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丹画第一村——平乐村地处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北靠邙岭,南接佛教圣地白马寺,交通便利。因公元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西域入贡“飞燕铜马”筑“平乐观”而得名。历史上曾5个朝代在此建都,文化积淀深厚,“归来宴平乐,美酒斗诗千”等诗句,脍炙人口,千年流传。
千百年来,平乐村民有着崇尚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牡丹花会的举办和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与洛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而又雍容华贵的牡丹成为洛阳的重要文化符号。游人在观赏洛阳牡丹的同时,喜欢购买寓意富贵吉祥的牡丹画作留念,从事书画艺术的平乐村民开始将创作主题集中到牡丹。
“平乐牡丹画”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花朵雍容艳丽,神韵犹存,枝叶生动洒脱,秀而不滞,远望有气势,近看透笔墨的特色。置于厅堂现富贵豪放,挂于书房见清雅祥和。
01
三月初,一个周末的上午,春日暖阳,和风煦煦,在孟津平乐镇的一家酒店内,平乐农民画家们正在举办一场严肃而又活泼的书画交流联谊活动,大家谈创作体会,相互切磋技法,共同提升。农民画家们在交流技法,畅叙道友之情的同时,不忘追忆先师,共同缅怀和纪念孟津平乐牡丹画第一人、奠基者——郭泰安先生。我陪同老父亲参加了此项活动,见证了农民画家感恩追忆郭泰安先生的一幕幕、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瞬间。
临近中午时分,农民画家们的聚餐宴会开始,主持人提议,在郭泰安老师去世五周年之际,大家每人斟满酒,举杯祭奠追忆郭泰安老师,追忆他在平乐牡丹画产业发展中的领头人作用。
02
与会的农民画家表情凝重、唏嘘不已,饱含深情,追忆往事,回首与郭泰安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
大家不愿回首那个难忘而悲痛的日子。2014年5月15日,郭泰安先生因病逝世,闻讯前来吊唁、祭奠的人群达上千人,曾一度让平乐大街交通瘫痪,严重堵塞。
追悼会上,平乐镇的一位干部说,郭泰安作为平乐牡丹画的创始人和领头人,在平乐绘画历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开创了牡丹画,并且将这一技艺教给了众多人,还把平乐牡丹画带出了洛阳、带出了国门,甚至可以说平乐牡丹画产业也是在郭泰安的启发和带动下形成的。在平乐人心中,郭泰安就是平乐牡丹画的“地标”。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平乐农民画家们的牡丹画作品远销西安、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已形成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20多名,牡丹画专业户100多个,牡丹绘画爱好者300余人,年创作生产牡丹画8万幅,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产业规模。2007年,平乐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先后两次就平乐牡丹画产业发展作出批示。时任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省文联主席马国强等领导先后到平乐村进行调研,给予高度评价。
平乐牡丹画产业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都与郭泰安先生的授业传教密不可分。
03
大家围坐一起,回忆郭泰安先生的生平事迹,缅怀他的恩情和功绩。
他是土生土长的平乐人,其出生在普通而又贫穷的农耕家庭,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考进当时的洛阳师范学校(即洛阳师范学院前身)艺术系学习美术,主攻方向是人物画。郭泰安当时也是村里凤毛麟角的几名高才生之一,成为村里的骄傲。
1958年,出身农家的他被划为“右派”,遣送回家。 回到村子里的郭泰安依旧受人欢迎。除了画画这个专业,郭泰安还会拉二胡、板胡,能吹小号,懂雕刻,会演戏,还写得一手好字。斗争年代里,农村的板报、壁画、展览等基本上被他一手包办了。因为皮肤黑,村里人还送他一个称号——黑秀才。
1960年困难时期,郭泰安家吃不上饭,他开始背着纸和笔沿着陇海线一路向西走。郭泰安为有需求的人用炭精画像,每画一张能挣五毛钱;在学校门口为学生的钢笔上刻字,一支钢笔几分钱。郭泰安不光自己画像,还带着同村的人一起走村串巷画像、钢笔刻字,帮助一大波人养家糊口。回忆至此,年过七旬的农民画家、篆刻大师寇永建热泪盈眶,哽咽地说道:“我就是受郭泰安老师恩泽的人,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教诲和影响密不可分”。
