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

作者: 张烤鸭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20:47 被阅读70次

犹记得去年21天写作训练时,刚巧碰上北京红黄蓝事件,那会儿在舆论大潮中学会一个名词——塔西陀陷阱,指的是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在“有关部门”普遍得不到认可的当下,只要出现公共事件,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走向消极面,我常常有一张感觉,好像大家要的并不是一个真相,而是要借这个机会去强化自己的固有印象。

这几天很关注家乡受灾的情况,时不时的会去刷一下相关消息,说实话,现在的新闻是越看越糟心,感觉这事儿像是从“无人关注”走到了跷跷板的另一侧——被过度消费。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媒体更侧重于去挖掘能够挑拨大众情绪的信息,到最后就变成了感天动地的全民救灾和义愤填膺的全民问责,而受灾人的真实诉求却难以有效传达。

就拿这两天一直被热议的”9999间房屋倒塌“事件来说吧,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第一眼就觉得很魔幻,随后扒出相关政策,说地方政府是为了避免启动四级响应而刻意将数字压在了10000之下。而据我所知,在发布这个数字之前,四级响应就已经启动了。而且我总觉得,如果真的有意要将数字控制在四位数,好歹挑一个9856这类凑合点的数字吧,刻意9999未免太招人耳目吧?还有最近愈演愈烈的“ZF不作为”言论也是挺偏激的,明明第一时间响应救灾了,力有不逮是真的,但总不至于被骂得这么惨,好像做不做、做什么都是错的。

前几天看到老乡在群里有组织、有纪律的要把这事儿刷上热搜时,我就意识到味道要变了。果然,等到全国都在关注的时候,我已经不认识热搜上这个地方了,我在寿光长大,深知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年也不是没有过灾害,雪灾的时候几万个蔬菜大棚被埋也不是没发生过,那时候全市扭成一股劲儿,该出钱出钱,该出力出力也就过来了,完全不至于要等全国人民支援才能度过饥荒。大家的本意并不是要卖苦,老乡们更在意的是水利工程的整治,“希望借这个机会河长制,实现下游用水者深度参与上游管理,统筹管理全流域水价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把这个“根”给掐死。

只是当时有关部门没做好危机公关,看到有负面消息出来了,第一时间不是澄清信息和公布解决方案,而是一味压制舆论,导致群情激愤,才有了如今的触底反弹。而网民哪管你本意如何,大家看到的都是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当然了,即便变形,我也觉得事情暴露出来是好事,即便道路歪一点,至少是往前走的。

只是我们作为芸芸网民,是否要常常扪心自问,我所谴责的,是否恰恰是自己偏见所致的。

相关文章

  • 「十万个支持吗」放下偏见,世界都在手中

    偏见是什么?偏见是拘泥于过去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主观臆断。 偏见分为对人的偏见、对事的偏见、对物的偏见。 偏见是争端...

  • 源自《傲慢与偏见》的启示

    我们都心存偏见,我们因偏见而傲慢,我们因偏见而选择,我们因偏见而误会,我们因偏见而错过…… 我们何止在爱情中存有偏...

  • 看《绿皮书》有感

    偏见是这个世界永恒的主题…… 这个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种族的偏见,贫富的偏见,美丑的偏见等等…… 从小到大我...

  • 「十万个支持吗 | 利用偏见才有更好的人生」

    观点:偏见不是坏事 偏见对人的影响 有人用偏见可以激发人的潜力来证明偏见不是坏事,可我很难认同,偏见对人造成的影响...

  • #100天阅读计划DAY48#

    调差和问卷的回答真实吗: 调查本身包含偏见,两个最重要的偏见有措辞偏见和语境偏见。 消除偏见的方法:仔细盘查调查的...

  • 读书笔记之偏见的种类

    锚定偏见:第一印象产生的偏见。 内省偏见或乐观偏见:我们通常会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可用性偏见:当你想到某个概念的...

  • 偏见

    人的一生,充满各种各样的偏见。人对职业有偏见,对性别有偏见,对人也有偏见。 印象深刻的偏见,对我来说莫过于...

  • 学会提问 第八章

    调查问卷的回答: 调查问卷本身就带有很多的偏见,最重要的偏见就是措辞偏见和语境偏见。所提问题的措辞偏见,对提出一个...

  • 读《尼采谈自由与偏见》

    自由与偏见:哲学家的认识及其偏见+自由的精神 《尼采谈自由与偏见》:自由与偏见+宗教+道德+天才+自我认知、民族、...

  • 理论、偏见与经验

    1 理论是解释和预测世界的工具 1.1 人天然带有偏见,植入基因的偏见 1.2 任何理论都是偏见,有用的偏见 1....

网友评论

  • 南瓜小子Eric:这是一个群氓被彰显的时代……
  • 丁旷:目前看到的朋友圈热传的文章和官媒出来的东西偏差已经很大了 完全不知道什么是真的
    丁旷:@张烤鸭 真的很可怕 仿佛大家都在关注一个自 high的故事 越多关注噱头 就越多的失真 然后就不知道没人知道灾难发生地的人是生是死了
    张烤鸭:@丁旷 二者相比的话官媒的真实度更高一些,朋友圈热文有点跑偏了,比较煽动情绪

本文标题: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g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