好理解的,但是偏偏出现在一块石头上,所以说这块石头通灵了。至于石头通灵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还能向大家“讲出”这么一个长故事呢?后面继续和大家一起来读。
对于作者解释自己写书的缘由,相信知道清朝“文字狱”的惨烈的人都能明白,在控制言论的年代,有很多话是不能讲的,所以以前的很多书都假借其他的年代来写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现象。出于对自己和亲朋的保护,作者干脆把自己所处朝代的信息给略去了,只是单纯地来给大家讲自己的见闻。不,还不敢承认是自己的见闻,要借着通灵石头来讲,这个相信大家也能理解。一方面神神鬼鬼地可以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把所有的责任往外推(我是听别人胡说八道的)。
也有人会说了,既然害怕出错,又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成器,干脆不写不就好了吗?这样不就省了麻烦吗?就像很多人看到别人的优秀之处就想为其宣扬一样,作者既然看到了自己接触的女子的优秀,那么因为一己之私给瞒下来了心里自然难受,还是坦诚地写出来,至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那就是别人的事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终于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