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自然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将来有所成就,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实际生活中,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学习,付出多大的精力,而孩子的成长并那么地尽如人意,那样的结果似乎明示家长有一个挫败的人生,失败的教育结果。
好像在绝大多数领域,都以结果论成败,教育也似如此。
有良好的教育才有优秀的孩子,反之,优秀的孩子一定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当孩子表现不好时,想当然地认为是父母自己的失败,没有做到一名好家长的工作。
这样的说法和结论,似乎也颇为有道理。
但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家长需要好的结果,那么一定会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向这个方向前进,更严重的就是父母将控制孩子,必须尊照父母的指导执行。那样的话,获取成功的机率会增加,但却要孩子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力。
家庭教育不以结果为导向,并非意味着家长要漠视孩子的将来,任由它自行发展,当然不是这样。
父母教育孩子,告诉他自己希望结果是什么,以自身的品行与行为树立正面的榜样,充满爱意的同时,更以其认可的方式,理解他,管教他,鼓励他。
这样的成长过程,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感染和影响的过程,随着时间推移,父母也不断地反省自己,调整修正友爱、勇敢、感恩等等品行和言行,增加自己的感染力,专注于抚养的过程。
孩子终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最终将独立自主地生活,并依照自己的态度、个性决定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施加的是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不是完全控制孩子的行为,于是,教育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