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少有人走的路》之意识的进化

《少有人走的路》之意识的进化

作者: 人生心经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23:03 被阅读0次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意识的进化”一节中写到:“观察”、“认知”等字眼,几乎贯穿本书始终。以邪恶为目标的人,总是拒绝观察本相;心智成熟的人,却能深刻地意识到懒惰的存在。尽管如此,对于自己的宗教观和世界观,一般人却无知无觉。

    要使心智获得成熟,必须认清自己的偏见和局限。 我们经由爱、包容和关怀,可以渐渐了解自己,了解所爱的人和整个世界。自我了解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认清我们的责任和决策的能力,我们将精神世界这一部分内容称为“意识”。所以,心智的成熟也可界定为“意识的成长”,或是“意识的进化”。

     意识这个词来自拉丁文,本意是“共同的认识与了解”。潜意识知道的事情,永远比意识多得多。我们获得一项真理,得到一种启示,不过是重新认识潜意识久已熟知的事情。获得新的真理和启示,其实是意识和潜意识达成一致,具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 意识获得成长与进步,意味着它开始认同潜意识熟知的一切,此时意识与潜意识逐渐融合。

     所有的心理疾病,其实是意识出了问题所致,我们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识抗拒潜意识智慧的结果——意识患了疾病,潜意识想给它治疗,意识就会与之发生冲突。 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使潜意识层次浮现到意识层次的过程。心理医生的职责,就是扩大病人的意识领域,使其范围和方向与潜意识领域更为接近。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意识的进化”一节中还写到:为什么潜意识如此“渊博”,能够知道意识不知道的诸多事情呢?

    在我看来,最令人满意的假设是:我们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甚至是属于我们自身的部分。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想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经常自我反思。上帝与我们的界面,相当于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面,简而言之,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我们内心的上帝。 为了更好理解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我们不妨把潜意识假想成是庞大的、埋藏在地下的树根,意识则是地面上矮小的植物,吸收潜意识供给的养分。这个比喻来自荣格,他曾说过: 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然不动,万古长青。

     派克写道:荣格没有直接指出,上帝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不过他上面的说法,却显然印证了这一点。他把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浅层次、个体化的潜意识,另一种是深层次、属于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在我看来,集体潜意识就是上帝,意识则属个体,而个体潜意识则属于两者的界面。

     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意识的进化”一节中又写到:所有的心理疾病,其实是意识出了问题所致,我们之所以生病,正是意识抗拒潜意识智慧的结果。

    心理疾病的起因,就是意识背离上帝意志的结果。所谓上帝,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是人神合一,即个人与上帝应当具有共同的认识和了解。既然潜意识就是上帝,我们不妨这样界定心智成熟的目标:使意识达到上帝的境界。这是否意味着让意识与潜意识完全融合,最后只剩下潜意识呢? 作者写到: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的目标是一方面成为上帝,一方面仍保留意识。

    不妨这样假设:在潜意识的“树根”基础上,如果我们能让意识萌生出丰硕的果实,并最终使我们成为上帝的话,那就意味着“上帝”可以拥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我们自身。这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我们的意识,具有一种罕见的强大力量。它掌管生命的一切行动,负责做出决定,并把决定付诸实施。假如只有潜意识而没有意识,我们的生命就像新生的婴儿,即使心灵可以实现“人神合一”,我们仍无法采取任何行动。我们的目标,不是要变成牺牲自我,最后只剩下潜意识的婴儿,而是培养出成熟、自觉的自我,进而发展出神性的自我。 有自主行动能力的成年人,可以独立做出影响他人和世界的选择。这种成熟而自由的意识,可以使我们的心灵与潜意识达成一致,我们的一举一动,就会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有人走的路》之意识的进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is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