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坑爹算不上新的发明,古今中外,被坑惨了的爹不在少数。那些坑爹的主儿,大都年少轻狂、不学无术。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有的年轻人,本非劣迹斑斑轻浮纨绔之辈,一时冲动犯了事儿,老爸拼上金钱和人脉,破坏规矩挽救一下,有时也还是值得的——比如奥本海默。
20岁的时候,罗伯特·奥本海默以最高荣誉从哈佛大学毕业,被剑桥大学录取。他写信给大名鼎鼎的卢瑟福,想进他主管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
本来,奥本海默的成绩也完全拿得出手,何况还有导师布里奇曼的推荐信。布氏是物理学大牛,诺贝尔奖得主。
不过,卡文迪许实验室也不含糊,号称“诺贝尔奖的摇篮”,从这里走出过30 位诺奖得主。当时,卡文迪许实验室就像曹操的军营,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卢瑟福最终拒绝了奥本海默,因为布里奇曼在推荐信里提到,奥本海默的特长是理论物理,做实验不是他的强项。
最后,卢瑟福的导师J.J.汤姆逊接收了奥本海默。当时,卢瑟福掌管着卡文迪许实验室,但汤姆逊还保留着自己的实验空间,可以接收卢瑟福挑剩下的漏网之鱼。
汤姆逊已经年过古稀,奥本海默被指派给“二导师”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布莱克特是个兢兢业业的实验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本来就不擅长实验,碰上专长做实验的布莱克特,两个人的关系特别紧张。
在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快结束时,奥本海默下狠手了。圣诞节假期,他把一个加了氰化物的苹果放在了老师的书桌上,想毒死布莱克特。
要说奥本海默的动手能力还真是不行,他的小伎俩被细心的布莱克特发现了,阴谋就此败露。
事情闹大了,毒杀老师哎!这在中国就是欺师灭祖,在英国也是谋杀未遂。不说到号子里领盒饭吧,再怎么轻饶,开除学籍以正风纪总还是应该的吧。
这时候就看出老爸的神通了。奥本海默的父亲是一位犹太富商,不知道老爷子使了什么手段,小奥同学居然连个“留校察看”的处罚都逃掉了。
毒杀未遂+拼爹的结果,挽救了两个天才——
奥本海默在欧洲完成学业后,回到了美国,并最终主导了“曼哈顿计划”,成为原子弹之父。
在“曼哈顿计划”解散的第二年,布莱克特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