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资性or消费性思维,拉开富人和穷人的差距

投资性or消费性思维,拉开富人和穷人的差距

作者: 初音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21:16 被阅读0次

​上一次,十几天之前吧,我们讲到了副业的5种组合以及在什么时间开创副业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讲人生的不同阶段该如何升级式的探索自己的副业。

作者说,不同阶段对应3种身份。

第1种身份叫资源者。

拥有资源者身份的人大部分比较年轻,毕业时间在1~2年,赚取金钱的方式大多是出售自己的时间,比如说你是做销售,具备很强的谈判能力,或者你有一些人脉,可以拿到性价比比较高的活动场地,也可能你有时间,你可以决定时间用在哪里。其实说白了就是你有大把的时间,然后寻找一个方向,不管是主业还是副业都是靠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收入。

第2种身份是配置者。

这种人首先要做到对自己的主业得心应手,不怕丧失竞争力。工作之余还可以读一些书或者做咨询、讲师。这种人可能在工作上有一定的积累,比如本身就练就了一身本领,然后把这些资源配置一下,稍加变通,便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适合毕业2~5年的职场人士。

第3种身份资本家。

这种人可以盘活身边的资源资源,因为他们在某些事上已经做得非常的成功,他可以带领一批人来做事。一般在互联网领域,毕业5年以上的人士更可能拥有资本家的身份,如果是在传统行业至少需要毕业10年以上。首先他必须能对自己的行业得心应手,其次他们有综合的能力,不只负责单一的板块儿,而是协调多部门,这样他们才能带领一个团队做事。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身份。我估计,第2种身份~配置者的人数居多。工作了5年及以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得心应手对,只要我们能不断的开拓,不断的学习总能找到自己副业的方向。

接着作者又讲了副业赚钱的三种复利思维,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福利,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首富,他的很重要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复利思维。我经常跟人讲,我想的不是现在的事情,想的是60岁之后的事情,因为巴菲特说过他的大部分钱都是60岁之后赚得的,如果你年轻的时候就拥有复利思维,积少成多,等到你60岁之后可能仅仅依靠工资就能实现财富自由,这绝对不是夸张。如果大家想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给我留言,我会专门写一篇复利赚钱方面的文章。

首先作者提到的是产品复利。他说产品复利只有一个标准,知行合一,你只分享自己做到的内容,你只卖自己用过的产品。

其次,复利思维之二是能力复利。我们不要小看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如果你每天坚持读书两个小时,可能一年两年看不出什么,但是时间一长,阅读能力带给你的并不是一年720个小时的回报,他给你带来的是几何级的回报。

但是这里面有一点,人生并不是线性的,不是说你读了书立马就会有回报的,但是你放心,总有一天,他会加倍的回报给你。

作者说他的同学大学毕业后有的进入了体制内安稳度日,有的在体制外摸爬滚打,十年后,体制内的还是老样子,但是体制外的,他们参加了各种培训,做过好几份不同种类的工作,他们的能力给他们产生的复利远远大于体制内的人,这跟《反脆弱》的观点有些相似,越稳定的反而是越脆弱的。

作者说有的人很迷茫,想要改变,但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掌握哪些技能。作者给大家建议,可以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第一,你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需要用到哪些技能,你就可以相应的去学习;第二,学习一些底层的技能,比如时间管理能力,阅读能力;第三,学习副业赚钱比较常用到的技能,如文案,写作,演讲等。

第3种复利思维就是成就套路复利。这里的套路并不是贬义词,作者的意思是成功可以复制,如果我们成功的做到了一件事情,我们就可以把成功的经验复制下一件事情上,他说他身边的牛人都是在一个领域做得风生水起,然后又挖掘另一个领域,把自己之前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

作者还讲到了投资型和消费型的思维,他说这是拉开富人和穷人差距的一种关键的思维。

他举了一个例子说ABC三位同学同时听课,A同学听了第1节之后,觉得很实用,但是没有做笔记。B同学听课之后认真的做笔记,但是听完就完了。C同学听了课之后把这些课程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并把课程里学到的东西整合成自己的计划。并付诸行动。A同学和B同学是消费型思维。而C同学才是真真正正的投资型的思维。

最简单的一件事,你听课时花的学费算是你的一种投资,如果是A同学和B同学,他们觉得花了就花了,这只是一种消费,而C同学他想的是我花了学费之后我需要怎么做才能把这些学费挣回来,这才是投资性的思维。

作者说带着目的和问题去学习,更能留意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但是我们也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堂课,一套书都不可能解决你所有的问题,只有行动起来从中发现你的不足,然后再深入学习下去才有可能解决身边的问题。

如果大家对《副业赚钱》感兴趣,不妨买来看看,这是很好的一本工具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性or消费性思维,拉开富人和穷人的差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hs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