我的父亲饱含深情回忆了他与郭泰安先生的相识、相知的过程。父亲自幼爱好美术,1966年高中毕业后,为了提高技艺,养家糊口,别人让父亲去找素味平生的郭泰安老师指点。父亲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冒昧地带着自己的雕刻版画作品找到郭泰安老师。出乎父亲意料,郭泰安老师平易近人,异常热情,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让父亲感动不已。
听父亲讲述一个春节的故事。1971年临近春节,农村生产队年底分红,我们家只分到了17元。眼看没几天就要过年,一大家子十几口人需要的年货毫无着落,父亲心急火燎地找到郭泰安老师,郭泰安老师把自己制作的老虎年画刻印版送给父亲,并亲自传授绘画技艺。父亲加班加点绘制上山虎、下山虎年画,然后到洛阳广州市场销售,连续卖了三天的年画,赚了32元,才是全家顺利过了那年春节。
上世纪70年代,白马寺重修,郭泰安带着父亲等一班人参与了雕塑、绘画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一帮农民不仅解决了养家糊口,而且提高了绘画技艺。
04
随着改革开发,郭泰安先生平反,被安排到学校当老师。趁着闲暇工夫,他画了许多一尺见方的作品,有竹子、老虎、熊猫,还有白马寺的山门、齐云塔等,每周末都有一天半的假期,他就带着画摆在白马寺门口卖给外宾,当然,和他一起卖画的,还有他的学生们,那时候一幅画一般可以卖两三块钱,已经很客观。
1983年,洛阳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百万游人接踵而来,雍容华贵的牡丹应和着时代变革的节奏开得异常热闹,深得人们喜爱。郭泰安画了一幅牡丹画,没想到很快就引来几个游人询问价格,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郭泰安又发现了商机,一幅牡丹画可以卖5块钱左右,比其他画价钱高,而且卖得也快。郭泰安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所有画画的朋友和学生,让大家都学着画牡丹。
为了方便平乐画师互相切磋,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郭泰安牵头,由多位平乐画家组成了“平乐汉园书画院”,取平乐的由来“汉室皇家后花园”之意。书画院将画家们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大家定期碰头,互相切磋技艺、相互提高。
1997年,郭泰安退休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平乐画家们办了一次书画展。展览结束后,郭泰安倡议汉园书画院在当地开办一个学习班。第一期学习班,“毕业”了近60位画家,而他们,也成为后来平乐牡丹画产业中的中坚力量。
外界评价平乐的牡丹画“花多、色艳、喜庆”,画风以中国传统写意绘画技法为主,饰以醇厚色彩,花朵雍容艳丽,枝叶生动洒脱。这多多少少也都带了郭泰安的风格。连我父亲的作品也不例外,深受郭泰安老师的影响。著名文艺评论家叶鹏教授评论:“张秉洲先生的国画牡丹,虽重彩浓艳,喜设色不掩笔墨,灿烂中隐寓笔情墨意,淡去红绿火气,雅韵流丽,迎人一派喜气,迎人一派温馨的祝福深情。”
“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这句话在平乐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很多人因为学牡丹画真的奔向了小康,因为卖画,年收入从二三万甚至到二三十万不等,让很多农民彻底甩掉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走进画室,拿起画笔。这一切,都得益于郭泰安。
05
我在一旁聆听着农民画家们对郭泰安老师生平事迹的追忆,怀念他的德艺双馨的优秀品质,感谢他为牡丹画产业发展的奠基之功,郭泰安老师的优秀事迹和高贵品质让我感动,备受激励。
在外人眼中,他是平乐牡丹画的奠基者和第一人;在无数牡丹画师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授业恩师;在一些海外艺术界人士眼中,他是真正被认可的“中国牡丹画第一人”;在平乐人的心里,他是和善的长者、邻居,既是普通的平乐村民的一员,更是平乐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者。一个一直背负着“农民画师”的身份符号,又坦然接受,并享受其中,甚至乐此不疲的画家唯有郭泰安先生。这才是开一代画风,又淡然宁静、波澜不惊、无欲无求的真正大师;一个把身心和灵魂都根植在农村的国画大家。
在感恩郭泰安老师丰功伟绩之余,我觉得更感动我眼前的一群农民画师,他们对郭泰安老师怀念和追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和发自内心的感恩,也许他们讲得话语中不能准确评点郭泰安老师的丰功伟绩,但却是用最真实、最朴素的情愫,表达了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哪怕他们还裹一身泥土气息——因为她这接着地气,连着乡土,润着希望……。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我们的农民画家自发地将感恩演绎的那么真实、真切、真意、真情。
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管理羊皮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