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静静的朵朵
写在前面的
最近我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想尝试着念书录音频,然后我就念了一些在喜马拉雅上发表。昨天晚上念到了一个场景:“你是捡来的,在大街上”。
对于这个话题,我真的是深受其害,不过给我带来这个伤害的,不是我的爸爸妈妈,而且我的亲戚。
正好学习到了这个话题,我希望把这一段经历和感触记录下来,为自己,也为有缘人。

我的亲身经历
在我小的时候,具体多少岁我已经忘了,每年过年我特别害怕看到有一家亲戚,他们每一次见我都会说“你是我家的,只不过把你送人了,你跟我一起走吧”。每一年都会重复的话,重复的场景,不把我逗哭不罢休。
他们没有多坏的心思,但是却充满着恶趣味,还觉得自己是因为喜欢孩子,喜欢我才会说这样的。每一次他们走后我都要哭很久,妈妈就哄我,说:别听他们瞎说,你是爸爸妈妈亲生的。
但是每年来一次我都很难受,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特别认真,有模有样的,旁边还有一堆人在附和。那个时候的我根本没有判断力,不会认为他们在开玩笑,甚至以为是真的,只不过爸爸妈妈在安慰我,偷偷的哭了很多次。
那个时候啊,爸爸妈妈根本也没有意识到别人这样的说对我造成了伤害,加上那个年代的人,讲究面子,一般都不会直接和亲戚朋友发生冲突,有什么不满也不会直接指出。所以爸爸妈妈一直也没有阻止亲戚再说这样的话,只会跟我说:他们开玩笑的,不要当真,你是妈妈亲生的。
就这样,我被同样的话,伤害了很多年,直到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不会再相信,对于他们的玩笑无动于衷,他们觉得没有意思了,就没有再说了。

现在的我
到我现在的这个年龄,当然不会因为这个事情觉得父母做的不好,也不会觉得当初的亲戚有多么的坏,故意的伤害我幼小的心灵。
但是作为人母,我经历过的伤害和努力自我疗愈过程,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承受,包括最新看到育儿书上讲的东西,越发的感同身受。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总结了一些我的看法。

不要随便跟孩子开玩笑
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判断力的,是无法区分什么是真话,什么开玩笑。看到的东西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爱是,伤害也是。所以不要随便开玩笑,表达爱的时候,直接一点,表达照顾,呵护,关心也是。
不要用开玩笑的口气说着不好的话,孩子只会认为是真的。伤害一旦产生,可能会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孩子甚至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自我疗愈,忘记玩笑话带来的伤害,
尤其是这种你不是自己爸妈亲生的这种话题。如果孩子内心不够强大,就会耿耿于怀,对于后续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当别人对自己孩子做一些不太合适的举动时,直接拒绝
不管自己的家人,还是亲戚,其实都会有一些逗小孩的习惯。比如说你不是你爸爸妈妈亲生的啊,他们对你们不好啊,你爸爸妈妈不爱你啊,你更爱你爸爸还是你妈妈呢之类的。
或者给孩子吃一些不是很合适的食物,当孩子面抽烟,在孩子面前攀比等等不好的习惯等等。
当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请勇敢直接的当面拒绝。当然在人家的行为没有影响到自己家孩子的时候,请注意边界感。
说话的方式,口气,表情等各种肢体动作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不能太过生硬,影响大家的关系,毕竟大家都是亲戚朋友,不能为了点小事弄得大家不欢而散。

注意孩子的情绪
如果一些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那要多注意孩子的情绪,不要认为是小事,不需要小题大做。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正面的引导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并不说不能让孩子承受挫折,而是在他小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让他不再惧怕困难,越发的坚强和勇敢。
好情绪带来的好处远远比坏情绪带来的好处多的多,记得正面引导。

PS:
学习育儿知识有几个周了,都是见缝插针的学,没有花钱去报课程,去系统的学习,目前还是在不停的看书,听音频,看视频,总的来看基本上都是相通的。打算继续看书,做笔记,录音频,渐渐的形成自己的育儿体系。
今天系统要上线,现在还在等待发布,又是熬夜的一天。
攸攸从昨天开始就不喝奶了,一喝奶就哭,吃饭的时候就很开心,本来以为是杯子的问题,但是用杯子喝水就很正常,换成奶就不喝,太愁人了,我甚至想今天上完线,明天就回去看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