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慢茶单。
转眼间,10月上旬已经过完了,不知上旬的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10月上旬,我完成10月计划里的6个计划,其完成率为27.27%。
这数字看上去有没有觉得特别对称?
10月的一开始,我们迎来了国庆假期,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安排了出行计划了,对于自己本月的计划完成情况属于缓慢推进着,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它们。
10月上旬,我最大的收获是心境的突破,怎么突破法?跟着我一起往下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01、阅读了10本书。
今年的年目标分享100本书,我已经完成了,但我今年的阅读目标是150本书,目前已经阅读了147本书,到月底也可以完成这个目标。
从上个月底开始,我的阅读节奏相对今年来说更慢了一些,也不再关注微信阅读时长,阅读排行榜了,每天可以阅读多少就是多少。
如果碰到一些书籍有600-1000页,我就会选择今天阅读一半,剩下的一半放在明天阅读,不再急于一定要今天完成。
这样的阅读状态,给我阅读体验感提高了不少,还发现自己除了慢,还可以更慢下来进行阅读。
其实,我挺害怕自己成为一个阅读机器,为了阅读而阅读,拼命去刷阅读时长,认为只有拼命地去输入,这样的自己才会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忽略了,知识点的储备除了大量输入还要大量的输出,这样才可以将所输入的知识可以融合运用得很好,不然都是纸上谈兵而已。
这次的阅读我还阅读了一些以前不敢涉及的领域,那就是——经典书籍,如《大学》。
对于经典书籍,我总害怕自己的心境还没有达标,对于它的理解不能到位,自己也不能完全静下心来阅读。
没想到,这次的阅读,我发现这些情况都没有发现,还让我适应了电子阅读经典书籍,当然以后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会通过纸质版来进行复阅。
只要慢一些,以前不曾涉及的阅读领域,也可以一点点去尝试来挑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02、接纳以前不理解的人和事。
这一点,我之前曾说过,这一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地认识以及运用。
我在一次连接小伙伴当中,遇到一个小伙伴很喜欢分享文章,偶尔也会给我分享的文章留言啥的,可不会出现我和对方针对对方的文章进行交流。
就算有交流,也属于我在给对方文章反馈,对方处于静静倾听地方式。
这种交流方式,在我看来属于单方面交流,对于文章的反馈以及改进没有多大的意义。
可前几天,我再次阅读其该小伙伴的文章,我跳出了对写作水平的反馈,而是关注其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让我看到了写作者的真诚与细腻,感受到了写作者当下对于生活的看法,对于生活的感受。
通过感受和观察,让我看到了写作者身上的优点,而我不由自主地留言给小伙伴谢谢TA,日复一日地给我们分享如此多的故事。
当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我觉得很惊讶,没想到我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此时,之前对写作者的一些印象也发生了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好友——申。
我和申的交流方式很奇怪,但也挺搞笑的。我们俩一开始的交流方式,也是属于一开口要是觉察到对方给你“说教”模式的话,就会不自觉地启动自己反射的能力——回怼对方。
我们每一次的交流虽然存在一些摩擦,但过后我们都会回想对方所表达的观点以及看法,自己也会进行注意改善。
现在再次回想我们之前的交流方式,不得不说我们都同属于极其有个性的人。
我们所表达的观点都没有错,只是当时的我们太执着于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一定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接纳才行。
可事实上,每个人的观点都根据其看待角度,以及个人的阅历,知识储备来进行看待。
于是,我想明白了怎么回事后,给申分享了自己这个小小的感悟。
对此,申也认同我的观点。
经过以上两件事情,不难看出接纳他人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简单在我们都可以理解,难在将我们自己的认知行动合一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03、不要被标签束缚了。
我给自己的标签为:95后摩羯女,个人成长的践行者,行走在路上的生活博主。
这些标签都是根据我当下的状态来进行标注,但我看到很多人被标签给束缚住了。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由于老姐是茶艺讲师,老姐每一次出去喝茶或是谈事情都会叫上我一起,便于给她查漏补缺。
每每都会有人说上这句话:你姐是茶艺讲师,那么你的泡茶水平也很好吧?或是你姐是茶艺讲师,为什么你的泡茶水平为什么这么烂?
刚开始,我面对这类的话语感到很生气,老姐也只会回复一句:又不是做同一行的。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件事情释怀了,因为有些人就是喜欢一概而全,就像我姐是茶艺讲师,我一定要泡茶很好才行,才配做她的妹妹。
其实,我不和老姐比较的话,在业余里面我的泡茶水平还可以,要是和老姐一个从事茶行业九年的人来说,这泡茶水平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一点可比性也没有,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的事情。
同样,如果你被你的标签或是他人给你的标签束缚住以后,你就要反问自己:
你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这样的话,那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标签只能说明你当下的状态,或是他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你想要成为什么类型的人,就给自己贴什么类型的标签,被为此努力去追寻。
标签不会束缚你,可以束缚你的只有你自己。
如果你不想被标签束缚,那么你就不要再被自己的想法束缚住!
我们都是在一点一滴当中成长着,在行走的路上我们也是一边碰壁一边继续摸索前行。
前行地路上,我们还会遇见更多的同行人,不断认识更多的自己~
注:文章首发于同名公众号。
作者简介:慢茶单,95后理性摩羯女,用文字记录成长,专注个人成长实践者。致力成为一名成长型生活博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