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来源:图南心动力社群,千聊直播间,督导:图南老师)
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一例青春期问题案例的督导一、来访者,男孩子,15岁,初中,张A,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有养父母买来,有三个姐姐,一个先天残废的哥哥,10岁时死去,从小在三姑家长大,4岁回到养父母家上幼儿园,父母说一直没有省心过,一身的毛病,总结有以下问题:
1、背着人拿东西,也就是人们说的偷东西(后来咨询师问他,他说当着人的面,他不敢拿吃的用的,在自己家里也是一样想要的不敢说,也是趁着没人的时候拿姐姐的钱,到领居家也是一样,趁没人翻东西),这次是进老师办公室,把老师手机拿走了,学校处理了让他回家反省一周,平时也喜欢去商店拿东西。
2、说谎,不管是家里和老师只要找东西问他,他总是很快的说:"我不知道,不是我"(咨询师问他时,他说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就是有这么快的反应,他在爸爸面前不敢说话,他怕爸爸打,他不是太怕妈妈,但是特别害怕妈妈,一开口就讲关于他不好的事,所以也不太敢和妈妈说话。)在咨询中不敢和咨询师对目光,躲着人一样,整个咨询一直用两个手指扣自己的另外一只手的手指,都快扣出水泡了。
3、人际关系特别差,基本没同龄朋友,他爸爸说喜欢和小小朋友玩,为了和比他小的玩,他也会从家里偷东西买玩具哄别人,他自己说特别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一回家就憋的慌。
4、显得特别幼稚,我问他想不想来咨询,他心里说想,但是得问他爸的意见,总是他爸说,问他爸,他4岁前在姑姑家时,他竟然忘了是快乐还是不快乐,都是听爸爸叙述曾经在姑姑家的经历。
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一例青春期问题案例的督导5、整个咨询只做了一次,周日他主动打电话来咨询,周一来咨询的,之后我让他做了一件事,问他妈妈借一根毛衣针当家庭作业,他也照做了,他当时打电话来说他敢开口借东西使使用用,不用偷,特别开心。
6、周日憋屈,他的历史书练习册丢了,去借同学的作业,引起他家人的一顿道理,尤其是他爸,他爸和家人讲他的时候他头特别大。
7、跑步头晕头痛,持续了很久,鼻炎也很严重,基本都用嘴巴呼吸,教了他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方法,和他妈妈说了头痛的问题,他妈妈开玩笑敷衍过去,也没有带他去医院看。他妈说找心理咨询是丢人的事,让他能不去就不去。
二、督导提问:
1、只是孩子咨询?父母有没有参与进来?
2、有没有采取哪些技术手段?
3、情感上有没有什么变化?
4、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父母对他的态度和亲身孩子有没有区别?
咨询师答:和他爸谈了一个小时,当时也谈了孩子的问题,和他家庭是有关系的,他爸也认同,整个咨询没有用什么技术。孩子是知道自己的身世的,他父母给我我感觉对他不是很好,从他说上运动课头痛头晕,脚后跟疼走不了路,但是一直没有带他去,他爸妈一直开玩笑说他是来享福的,来吃好东西的。
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一例青春期问题案例的督导三、图南老师督导:
1、因为你的孩子和这个孩子年纪差不多大,你没有带着任何评判进入这个案子,这点非常好。
2、咨询收费这点没做好,收费低和不收费求助者会觉得你没有水平,哪怕你咨询做的再好,第二是你没有体验到职业价值,或者是你没有自信能把这次咨询做成功,你咨询收20元,你就只值20元的低自尊,今后不管是谁来做咨询,都要把费用说清楚,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你可以给他做一次两次免费,时间长了,你肯定会反感,因为他没有付出价值,对他来说也没有意义,反正是免费的来不来都无所谓。
这对父母根本不在乎这个孩子的感受,没有诚心来做咨询的,首次可以用一些技巧来留住咨客,比如画房树人的画,家庭关系一下子显露出来。
3、第一点、这个孩子的行为像第二叛逆期的行为,明知道偷窃不对,就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如果是这个问题,就要解决他的自控力问题。
第二点、这个孩子的偷窃行为,他的生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又不愿意去满足,他只能自己动手。
