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发布了一段马化腾3月4日的视频。在视频里,马化腾和其他”大佬“们一起“推销”制定《自然保护地法》的议案。
《自然保护地法》十余年长跑背后
《自然保护地法》相关立法推动并不容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生态环境破坏明显,沙漠化、雾霾等极端气候频出。2004年,第一版《自然保护地法》草案诞生。该草案被列入2012年立法计划,但由于在范围覆盖、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上仍需调整,未能通过当年的人大立法。
彼时,有专家提出,我国生态环境复杂,应跨学科组成专家研究团队,大量进行调研,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法》的草案。
2018年,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和国家公园研究院共同组成了跨学科、跨学院的“自然保护地立法研究”课题组。有了资金助力,调研得更加顺利地开展。
今年上,马化腾建议,基于目前的课题成果,要统筹谋划《国家公园法》与《自然保护地法》的制定,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
事实上,要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注入。然而,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科研经费有限,不少科研人员收入并不高,部分研究人员甚至要忧愁“还房贷”的问题。因此,除了需国家财政的扶持,科研事业也需要类似腾讯基金会这样的民间慈善力量的投入。
近些年来,腾讯公益一直加码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去年新冠疫情中,腾讯投入了15亿元的战疫基金,其中一部分用于资助清华、北大、港大等团队进行疫苗研发、药物筛查研究、临床诊疗研究等工作,加速了我国“抗疫攻坚战”的完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碳中和”、“可再生能源”、《自然保护地法》…近期会议热议的内容,无一不指向这四个字——生态文明。
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深入人心。谈到如何实现“绿水青山”,腾讯基金会亦有不少实践。
2017年,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共同开展了“碧水行动项目”,为广东省境内近30个贫困村开展水污染工程建设项目。据悉,腾讯已向广东省扶贫基金会捐赠三千万元善款,已有1450万元用于启动“碧水项目”。
其中一个案例成功改造的案例,便是揭阳市揭西大溪镇井美村。这条村已有数百年历史,房子古香古色,村里还有一口5000多米的大池塘。然而,早些年池塘里都是肮脏的动物粪便,严重影响了村里的整洁度。
" 碧水行动 "项目启动后,对池塘进行了清理和改造,还在附近种了不少花草——池塘再也没有散发出恶臭了。如今,池塘重新成了村里的一大景点,还吸引了不少附近的游客,为村里的旅游业增收。
湛江市吴川市平城村,也受益于腾讯公益的“碧水行动”。此前,村里的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需要和农业灌溉需求。在水源附近建了污水处理器后,村里的河流水质终于达标,村民们也不用再担心“用水安全”了。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的会议尚未结束,相信还有更多有关“生态文明”的议案会逐步推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