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丁再次到宜昌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没想到,二十五年后,我会再来到这座城市。
1992年初,当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建设长江三峡工程的决定,一股“告别三峡”游的旋风,席卷了中国大地。
我和几位朋友从重庆朝天门码头登上邮轮,顺江而下,参观了长江沿线的好几个景点,来到宜昌。
在长江边眺望三峡工程的坝址:三斗坪中堡岛,当时天上飘着密密的细雨,心里吟诵苏东坡大江东去的诗词,别有一番情趣。
今天我们是乘坐和谐号动车来宜昌的,这座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没有想到的是,朋友们带我们去参观了一座正在拆改扩建的古佛寺。寺院的主持根定法师很忙,但也抽出时间来陪我们。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根定法师介绍,古佛寺始建于元代。整座古刹坐东朝西,造型庄重,古朴典雅,是如今宜昌市内仅存的一座古寺庙建筑。
由于庙殿年久失修,风飘雨打,佛身腐坏,经过同道者的倡议,热心人的赞助,善男信女的解囊,各方的捐款,并经当地政府部门批准,正进行拆改扩建。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在现场参观过程中,我请教了根定法师有一些不解的问道。
我向根定法师讨教: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佛教里说的不执着,而佛教里又讲精进,既不执着又能精进,这个矛盾怎么处理?
根定法师问我,读过净慧长老的一篇文章没有?我说没有。他说,有时间可以读一读。
根定法师不紧不慢给我说,在我们生活的主流语言当中经常会出现:“某某人对事业、对学问有一种执着的追求。”
主流语言当中是把执着当作一个褒义词来广泛地加以使用。在佛法当中,是把执着当成一种负面的思想认识或者见解。
他继续说,所谓执着,佛教是把它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叫做“我执”,我们姑且把它叫做生命的执着;一个叫做“法执”,我们姑且叫它观点或者见解的执着。
那么,首先我们说,佛教所说的执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佛教的执着有一个意思,就是把一切的事物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看作是固定的,看作是稳定的。
第二个意思就是把财物、知识,一切从我出发,从自私出发,从贪欲心出发,因为“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
一起了“我”的观念之后,第二个人、第三个人都不能侵犯我的利益、我的权利,甚至于我的观点和见解。
世界的一切事物本来是无常的。
对于许多人来讲,都把万事万物看作是常的,如果是说把无常的东西看做是常,那就是一种不正确的见解。
如果硬要坚持这种不正确的见解,那就叫执着。
佛教进一步讲要破除执着,破除执着就是破除和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背道而驰的那些观念、那些观点、那些见解。
所以说佛教“破除执着”它完全是一个积极的思想引导、积极的观念的引导,它完全不是消极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有执着,就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非常狭隘的范围之内。
因为他的观点不正确,见解有偏执,那么它就不可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因为他认为他就是唯一正确的。如果再进一步讲,有执着的人,就是画地为牢,不能够跳出那种狭隘的偏见,跳出那种极其狭隘的个人的利益。
从这样的一些分析来看,如果一个人坚持某些不正确的观点,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见解,那他一定不可能积极进取,一定会在事业上,在生活上,学问上难以进步,因为他已经有预设的一个框框。
他的见解不能突破他那个预设的框框,他很难吸收更加积极的思想,更加积极的、更加有效的生活方式。
根定法师好像有点激动,但他微笑着说,我这样地来讲执着,不知你能不能够明白一点?
我无言以对,但我们俩都会心的笑了。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这几幅图片是古佛寺以前搞法式的情景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下图:我拍摄的拟进行拆建扩建改造的古佛寺规划图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我看着这些图片,我才慢慢明白了根定法师既“不执着,又精进”的深刻内涵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上图:根定法师与进场的工人们正一起
下图:根定法师与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交换意见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 宜昌古佛寺:不执着,又精进闻丁/2017年11月10日湖北宜昌·古佛寺
网友评论
般若智慧,慈航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