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译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为人敦厚懂事理,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清楚。
【释词】
1.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1)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相传黄帝为有熊国君,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帝鸿氏、帝轩氏。
(2)少典:传说中的有熊氏部落首领。
(3)姓:在氏族部落社会时代,姓与氏有所不同,姓的范围较大,氏或族是姓的分支。
(4)公孙:黄帝为公族子孙,故以公孙为姓。后因长于姬水,故改姓姬。
(5)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故以地为姓号,姓姬,号轩辕,又以轩辕为氏。
2.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1)神灵:神奇、神异。相传黄帝母名附宝,于祈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后生黄帝,其貌不凡,头大如太阳,眉宇如龙骨。
(2)弱:婴孩未满七十天曰弱。此处有幼小之意。
(3)幼:不满十岁曰幼。
(4)徇齐:古音与“迅疾” 通,指黄帝成熟很快、思想敏锐。
(5)敦敏:敦厚懂事理。
(6)成:指成年,古代二十而冠,即为成年。刚成年的二十男子曰弱,所以男子二十加冠,又称“弱冠”。
(7)聪明:目明故见识广博,耳聪故明辨是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