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过了大寒就是年了。
在汕头,18度的天气,阳光灿烂。
孩子们穿一件薄内衣,一件大外套,只要一跑动起来就嫌太热。
广东的天气,对老人很友好,天气一暖和,整个人都舒展开来。
我依然不爱去人多的地方,回来到现在为止,只去过两次菜市场。
大嫂就是湖南妹子,每次一回来,爱去逛菜市场,每次都感叹,潮汕人的菜市场,太多好货了。
市场满地的海鲜海鱼,香喷喷的卤鹅,著名的牛肉丸牛杂等,只要钱包够,想吃啥都有。
而我们习以为常的小吃,潮汕牛肉粿,肠粉,薯粉粿,反沙芋……对于外地人来说,处处是惊喜。
老爸老妈这一天,想到什么就陆续出门,一轮又一轮地采购,说市场人满为患。
老妈说,哎呀,豆荚都卖到30块一斤了。
老爸说,咱们这边好多人都很能赚,也很敢吃,东西多贵大家都是抢着买。
在潮汕过个年,就知道潮汕人过年很费钱, 一方面物品丰富,另一方面物价不低。
潮汕人重吃,大家愿意用好东西犒劳自己。食是一等人生大事,这些落实在潮汕人的日常里,比如大家见面都爱问候一句:“食落末?”(吃过了吗?)
潮汕人既然重吃,自然也敢吃,会吃,懂吃。
含蓄的潮汕人,想对家人好,却言语上从不声张,只知道买好东西回家,落在家人的肚子里最实在。
而且吃,就意味着一家人热气腾腾聚在一起,家人围坐,灯火可亲。
今天看到一个在北方滑雪过年的朋友说,好想有一次在潮汕过年,潮汕过年的年味足。
但是潮汕的高物价还是不够友好,等钱包鼓一点要好好在潮汕过一个年。
我才想,哈哈,我们回归熟悉的老家过年,恰是别人的诗与远方啊。
但其实她不知道的是,潮汕的年,除了吃,还有其他的精髓,比如名目繁多的祭拜,还有朋友来往坐下的喝茶,乡里亲戚的年度问候,以及英歌舞,营老爷,彻夜不停的鞭炮声,烟花声……
还有就是这为了“时年八节”忙忙碌碌,进进出出的节奏。
尽管活在其中需要负责这些具体事务的家庭妇女们“唔闲到哭”,而我们如今以旅客心情来凑热闹的,却是在认认真真品味这年尾的潮汕大“闹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