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砍柴书院简书热文制造局人物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下)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下)

作者: 麦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00:00 被阅读31次

    文/麦大人

    03

    好人品,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有人说,论聪明与才智,左宗棠都不比曾国藩差,但为何他的事业和名声没有曾国藩大呢?

    我觉得古人说的“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正好可以解释。

    通过对早年的反思,曾国藩后半生完全是圣人行事风格,日日反省,待人真诚,处事宽厚,仗义疏财。

    他曾说:“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

    因此,他从不压榨属下的利益,都是主动让利给别人,要钱给钱,要位给位,一点也不小气。

    功劳是大家的,责任一肩挑。手下人有了过错,发生了争执,他就去讲和。

    即便政敌左宗棠怼了自己一辈子,他总是以德报怨,从不还手,该帮助时还帮助。

    学生李鸿章也曾在背后讥讽他,他也没放在心上,照样委以重任,举荐李鸿章做江苏巡抚。

    晚年时,李鸿章只要一提起这位恩师,开口必是“我老师文正公,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的人都是些秕糠。”

    相反,左宗棠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显得“小家子气”,舍不得赏赐,手下也留不住人,以致人心涣散。

    所以,他的功劳和地位,始终比不过曾国藩。

    结果就是,曾国藩五年间从七品小官跃升至二品大员,连升了十几级,堪称坐火箭,就在于保举他拥护他的人多。

    平定太平天国后,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成为晚清一代名臣。

    可见,好的人品是事业发展的助推器,能够弥补能力方面的不足,但能力却无法掩盖人品上的硬伤。

    不管社会如何风云变幻,人品始终是每个人最好的金字招牌。

    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做人的成功。


    04

    淳厚明理的好家风,后世子弟多有成就

    在事业上,曾国藩位极人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步。

    他的家族更是人才辈出,打破了“盛不过三代”的豪门魔咒,出现了像曾纪泽、曾昭抡、曾宪植等一大批英杰。

    曾梦佳,曾国藩第6代嫡系后人,一位柔中有刚的中年女法官。

    她曾对记者说:“曾家那么多后代,你找不出一个坏人,都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书卷气的人,心平气和的人。”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全部都涵盖在《曾国藩家书》里。

    曾国藩曾给儿子写下家书:“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爷爷对我的性格影响最大,早年他曾接受过完整的国学和西式教育。”

    说起爷爷曾昭棉,曾梦佳的语气充满温情。

    她还回忆说,爷爷奶奶从未对任何事情红过脸,也从未打骂过小孩,但他们对孩子也不溺爱,而是和风细雨地教育。

    爷爷性格平和,从未与人起过纠纷,邻居有什么事喜欢请爷爷出主意。

    曾梦佳至今还记得爷爷老宅的门联:“不忮不求,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她后来才知道,这个门联是老祖宗曾国藩作的,从此她就开始认真研读《曾国藩家书》。

    印象中的父亲曾宪华,从不发脾气,也不打骂小孩,身上流露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气质,平时看看书,拉二胡等。

    曾梦佳说从父辈们身上,可以看到读书明理的家风,一生不求做大官,但求做一个好人。

    家风家训更多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传承,它是骨子里的东西,需要潜移默化才能根植于后辈们的DNA里。

    在弥留之际,曾国藩留下了著名的家训“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曾国藩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是一个历史上起点很低,但个人成就很高的一个人。

    一个人做到这个程度,不仅是对家族、对后代负责,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贡献。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在于为社会平定了多少动乱,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更重要的还在于,他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少不读曾国藩,读懂已是不惑年(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qm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