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每个人对教育都有发言权,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资格谈论教育,甚至是教学岗位上的管理者。教育尽管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面对教育我们更应该站在教育的最前沿,让教育真正实现“三个面向”,才不会导致教育结构落后于社会发展。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学校高瞻远瞩的提出的具有社会时空观特征的题词。几十年前,许多学校的墙壁上都刻有这样的题词,几十年过去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却总是徘徊在自己的朋友圈,不愿意前行。
一、教育面向未来了吗?
不可否认,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在知识为王的时代,教育的内容和知识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滞后是必然的,可是教育又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在将曾经沉淀下来的知识传授给未来者时,更要注重培养未来者创造知识的能力。近年来英法国家对本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首提:培养年轻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力,由此可见未来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也应该培养年轻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力。可是,一场从教育理念变革开始的教育改革进行了十多年,知识本位仍然是主体,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技术革新的时代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奋斗者都在居安思危,不断发展自己未来就业力。可是我们的教育领域里的教育者却培养了一批批不满足雇主需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知识主体落后的“未来者”。在上周四,我旁听了两节高等数学的课程和两节高等物理课程,正值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之际,老师给了一道高考数学题,我们高等数学的大三学生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会做。老师感慨:“你们是高中生都不如咯”。在高等物理课上,老师同样出了两道高考理综题,也是没有同学可以解答。有同学笑称:“高考一结束都把知识还给老师咯”。是的,“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前人的大学培养是“侃侃而谈”人,现在的大学培养的是“专业”人,可是有的同学其专业也不见得学好,高等教育到底是把年轻人培养进步了?还是培养落后了?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什么十年前大学生是香饽饽?难道仅仅是因为社会岗位的减少吗?不是的,十年前的大学教育可以适应这十年的社会发展,可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十年后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十年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于是许多岗位就以抬高学历作为筛子,可是现在研究生就业难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如果高等教育不进行彻底变革,以培养年轻人未来社会的就业力,那么调高学历远远是“杯水车薪”。那么,中国的基础教育面向未来了吗?顾明远教授在前年年初写了一篇题为《中国教育有八个悖论》的文章,影响较大,可是一年多过去了,虽然一直在强调核心素养以及课程改革,可是在我和中学教师的交谈中,发现这八个悖论并没有被破解,核心素养也并没有完全落实。教师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许多教师教育却是“不好好学习,不天天向上的人”。在某些教育论坛上,关于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未来教师的话题几乎看不到,取而代之是铺天盖地的关于如何解决学生上课不听,上课讲话等的问题。这些老师每天重复着自己的模式,无论台下学生换了几批,他依然是周而复始的内容。于是就出现,学生根本不听课,还理直气壮的和老师说:“这些我都会”的教育现象。这难道不是因为教育模式、教育体系并没有面向未来的结果?
二、教育面向世界了吗?
关于“面向世界”是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和世界的全面考察中得出的必然结论。她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这就要求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首当其冲,于是邓小平同志将教育面向世界纳入了十六字题词中。中国教育在努力的融进世界,可是什么是世界?什么才叫面向世界?“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世指时间,界指空间。如今一般使用“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百度百科说:教育面向世界有三层含义:1、了解和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经验;2、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的素质;3、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于世界教育之林。可是现在国内教育界不少人步入了以偏概全的的误区,认为世界就是欧美国家,于是积极引进欧美国家的教育理念,如火如荼的学习欧美先进教育经验。但是现在的国内教育是否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在引进欧美东西的时候,也应当考虑我国的国民性和我国的文化背景等传统因素对我国教育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就拿引进欧美课堂为例,虽然欧美课程模式在解放学生思想、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中国国民性与欧美国民性不一样,欧美课堂在欧美学生中是适用的,引进中国却是水土不服。对欧美课堂“自由,平等”的误解,导致今日中国高等教育课堂混乱不堪,学生听课与否、上课准时与否取决于心情,课堂的仪式感荡然无存。在欧美多元文化的洗礼下,学生的伦理道德观也颇受冲击,有的孩子在家直呼父母大名,美名其曰西方叫法。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称呼是一种讲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它不仅仅只是西方人眼里的一种符号。教育中,欧美思想和教育模式助长了学生小恶念的出现,不少学生打着“学习欧美教育”的口号,在师生相处中,在课堂学习中,同学相处中过分解读欧美经验,导致反面效果的出现。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也没有达到为世界输出人才的标准,大多数中国学历和中国在海外是得不到认可的,中国毕业生在海找工作较国内困难,追究其原因,离不开中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达到国际人才标准,国际公司对中国学历的效力信任度较低。目前中国教育能在世界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应该是基础教育,国际教育界认可中国基础教育,但为什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培养出合格人才呢?由此可见,中国教育走向“面向世界”目标的道路还有待摸索。
三、教育面向现代化了吗?
