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看《长安》中的十二个时辰

作者: 诗文典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09:41 被阅读0次
    《长安十二时辰》

    最近,唐史文言科普剧《长安十二时辰》大火,剧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内涵丰富的人物故事让人目不暇接,也让大家对“时辰”这一古代计时方式产生了了兴趣。

    剧中那位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能出来报时的庞灵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虽然他不是主角,但是他每次报时都意味着剧情发展的新变动。

    今天我们先来从古诗文的角度感受一下这十二个时辰,体会一下古人的饮食作息,日常生活。



    子时

    子时·夜半

    23:00-1:00

    子时又名子夜、夜半、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

    古人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三更指的便是子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安史之乱后,张继逃往苏浙一带,羁旅之思加家国之忧,夜半辗转无眠,于是写下了《枫桥夜泊》。星星点点的灯火,给霜天夜晚平添的积分风姿,钟声在寂寥的夜中更加清晰,诗人更加难以入睡了。

    丑时

    丑时·鸡鸣

    1:00-3:00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鸡鸣”一词作时间使用,来源于《春秋左转正义》中的“鸡鸣而食,唯命是听”。夜达四更,天慢慢变亮,但仍然属于黑夜。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唐·白居易《醉歌》

    此时万籁俱寂,人在熟睡之中,但是黄鸡却已报晓,提醒着诗人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催人老,日复一日,时间极其容易流逝。

    寅时

    寅时·平旦

    3:00-5:00

    又称黎明、早晨,寅时是夜与日交接之际,平旦指的就是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蒙蒙亮的时候。《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迄今所见“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

    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

    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

    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

    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

    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唐·白居易《题浔阳楼》

    白居易在当江州司马时登浔阳楼写下这一首诗,“平旦”与“深夜”相对,半夜则是月光洒在水面上,而黎明正好给香炉峰带来了似实而幻,优雅淡静的迷离感。

    卯时

    卯时·日出

    5:00-7:00

    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日出”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说的就是清晨的太阳带来了光明,把羊皮袄照的像抹了油一样光润。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分辉朝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唐·李白《早望海峡边》

    早晨旭日东升,红霞万里,到处都生机勃勃。大家应该学学李白,在海边观望朝霞,把日出的霞光当作琼浆玉液,吸入之后一整天都精神焕发。

    辰时

    辰时·食时

    7:00-9:00

    又名早食,也就是吃饭时间。秦汉时期,人们只吃两顿饭,早上这顿是主餐,“食时”一词在《诗经·鄘风·蝃(dì)蝀(dōng)》就出现了:“崇,终也。从旦至食时为终朝。”

    一写落第文,一家欢复嬉。 

    朝食有麦饘(zhān),晨起有布衣。

    ——唐·皮日休《三修诗三首》

    早上吃一碗清淡的粥,换上朴素的衣服,整理衣冠后,平平淡淡的一天便由此开始。

    巳时

    巳时·隅中

    9:00-11:00

    也叫做日禺,此时临近中午,艳阳当空。“隅中”一词最早出现于《淮南子·天文训》:“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巳时红日过山坡,孤单只影泪如梭。

    自叹青春空虚度,薄幸冤家辜负了奴。

    ——民歌时调·清·华广生《白雪遗音》辑

    年轻的时候难免会伤心失落,但是即使孤身一人也要勇敢去闯。一寸光阴一寸金,及时抓住眼前的美好与机遇,不要因虚度光阴而后悔。

    午时

    午时·日

    11:00-13:00

    又叫日中、日正,这是太阳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的时候。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升到正中天时作为去集市交易的标志。“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暑烦人困妆时午。午时初困人烦暑。

    新诗得酒因。因酒得诗新。

    缕金歌眉举。举眉歌金缕。

    人妒月圆频。频圆月妒人。

    ——《菩萨蛮(初夏)》王齐愈

    注:这是一首回环诗,正读反读都一样哦~

    尤其是夏天的中午,人会觉得困倦,应静思片刻或者小憩,好诗和好酒,会不会在此时提神醒脑呢?

    未时

    未时·日仄

    13:00-15:00

    又叫“日昳”,“昃,日在西方时,侧也”。未时是过了正午,此时太阳偏西。

    春檐雪乾初日长,帘花深压梅影香。

    美人帐中午睡起,钗横鬓亸慵添妆。

    ——宋·姚勉《听筝》

    初春下午的阳光并不是很强烈,室外的梅花传来似有似无的香气。从困倦中慢慢醒来,在镜前慢慢梳妆,甚是惬意。

    申时

    申时·哺时

    15:00-17:00

    又叫夕时。古时“晡”与“馎”相通。对于古人来说,这时第二次吃饭的时候。

    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

    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把酒从衣湿,吟诗信杖扶。

    敢论才见忌,实有醉如愚。

    ——唐·杜甫《徐步》

    此时日渐西斜,阳光打在万物上便有一种光阴深旧的恍惚。杜甫在此时边饮酒边散步,感叹人生起起落落。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在夕阳西下之前,抓住一天中这大好时光,微微虚度一下光阴吧!

    酉时

    酉时·日入

    7:00-19:00

    又名日落、日沉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元史·日历志》:“日出为昼,日落为夜”,所以酉时就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晋·陶渊明饮酒·其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鸡鸟归巢,大家逐渐进入晚间放松的状态,秋菊虽美,放如酒杯中更加清新脱俗。将杯中的菊花酒一挥而尽,姑且逍遥度过此生吧!

    戌时

    戌时·黄昏

    19:00-21:00

    又叫日暮、日夕,指太阳落去,欲黑未黑之时。

    《说文》曰:“黄,地之色也”,“昏,日冥也”,金乌西坠,万物朦胧,“黄昏”一词形象的反映出这一时段的典型特征。

    楼上黄昏欲望休,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黄昏时天地宁静,月光朦朦胧胧,缺而不圆。面对此情此景,人总会莫名生出哀伤之感。芭蕉与丁香异地相思,共同面对着清冷的春风。

    亥时

    亥时·人定

    21:00-23:00

    又名定昏等。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孔雀东南飞》

    此时万物收敛,人间希声,切勿心浮气躁。


    一天十二个时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就像《长安十二时辰》的剧情一样,每个时辰发生什么,皆有定数

    但是时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做的事情都会决定着未来

    时间的秘密就在于此——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长安十二时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文看《长安》中的十二个时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dt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