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门口的早点

小学门口的早点

作者: Cindysusumu | 来源:发表于2014-04-29 22:18 被阅读0次

    我还五岁半的时候就读了一年级,在当时算是比同班孩子偏小了。每天晚上看中央一台的黄金档电视剧,九点时妈妈催促我上床睡觉,早上跟爸爸比赛穿衣服起床。比起现在将近午夜入睡还觉得时间不够用,那时候的每一天在那样年纪的小孩子眼里,充满着未解之谜,总是那么丰富多彩,总好像浑身的劲使不完。

    早上院子里的小伙伴们都要一起赶父母单位接送上学的校车,每天都是固定时间发车。那时的我觉得,这辆车豪华舒适,坚不可摧又准时可靠。孩子们在一起疯闹,互相聊着最近的见闻,虽然稍微迟一点校车会等一会,但无论是谁都是不好意思迟到的。家乡虽然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但从住宅区到上学的地方还是要花一二十分钟。小学校在一条小巷里,客车开不进去,往往停在附近的一所中学的家属区。我们三三两两下车,勾肩搭背往学校走。

    我的小学叫做"东关",市内还有一所"南关"小学。从外面的街道走进我的学校,要穿过一条很长的小巷。这条巷子两旁有着鳞次栉比的小商铺,精彩非常,热闹不断。因为小学的缘故,这些商铺主要的生意来源,是这里的小学生。当然,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是不错的目标客源。

    我是个记性很差的人,但那时在巷子里开的那家小书店,我一直记得。这家店主要做租书的业务,对于我来说,再合适不过。借了书,就会努力地看,因为每天要花一角钱!那时候一角钱印象中是可以买一块泡泡糖的。我经常借书还书,是这家店的老主顾,就在那个时期看了很多童话故事。

    这家店之外的小店,我的印象里已经模糊不清。始终萦绕着思绪的,就是各色各样的早点了。感觉就连小学的门口,都萦绕着混合的各类早点的味道,但是很好闻,老远闻到味道了,就知道快到学校门口了。妈妈给我每天的零花钱是两块钱,我花去一块钱吃早饭,剩下一块钱就很宝贝地存着,买一些漂亮的文具和零食。对我来说,两块钱是巨款!妈妈有时给两枚硬币,我如果不小心丢了一块,一定会偷偷的哭一场。一块钱,一般能买两样吃的。小孩子嘛,总是喜新厌旧,今天要吃这个,明天就要换换口味。

    早点有在店内吃的,一般可供选择的种类多,干净些。湖北人爱吃面食,店里自然汤粉面俱全,热干面当然更是有好几家供选择。流动小摊大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一样两样,也不比开店的味道差。相比起来我还是最爱吃汤粉。这两年再回家乡,觉得粉变粗了许多,汤的味道和配料也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一碗汤粉五角钱,也能吃得饱,剩下五角钱还能再买杯豆浆!爽滑有劲道的汤粉,再配上几片清香可口的海带,一小撮香葱,或许还有一星星的肉末,就算是还沉浸在美梦里没有睡醒的孩子,也会因为味蕾被唤醒而马上胃口大开、迅速清醒吧!我每次买一碗吃光以后都觉得意犹未尽,然而抖抖缩缩再掏出五角钱买一碗,这就成鸡肋了,吃不完,味道也似乎不如第一碗惊艳,弃之却又可惜。五角钱当时大概是能买带海带的清汤粉,多加钱也就是多几片牛肉,牛肉倒是没什么,乘着牛肉的汤也加进半勺,味道就不一样了!有些辣,有一点麻,要的不就是这个味道吗?只有两块钱的我,不会选择牛肉面,但爸爸妈妈经常带我上街吃饭,我一定指名要圣宫饭店的牛肉汤粉!

    我心目中,那时小学门口的早点种类,一定是比大学食堂还要多的。记得那时女孩子们都很爱吃一种烤小蛋糕。不光是吃,就算站在旁边看,都是那么吸引人。烤制的模具很简单,镂空出来好看的花形,再把调制好的鸡蛋液灌上去,略等片刻,美味即得。我们围在摊子周围看,按顺序伸手接过热腾腾的小蛋糕。五角钱还是能买好些个的,早上吃不完,课间作为加餐,还能分给同座四邻的孩子吃。粘着黑芝麻粒的发糕,也是我的最爱,酥软蓬松,入口即溶,趁热吃也是三下五除二的事。记得往往是一位大叔推着手推车,泡沫箱子里整整齐齐地躺着发糕们,箱子外还要铺一层厚被子,这是为了保温。当他掀开被子,再抬起泡沫箱的盖子,一股子甜香就扑面而来了。在寒冷的冬季,热乎乎的发糕、花卷和细嫩的小馒头,顿时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在搬去武汉之前,我不知道武汉有一种叫"豆皮"的名早点。武汉人过早可以说很随便,也可以说很讲究。但家乡的早点,种类一点不比武汉少!就说豆皮,家乡随州也有它的另一种形态。两层鸡蛋皮里夹着肉末、碎蘑菇、豆干,光闻到香味就忍不住去大口吃了。说起来,鸡蛋饼的特别也不能略过。外层带着一点点焦黄,撒上一些土豆丝和青椒,咬上去可是唇齿留香。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千层饼了。千层饼是在我们去之前就叠放在案板上的,圆圆的一张大饼,对着切成两半,再叠起来切两半,就成了披萨形状的小块了,五角钱大概是能买到三四片的,还经常吃不完!应顾客的要求,老板娘或涂上一层甜面酱(或是辣酱),或撒一些孜然,几乎能够满足所有人对"饼"要求的最高境界了。

    说起来我吃的最多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炒粉。一口大锅,宽宽的松软的粉条,炒出来"姿色"不凡。炒粉本身并无特别,说到头还是家乡人口味浓重,而炒粉本身兼容并蓄,从白白的粉到最后偏红棕色,只看到炒的人不断往里面放各种配料,老干妈和酱油应该必不可少,吃起来浓郁酣畅。最后出锅前还会放绿绿的小白菜,就算是作为点缀,合理的搭配也能让人胃口大增。有炒粉,自然也有炒饭。炒饭再家常不过了,外面的炒饭浓烈,妈妈给我炒的"花饭"才是最好吃。家里的炒饭还有个名字叫"油烟饭",听着不雅,吃起来可以三两碗下肚的。电饭锅没吃完的饭,炒出来有一点糊糊的味道,反倒更香,加上小葱和白菜,总之随便一炒就是一顿好饭。

    小学门口的早点种类简直多到数不清,而且还经常有新品种出现。再配上豆浆或老少咸宜的涢水豆奶,丰盛又营养。大家常常是几口吃完,奔向教室,因为好吃得很难剩下。现在上大学,学校旁边有一条小吃街,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不要去吃,不干净。而小时候的我和伙伴们,却是在小学东关巷子里的小吃街有过许多美好回忆的。如今再回故乡,竟总是太匆忙,没有再经过这条小巷,应该是大变样了吧。据说卖早点的,早已不是那么繁荣了。昂贵的物价、地沟油、不洁净的用具、维护市容的需要,都使得巷子里的早点难以生存了,爸爸妈妈更是不放心小孩子在外面吃早饭。东关小学是还在的,但现在的孩子们肯定失去了大家一起热闹地过早的另一种快乐。

    很希望再度尝一尝小学门口的早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门口的早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l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