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

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

作者: 木溪清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6-16 14:56 被阅读0次

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表示对端午节屈原的仰慕

我是古帝高阳的后裔,出生在一个吉利的日子,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我既有天生的美质,又重视后天的修能,还喜欢把香草秋兰佩饰在身。

  日月匆匆留不住,春去秋来不停步。我只见草木凋零,我只怕美人迟暮。何不趁着盛年远离污秽,何不来改一改眼下的规矩?那就骑上骏马向前驰骋吧,我愿意率先开路。

  我知道古代圣君总与众芳同在,堂堂尧舜因为走正道而一路畅达,狂乱的桀纣想走捷径而步履窘困。我指九天为证,我平日忙忙碌碌地奔走先后,并不怕自身遭殃,却耽心家国蒙祸。但是,我的好心不被理解,反而遭来了谗言和忿怒。

  你不是早就约我在黄昏见面吗,为什么有了改变?我不是早就种下鲜花香草了吗,为什么也散出了异味?众人在比赛贪婪,心底都贮满嫉恨。为此,我只怕直到老年,还来不及修名之身。

  朝饮木兰的露水,夕餐秋菊的落英,只要相信内心的美好,又何妨饥饿憔悴?我总是长叹擦泪,哀伤着民生多艰。虽然从早到晚又被辱骂又被驱赶,我虽九死而未悔。

  鹰雀不能合群,方圆不能重叠。我只恨没有看清道路,伫立良久决定返回。我让我的马在兰皋漫步,在椒丘休息,自己却换上了出发前的服装。我像过去一样以荷叶为衣,以芙蓉为裳,戴上高冠,佩上长剑,然后抬起头来观看四荒。我又有了缤纷的佩饰,我又闻到了阵阵芳香。

  大姐反复地劝导我:“大禹的父亲过于刚直而死于羽山之野,你如此博学又有修养,为何也要坚持得如此孤傲?人人身边都长满了野草,你为何偏偏洁身自好?民众不可能听你的解说,有谁能体察你的情操?世人都在勾勾搭搭,你为何独独不听劝告?”

  大姐啊,我只知道古代圣贤的教导,不可自纵,不可违常。我只知道皇天无私,以德为上。也许真该叹息我生不逢时,采一束蕙草来擦拭眼泪,但眼泪早已把我的衣衫打湿,我把衣衫铺在地上屈膝跪告:我已经知道该走的正道,那就是驾龙乘凤飞上九霄。

  清晨从苍梧出发,傍晚就到了崑崙。我想在这神山上稍作停留,抬头一看已经暮色苍茫。太阳啊你慢点走,不要那么急迫地落向西边的崦嵫山。前面的路又长又远,我将上下而求索。

  我在天池饮马,又从神木上折下枝条拂动着阳光,暂且在天国自在逍遥。我要让月神作为先驱,让风神跟在后面,然后再去动员神鸟。我令凤凰日夜飞腾,我令云霓一路侍从,整个队伍分分合合,上上下下一片热闹。

  终于到了天门,我请天帝的守卫把天门打开,但是,他却倚在门边冷眼相瞧。太阳已经落山,我一边编结着幽兰一边长时间地站立着十分苦恼。你看世事多么浑浊,连最美好的事情也被嫉妒毁掉。

  第二天黎明我渡过了神泉,登上高丘栓好马,举头四顾又流泪了:高丘上,我心中的神女没找到。

  我急忙从春宫折下一束琼枝,趁鲜花还未凋落,拿着它去世间寻找。我解下佩带托人去找洛神,但她吞吞吐吐又自命不凡,说晚上要到别处去居住,早晨又要到远处去洗发。仗着相貌如此骄傲,整日游逛不懂礼节,我转过头去另作寻找,又看到了美女简狄。我让鸩鸟去说媒,但情况似乎并不好。斑鸠倒是灵巧嘴,但它实在太轻佻。终于找到凤凰去送聘礼,但晚了,那位叫高辛的帝王已比我先到。我心中还有夏朝君王身边那两位姓姚的姑娘,但一想媒人都太笨,事情还是不可靠……

  所有的佳人都虚无缥缈,贤明的君主又睡梦颠倒。我的情怀能向谁倾诉,我又怎么忍耐到生命的终了?

  我占卜上天:“美美必合,谁不慕之?九州之大,难道只有这里才有佳人?”

  卜辞回答:“赶紧远逝,别再孤疑。天下何处无芳草,何必总是怀故宇!”

  是啊,这里的人们把艾草塞满了腰间,却硬说不能把幽兰佩戴在身上;这里的人们把粪土填满了荷包,却硬说申椒没有芳香。连草木的优劣也分不清,他们又怎么能把美玉欣赏?

  年纪未老,依然春光,但我多么害怕杜鹃的鸣叫突然响起,宣告落花时节已到,百草失去芬芳。其实,一切原本无常,我刚刚赞美过的幽兰,也渐渐变成了艾草;我刚刚首肯过的申椒,也越来越变得荒唐。时俗已经变成潮流,谁能保持原有风尚?幽兰、申椒尚且如此,其他花草更是可以想像。惟有我的玉佩还依然高贵,我发现众人都在故意遮盖它的光辉,我担心小人终究要把它损伤。

  我决定还是要面对昆仑方向。选好良辰吉日,以琼枝玉屑作为干粮。仍然是凤凰展翅,云霓飞翔,千马奔驰,蛟龙架梁。忽然间我松下缰辔放慢了速度,神思邈邈地想起了奏九歌、跳韶舞的快乐时光。我已经升腾在辉煌的九天,却还在从高处首寻望故乡。连我的仆人也露出悲容,连我的马匹也弯曲着身子不肯走向前方。

  唉,罢了!既然国中无人知我,我又何必怀念故乡?既然无法推行美政,我且把先人彭咸作为榜样!

相关文章

  • 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

    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表示对端午节屈原的仰慕 我是古帝高阳的后裔,出生在...

  • 重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脉》

    昨天开始重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脉》一书。一读就不能放下,一口气读完了书中的第一篇“中国文脉”,也终于明白了为...

  • 重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脉》

    昨天开始重读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脉》一书。一读就不能放下,一口气读完了书中的第一篇“中国文脉”,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 怎么办

    这两天在阅读《中国文化课》里诸子文笔。余秋雨先生译文了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离骚》、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韩...

  • 余秋雨《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 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从远处看去,才能领...

  • 典故:东床快婿

    最近在看余秋雨老师的《中国文脉》,余老师讲书法的时候,讲到一个有意思的典故:东床快婿。故事是这样的: ...

  • 《中国文脉》读后感|所谓文脉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 当年余秋雨教授便是因为中国文脉几乎隐没而开始执笔抒写这部《中国文脉》...

  • 读《中国文脉》

    看了余秋雨的一篇随笔《中国文脉》,作者博古通今的才华真的令人惊叹。文中阐述了很多朝代地更迭下出现的不同人物,这些人...

  • 林风2020年3月2日夜读《魏晋绝响》有感

    今晚翻开了一本新书,余秋雨先生著的《中国文脉》,初读时并没有从最开始读,而是随意选了一篇《魏晋绝响》读了起来,读了...

  • 2019-11-19

    《离骚》屈原(必修2) 1. , 。余虽好( )(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附上一篇余秋雨老师的"今译"离骚 摘自——《中国文脉》屈原篇,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db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