了解“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前提是理清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与“现代性”有什么区别?“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也根据不同情况,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其基本词义是“具有现代特定,成为现代的,适合时代发展的”。其中教育现代化是指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代性”的概念产生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具有民族性、世界性、共识性与多元性等统一内涵。后来“现代性”的概念经卡林内斯库、吉登斯、福柯和哈马贝斯的发展与推陈出新,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但在这些学者的界定里,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现代性”具有负面影响。也就意味着“现代性”具有退步和消极的一面,《现代性与大屠杀》便是最好的阐释;而“现代化”却是进步的,积极的。个人粗鄙的认为,教育在面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慢慢偏离了轨道,走向了“现代性”。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初衷是积极的,是希望中国教育能朝着进步的方向前进,但目前中国的教育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消极的一面。在提倡教育方式现代化的时候,随着平板电脑和手机在课堂的出现,虽然科技为学习带来了便捷,但也滋长了学生的惰性,禁锢了思考能力。仍记得,上周天在培训机构给初三学生上课的时候,我问了同学们一个合成词的意思,我希望的是同学可以用造词法以及前后缀推出单词意思,结果同学们直接打开手机词典,还义正言辞的说:手机一查就有答案,为什么还要自己想。当时听了这话,我是相当无语,互联网可以给你一切答案,但互联网是你的大脑吗?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抱着这种投机取巧,懒惰的学习态度,那这些学生的大脑将真的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种严重依赖于科技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学生当中,在教师群体中也是普遍存在。不多少教学离开了PPT,离开了多媒体,课似乎就无法进行下去。黑板、粉笔、黑板擦是教师的标配三件套,板书是一名教师必备的技能,可是现在不少教师早已不会写板书,而且离开了PPT的加持,也无法面对学生侃侃而谈。不少大学教师,就着PPT念,这种没有自我思想注入的授课方式,学生怎么会爱听呢?学生们希望看到的是教师的思想光芒,而不是课本的生搬硬套。还要现在的家校联系,不少学校都有家长微信群,一个小小的微信群将家长和学校结合的更紧密更方便,有助于家长和老师之间随时沟通,但这种家校共同体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前段时间去大姨家吃饭,大姨唉声叹气的和我说:“现在幼儿园竞争就这么大,老师在家长群里批评表扬学生,孩子的成绩也在群里公开,要是孩子没有表现好,做家长的感觉丢人,搞得家长压力也很大,家长为了面子,自然就对自家孩子施压,搞的孩子压力也大。”我们是否应该考虑这种互联网式的家校共同体,在给学校和家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降低了孩子和家长的隐私权?也间接给孩子和家长施加了学习压力?中国教育是“面向现代化”还是“面向现代性”?这有待考究。
综上所述,无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历程如何,都应该从中国本国国情、国民性、民族性、文化差异性出发考虑,做有中国特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这样才能不忘邓小平同志题词的初心,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教育真正的崛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