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GET到专业性的观点,GET到关于系统性的几个思维:俯瞰全年,从全体中找出个体;仰望星空,从个体中找出全体。强化系统思维,体现专业素养。打开了editor的新思路,在为编而编的站位上统筹,在普遍的基础上体现专、精、深,这是需要对局位内容的把握上,有全局性的提炼和思考,这水该有多深,这情需要多投入。2023年度原来是分水岭,这是需要全新打开的方式吗?
有时候,需要一个终结。站在新一个十字路口上,张望,停顿,然后起步,也算是一个螺旋式的提升了。觉知前于脚步,脚步会更稳健。
朋友的原名是石学星,现名是石林,有个笔名10ML。族名 “学”字辈。石林姓是大学时,相中了一个女同学,姓“林”的,就天天爱情诗,给她。取了个笔名“石林”……谁知写出了名。属于“人碰都没碰,就已经爱疯了……“的那种。他说是年少轻狂,正是年少轻狂,记了一辈子,连名和人都铭记了。
他的图片和文字都很犀利,好像是抓拍的,图片的每个动作好像是为他而摆拍设计的POSE,想问问他。文叙图,很深度引共情,是自己陷入其中更让人浴入其中的那种;图配文,很有故事感,看着文字,衔取每个细节、推及整幅画,恰如其分,或者比文字更有遐想的空间,言已止境无限的那种。
那个对文字特别敏感的朋友,一目可以抓取很多字的朋友。也是一个宝藏式的奇才,写作,画画,策划,设计都有一定精度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