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本适合2-11岁孩童学好数学的启蒙读物!

《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本适合2-11岁孩童学好数学的启蒙读物!

作者: 怡华 | 来源:发表于2023-06-07 00:05 被阅读0次

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一位父亲因女儿数学成绩太差,气得趟到马路上哭,嘴里还不停地对交警说:“800-700,我女儿算出来竟说900。我今天躺在这里,就是想让你们把我拘留起来。”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家长也有同样的困扰。作为一门抽象且严谨的学科,数学却成了不少小孩上学时的噩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本质就在于不少孩子们在学数学的过程中,没有主动思考答案的缘由,只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其结果往往是做再多的题也仍然一知半解,学过的知识也会反复遗忘。简单来说,就是数学概念的割裂和逻辑思考的缺乏。

特别是对于2-11岁的孩童来说,如果没有打好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那么就很难和后续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衔接起来。

那么,学好数学的要诀到底是什么呢?有这样一本书,它提出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关键性步骤:“先用具象物体进行探索体验,然后用口头语言来描述这种体验,再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示,最后掌握概括这种体验的书面符号。即体验—语言—图画—符号”。

这正是来自基尔大学数学教育专业讲师帕梅拉·利贝克所写的殿堂级数学教育著作《儿童怎样学习数学》。在这本书里,不仅涵盖了从学前到小学阶段孩子们所学习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数字、数的运算、测量、形状、图形、分数、计算器在数学上的应用等,还包含了关于儿童认知和学习的权威皮亚杰理论,并分析了“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不好数学”的问题。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被作者独特的教学理念给惊艳到了。比如,在提到如何教孩子学习有关“比...多”“长的”“一样长”“圆的”等一些重要的、初步的数学概念时,作者认为:“应该要弄清楚孩子们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我们是否一样。”

对此,作者提出了四项基础活动,包括求同、分类、配对和排列。要让孩子们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念,必须要给她们提供一些合适的基础活动,以促使他们对这些活动产生兴趣。除此之外,也要教他们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他们发现的共同属性。

比如在教孩子们弄懂“比...长”或“和...一样长”的有关概念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把积木摆成两排,一排长的,一排短的,或者把珠子串成长长的一串,或者从一盒丝带中找出短的一条。当孩子们已经能够理解“长”和“短”的意义时,我们就可以让他们继续做下面介绍”和...一样长”或“比..一样长”的概念。

例如,在介绍“和...一样长”的概念时,我们可以把一些预先截成不同长度的小棒放到一起,挑出一根长的,然后对孩子们说:“这里有一根长长的小棒,我要找一根和它一样长的。”接着,可以挑出一根短一些的和它比,“不是,这根小棒和我的这根不一样长。”再挑出一根长的,说:“对了,这根小棒和我的这根一样长。孩子,你能不能挑出一根和我的这根一样长的小棒呢?”

相信这时候,孩子们也会跟着模仿我们的动作,通过反复地对比,最终找出一组和这跟一样长的。

在这过程中,其实就涉及到了作者所说学习数学的关键性步骤里的体验和语言两个阶段。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最终也要教会他们用图画,以及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

此外,随着数学概念的不断深入,作者告诉我们可以让孩子用编故事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学概念或公式讲述出来,这也是为了便于加深孩子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记忆。

读到这里,不禁为作者在书中呈现出来的独特教学理念所折服,不愧是一本殿堂级的数学教育著作,值得每一位学前到小学阶段孩子的父母和教师阅读。

同时,在这本书的每个章节后面,作者还提供了实用的教学建议,包括详细的活动器材清单、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以及2-11岁孩子可能面临的各种数学问题。

如果你也对小孩学数学的问题有所困扰,不妨静下心来,好好地阅读这本由帕梅拉·利贝克所写的《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本适合2-11岁孩童学好数学的启蒙读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cln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