第三点、儿童是更需要关爱的,他通过偷窃来满足自己的不安全感,有偷窃行为的儿童通常是比较孤独的,在这个案例里。第三点可能性比较大。
第四点、主宰自己的生活,通过反叛感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第五点、同龄人的压力攀比。如果他此时认识了一些不良少年的联系,很容易进入偷窃团伙,如果有这样的坏朋友,一定要斩断和这个坏孩子的联系。
4、养父对这个孩子没有半点正面评价,不敢和父母说话,背后肯定有他爸爸暴力的行为,他的心智是特别不成熟的,他为什么愿意和8岁的孩子一起玩呢?因为他的心智停留在8岁左右,和父母没有建立足够的亲密关系,精神关爱是极度匮乏的,养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心态肯定会有变化,这个案子首先要改善家庭关系,他父母不改变,这个孩子很难去做出行为的改变。
当他12岁青春期,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他是很害怕被抛弃的,孩子偷的不是钱,而是安全感,他很容易结交坏孩子,在父母这里得不到接纳,坏孩子那里会接纳他,当他父母不给他看病时,我也难免不会愤怒。
从第二次开始,我一定会告诉他父母,孩子的问题就是你们造成的,想要他好起来,必须做家庭关系修复,全家人都要参与到咨询中来,都要反思,调整对这个孩子的态度,情感上多给他一些关爱,肢体上多些接触,同时告诉他,不管是不是亲生的,都会视如己出。
建议大家看一本家庭治疗修复的书《热锅上的家庭》一家人参与时,少一个成员都不行,至少要做6次左右,首先是和父亲,母亲,姐姐做客体关系修复,再家庭一起讨论,总结,
5、第七次才是矫正孩子的行为,这个案例核心问题是家庭关爱,可以去听5分钟心理学,怎么去养成好习惯。
针对孩子偷窃行为要冷静,第一、孩子偷窃和别的行为没什么区别,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第二、不要认为孩子和自己作对。
第三、尽量不要责骂孩子和对质,除非当场抓住了孩子偷窃,间接从别人那里听到,如果不是他,逼着他承认了错误依然惩罚他,还不如说谎。
大人的质问就已经让孩子没有信任感,家人都不信他,他能去相信谁,有什么比家长不信任自己更让孩子伤心,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家长就不能再用惩罚的方式再去惩罚孩子。
6、确保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不需要孩子过多解释,更不要不厌其烦唠叨孩子,不要暗示孩子标签,说他骗子,偷窃。
7、家长首先带着孩子去给别人道歉,赔偿别人损失,取得别人原谅,一定要家长陪同。
如果偷了家长钱,可以帮爸妈干家务来偿还,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他的努力,告诉他挣钱是不容易的。
8、提醒家庭成员都要保管好自己的钱,不要随便把钱随便放在桌子等,不要随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钱,已经发生的就让他过去了。
如果孩子需要借助一件东西,让他进入他的同龄人,在能力范围内,为什么不买给他呢?无论怎样,家长都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9、家长要做一定的楷模,不能贪小便宜和自己行为不正。
10、咨询并不是特别难的事,首先是要找到问题原因,才能采取一定的对策,像这个案例,首先是解决家庭问题,其次才是后续的行为矫正等,我可能会做到10到12次,可以一次性收10次的咨询费,一次性收费可以帮他打点折,一次性收费以免案子脱落,对咨询关系很有帮助,可以顺着我们咨询预期和方向走下去。
四、答疑时间:
问:孩子总是为父母考虑太多,是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
答:孩子通过自己的表现,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这是一种讨好行为,内心是安全感缺失,帮助他把问题提到意识层面,让孩子知道问题所在。
问:家长不愿来咨询怎么办?
答:首次留住咨询有很多种方法技术,我会用一些方法留住他父母,比如绘画,不说话,通过绘画就能指出他们家的问题,建立权威,要让他父母觉得咨询师水平高,可以真正帮助他。
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一例青春期问题案例的督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