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都在忙着“智慧作业”专项课题研究日志和成果的整理。
用一个词就是“披星戴月”、“日月兼程”、“马不停蹄”似的赶工期,我深知这种做法可能会有些粗糙,但现实就是如此,又能怎么办,很多事情都是一步步逼出来的,临到最后的截止日期,务须要提交,否则系统关闭,就结束了。
心有不甘,只能是埋头苦干。课题研究,确实不是以一己之力就能做好的,往往是要凝聚团队所有伙伴们的心血。如果仅凭一人的力量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纰漏,问题也是会层出不穷。可现实是,这个团队也就是半路搭伙的班子,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调和,有的老师也是无所谓,能结题固然好,不能结题也无所谓,面对现状,作为主持人,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上。
这样的经验也好,也让我更加明白下次做课题时候的慎重选择,没有合适的人选切不可随意搭伙,一定是要找“尺码相同”的同仁。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主旨就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确实没有共同的追求,是难以做成一些事,一致的志趣很重要。世人是势利的,我大概率也是如此,但作为年轻老师要懂得既要功利性进,也要明白功利性出,或者说如若没有一颗真正做事业心,是很难干成一些事,纯粹性的投机搞学术研究是走不长远的。
理清思路,亦步亦趋,瞄准方向,有的放矢,相信定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