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我的文阳》中的文阳是一个喜欢表现,勇于表现,时刻寻求别人关注的孩子。他渴望得到小伙伴的友谊,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喜欢。他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但又不善长寻找时机。他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忘记了别人的感受。他需要不断有新的“活动”或“事情”来刺激自己,以此提升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
文阳有自己的特长,他阅读量丰富,知识面宽广。他聪明、好动、不喜欢受别人缚束。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但他也有自己的短板,他不喜欢动手书写,书写能力极差。为了引走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陪他一起玩耍,一起活动,他到处招惹同学,不停地为别人制造麻烦。他不能忍受一个人的孤独和无趣。他喜欢和大家一起玩,但却用错了方式。最后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遭到了同学的嫌弃与讨厌。这说明他不会与人交往。也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正确交流。属于交流上有“缺陷”的孩子。
文阳只所以有太多的小毛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欠佳的问题,亦有学校教育不足的责任。文阳是家中的“二宝”,他有父母的溺爱,哥哥的谦让,这让文阳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不懂规则,自己犯了错还不知道错在了哪。这说明他是非意识淡薄,在他早期的日常生活中,当他行为不当时,缺乏正确的、及时雨般的教育引导。
文阳的老师在教育文阳的过程中,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这让文阳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相应的改变。但有一点我觉得对文阳是无效的,那就是不让文阳跟着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不让他上体育课,等同于不让他参与集体活动,这不仅不能让他做出改变,反而会让他离同学们越来越远。这会让他的短板越来越短。
要改变文阳,首先要教会他如何和别人交往,其次要让他知道如何让同学和老师认可自己,欣赏自己。我们要想让别人和自己玩,想获得友谊,尊重是前提。因此,老师和家长就要在如何教会他去尊重别人,如何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才能既获得认可,又得到欣赏和尊重等方面下功夫。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策略一:
教育文阳如果靠讲道理和说教估计效果不大。结合文阳好动、喜欢表现、勇于表现的特点。老师可以发动大家一起编一些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获得他人尊重,如何与身边的人交往、交流的情景剧,让文阳和同学们一起参与表演,表演结束让文阳和搭挡一起发表感想。
策略二:
让文阳拥有规则意识,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借助小组力量。让文阳和他所在小组成员一起制订小组公约,公约制定好后,小组成员还要举行一个宣誓仪式,先拉满仪式感,再一起相互监督。
策略三:
文阳喜欢阅读,而且阅读面宽,可以定期召开班级阅读分享大会,让文阳主持,并让他多分享。分享者要提交书面分享材料,老师可将分享者写的文章发到自己的公众号上,并分享到班级微信群。以此提升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让大家看到文阳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可以促进和提升文阳书写的能力。
策略四:
找一个让他佩服的同学帮扶他。文阳让我想到了《大宅门》中的白景奇。白景奇佩服有“本事”的人。我想文阳是不是也和小时侯的白景奇一样。如果能找一个让他“佩服”的同学来督促他,他是不是会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