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语文教育
《爱莲说》的“莲”

《爱莲说》的“莲”

作者: 河南张鹏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8:20 被阅读5次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的《爱莲说》是经典名篇。

 他为何写的是《爱“莲”说》,而不是《爱“荷”说》?

 荷,表示把叶子或花朵扛在肩上。

 而莲,形声,从艸,连声。本义莲子,荷的种子。《说文》:“莲,扶渠之实也。”《尔雅》:“荷其实莲。”后来也指整株植物。

 从屈原开始,“荷”就是君子人格的物化形象;而在唐宋以前的诗文中,对“莲”字的使用突出地与爱情相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江南》)“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北朝民歌《西洲曲》)

 周敦颐熟知这个传统,写此文时,为何却最终选择用“莲”,而不是“荷”呢?

  他在有意地为汉语再造“莲”这个词。

  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爱莲说》中看“莲”的视角焦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的存在背景: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荷”仅是花而已。

而“莲”是种子,从淤泥出发,一路向上生长,直到开花、飘香,最后结实——即,“莲”也是果实,是“种子-果实”的统一。

 莲,始于种子,路过花香,终于果实。所以,莲=“种子+花朵+果实”。

 将这样的“莲”,置于水陆草木之花的大背景前,置于“菊”与“牡丹”之间(居中)——“莲”的这个“居中”位置尤其重要,它上“牵”着“菊”,下“挂”着“牡丹”。

也许这正是儒家“君子”的独特品格:在世俗中,又超出世俗;超出世俗,而又不离世俗;虽不混同于世俗,却仍混迹于世俗……

莲,种子萌发于淤泥,开花于清涟,飘清香于远方。而莲的果实,其心却是苦的。

君子,他做不了“牡丹”,也做不了“菊”,他天然地只能是“莲”——也只有处身于“牡丹”与“菊”之间,他才是“莲”。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莲”的“种子-果实”特性,岂不就是南明教育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突发奇想,不知南明是否有自己的“国花”;如果还没有,也许可以考虑以“莲”为“南明之花”。

                                             2019年5月20日

相关文章

  • 《爱莲说》的“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 荷塘初心

    发自心底深处对莲的喜欢,始源于混沌初开的学生时代所学过的一篇《爱莲说》。因书本而知莲,因知莲而生性,一篇《爱莲说》...

  • 打油诗 莲子

    萧瑟秋风催莲熟,莲房藏子难舍脱。 爱莲不觉莲心苦,只因爱吟爱莲说。

  • 长袖曼舞《出水莲》,恍然如临仙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莲”亭亭玉立,风姿绰...

  • 是百花之王,也是百姓所爱。

    我对牡丹的初印象是《爱莲说》和《红楼梦》。《爱莲说》里说是世人皆爱牡丹不爱莲,这使得我对牡丹的印象偏于浅薄,《红楼...

  • 能否变成淤泥,再一次沾染你

    周敦颐写《爱莲说》,曾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爱莲赞莲由心而出,满纸都藏不住对莲的爱意敬意。 你我一...

  • 喜爱书法的人最喜书写的文章(3)

    周敦颐《爱莲说》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

  • 爱莲新说

    女人如莲却非莲,远观亵玩皆幽怨; 发而中节致中和,亘古几人解爱莲? 下为引文: 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

  • 飘洒的诗絮 (十五)

    细究我爱莲之理,读书之后,肯定是深受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渠》的影响。而我的爱莲之情,则始于...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你好,世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莲说》的“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dmr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