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少不读呼兰河,读懂已近而立年

年少不读呼兰河,读懂已近而立年

作者: 李一昂的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17:57 被阅读0次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巅峰之作

    之前对于萧红的模糊印象,来源于不知道在哪儿听了几耳朵,无非是一些称号民国四大才女之类,对于作品一无所知。

    说来惭愧,初初对她有兴趣,还是因为电影《黄金时代》。14年看过一次,由于时间太长了,178分钟,匆匆看完没多大体会。前阵子剧荒时候又翻出来看,也可能是自己又长大了些,再细细看一次,电影的剪辑、演员的演绎,很有味道。

    一个画面让我印象很深,骆宾基是萧红生前最后陪伴她的人。弥留之际,骆宾基问萧红:“你为什么不爱端木,还依然能一起生活三四年?”

    萧红说:“筋骨若疼得厉害,皮肤流点血,也就麻木不觉了。我这一生走的路,都是败路。我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女人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单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我在想,我写的那些东西,以后会不会有人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绯闻,将会永久流传”。

    电影中萧红事迹的描写和生活细节的刻画,让文艺癌晚期的重症患者毫无抵抗力。我开始搜索萧红的生平、作品。

    《呼兰河传》,是我看的第一本萧红的书。

    《呼兰河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叱咤风云的人物,整个故事平淡无奇,读起来却心潮起伏,久久难忘。她常常以孩童的口吻描写周边的景物,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抑郁,但总是轻盈。

    年少时,我总以为,作品要多一些金句,感动神鬼的才叫好文学。摘录本上摘抄的都是铿锵有力的华丽辞藻和句子,对于那些平铺直叙的内容觉得甚是乏味平常,吃喝拉撒的一些小事儿有什么可写的?

    也许是现在长大了,懂得了一些。渐渐地,我觉得类似于《我们仨》、《呼兰河传》这些活脱、自然的文字,对生活的体察入微,还有丰富而独特的想象力,更加耐人寻味。

    它们字字句句都透露着生活的哲学:那一花一木的表象背后,原来就是一世界,看似说的是花花草草,其实写了光怪陆离的人心和社会。之前觉得乏味,原来是自己没能体会,怪不得人家。

    就像书中写的:“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之前看就会吐槽,什么黄瓜、黄瓜花的,现在看看,觉得这段写的特别有蕴意。

    萧红是出身于东北农村的作家,对俗语的应用更是贴切。一句句看似漫不经心,冲口而出的话,细细品味,就能够体会她的匠心,也能够反应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点。

    《呼兰河传》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的,写个一无所知、见多识广的光棍汉——“有二伯”,走路踢到一块砖头,把脚踢疼了 ,就一把抓过这个砖头,教训起来:“你这小子,我看你也是没长眼睛,也是跟我一样,也是瞎模糊眼的,不然你为啥往我脚上撞,若有胆子撞,就撞那耀武扬威的,脚上穿着靴子的,你撞我还不是白撞,撞不出个一大二小来,臭泥子滚石头,越滚越臭。”

    很多人描写过贫穷,和对贫穷的态度,但能够写的如此轻快又触目惊心的,好像没有几个。有二伯很穷,买不起鞋子,也仇富,所以才会教训那块砖头。

    基于《呼兰河传》的写作背景,不可不提的是书中最深的一个层次:对于封建礼教的罪恶、国民的劣根性,不仅以平静的叙述,对其进行深重的抨击,而且也用无情、尖刻的语言进行讽刺。

    书里面写到东二道街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自欺欺人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萧红这样写的:“家家吃起了便宜猪肉,虽然吃起来了,但总觉得不大香,怕还是瘟猪肉,可是又一想,瘟猪肉怎么可以吃得,那还是泥坑洼子淹死的吧。”

    短短的几句话,描写人们自欺欺人的行为和心理,淋漓尽致的展示出被愚昧扭曲的灵魂。她经常在讽刺中伴以轻快的节奏,就像一个局外人,叙述中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一样。

    除了当地的一些俗语,书里面也有很多像诗一样的段落,经过了她精雕细琢,只是读一读,都掷地有声,摘抄几句:

    1、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2、这以往的事,在梦里关不住了

    3、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

    4、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5、人生激越之处,在于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负悲凉,仍有勇气迎接朝阳

    现在很喜欢《呼兰河传》,它能让人看着看着,脑袋里就有了当时的画面,啼笑皆非。1941年,写书的时候,其他作家们大多在写战时报道文学,也许不合当时抗战民众的要求。但是随着时光流逝过去,当我们远离了满目疮痍的战乱的中国,《呼兰河传》像一朵不死的花朵,深藏在历史深处,也正是这种逆向性自主选择,成就了她。

    而这种逆向性的自主选择本身,也在向我们传递着: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写完这些,让我想起来老舍先生一句话:“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语言的创造,是用普通的文字,巧妙的安排起来的”

    写到这,我想去哈尔滨的呼兰看一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少不读呼兰河,读懂已近而立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d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