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班开始,一切知识的讲解都是围绕着“我”展开,如何把自己的人生经营好,如何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如何教子成功,获得尊重,获得名誉,获得地位,经营好人际关系、夫妻关系;怎么样在一生的时间里获得足够的爱和意义,怎么去追求真理,寻求真爱,全部都是从这出发。对“我”的原则、“我”的属性、“我”的本质有个内观,从这个原点来看周遭世界,如何跟人群发生联系,然后顺应做事成功的法则去生活。
首先看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小孩子之间的打闹,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不是东西!”另一个孩子觉得受到了侮辱,会反击:“你才不是东西!”这个孩子又说:“你就不是东西”,另一个孩子又说“你才不是东西”,这就是一种无解,俩人的争吵会陷入死循环。“我是东西会咋样呢?不是东西又咋样呢?”人很害怕自己不是东西,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如果把问答方式换一下,“你说我不是东西,那我是什么?如果你说我是东西,那么你告诉我,我是什么东西?你给我解释一下”。
我们对于“我”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不是东西,那我是什么?”如果放到一个严格的规范里去讨论,是没有人愿意跟你讨论下去的,一般把话说到这,说你不是东西,表达完感受就行了。另外一个人为什么在意这句话?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知道自己是谁,在内心里就会有一份笃定,所以,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才会让那个“我”活在确定性里。
这堂课讨论一下,关于“我”是谁,“我”是个什么东西,或者“我”不是个什么东西,不再把“你不是东西”这句话当成人与人之间相互攻击的手段,而是正面的、善意的,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谈一谈“我”是谁。
在希腊德尔菲神庙上有三句真言,第一句“凡事不可过分”,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第二句“承诺带来痛苦”,我们没有办法对未来做出承诺,因为未来充满太多的不确定性,不要轻易承诺别人。第三句“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就是把第三句话当成他的哲学的开端,思考的开端。他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说出了“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的旷世名言,这是极其智慧的表现。这句话隐藏着深刻的含义,我们看到的一切,创造的一切,其实都是“我”外化出来的结果。当我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就有可能了解周遭的一切。
对自己的了解是一个出发点,关于“我”的矛盾和困扰,我们经历了很多困扰。我们有时拿孩子没办法,其实也是拿自己没办法。比如说,有的家长问:“如何让孩子更自律?”一般让小孩产生自律更多的是道德自律,换句话说,一个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他会把自己当好人对待,孩子善的一面就被激发起来,所以让孩子产生更多道德感的时候,他就会更自律。包括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我们把自己当成好人、有爱的人、守信的人,用正面道德标准看待自己,我们的一言一行就表现的更加自律。
我跟一个家长聊过这件事,没过多久,她又问如何让孩子更自律,我说:“我已经给你解答过了,他做了不值得信任的事情,你先信任他,他做了不可爱的事,你先爱他,即使他做了不好的行为,也先把他当成好孩子对待,这么做就可以了”。那个妈妈说:“我听懂了,我知道从小就被当好孩子对待的孩子会更自律,我的问题是,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可是我做不到”,我说:“那就不是孩子的事,这是你的问题”。我问他:“你说的‘我知道可是做不到’,是一个‘我’吗?”这位妈妈就糊涂了,“难道不是一个‘我’吗?”“你说的那两个‘我’其实不是一个‘我’,‘我知道’是理智层面的‘我’知道,知道道理,可是理智代替不了情感上对他的接纳、欣赏、喜欢,一个‘我’想帮他,一个‘我’做不到”。那位妈妈彻底疯掉了,说“到底几个‘我’啊?‘我’跟‘我’怎么还不一样呢?”
我们认真思考一下,我们说的“我知道就是做不到”,是一个我吗?到底有几个“我”?“我”又是谁呢?“我”在理智上也想信任孩子,喜欢孩子,可是“我”做不到,还有一个感性的“我”,我没有办法在情感上真的信任他,我知道应该喜欢这个孩子,应该爱他,这是理性的“我”,可是我就是爱不出来,这是感性的“我”。换句话说,虽然是同一张嘴说话,但是不是同一个“我”在说话。这样思考,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把人整精神分裂,我们来找几个优秀的大脑,看看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
关于“我”的思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觉察到,我们一切行为、感受、思维背后还有一个“我”的人是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619年,笛卡尔在瑞典南部参军,有一段时间没什么战争,他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坐在壁炉前取暖,自己跟自己的思想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笛卡尔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如果我在怀疑所有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我却不能怀疑,就是怀疑自己正在怀疑”。什么意思?“我怀疑柏拉图的言论是否正确,怀疑某个思想有没有逻辑,我在怀疑这些所有事情的时候,有一个事情不能怀疑,就是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
笛卡尔通过跟自己对话,突然意识到,好像有一个高于其他原则的首要原则,有一个高于“我思”的“我”的存在,于是他说出那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找了一个路径,就是“我思”证明我的存在。其实他弄混了一件事,“我思”是一种思想活动,是描述“我”的一个状态,“我在”是一个精神主体的存在,整个思维活动有个主人存在。笛卡尔第一次把人自身的主体意识作为哲学的前提,以“我”为圆心看世界。古希腊哲学以事物本源为出发点,基督教哲学以上帝视角为出发点看一切事物,而笛卡尔以“我”为出发点,也就是一个高于其他原则的首要原则——我的精神主体的存在,以这个视角看周遭的世界,看我和世界的关系,笛卡尔因此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
从笛卡尔之后有很多科学家、哲学家、心理学、生物学家,从各个角度找那个“我”到底是谁,那个精神主体到底是什么。1739年大卫·休谟写了一本书《人性论》,描述“我”是一种感觉的组合。有相似观念的人是奥地利哲学家、心里学家马赫,他在1855年在《感觉的分析》一书里描述过一个事,感觉世界和他融合在一起,是各种感觉的组合连接在一起的整体。马赫经验到了那个“我”,认为各种感觉组合在一起就是“我”,这是前人对“我”的感觉。
在他们之后有一些脑科学家,走自然科学的道路,放弃了质疑“我”的确定性,他们把人当成一个物质的功能性的客体来研究。脑科学家一般通过观察精神失常的人,看那个“我”到底是啥样。脑科学家认为,一个人不仅存在一个“我”,还有很多不同“我”的状态。比如身体的“我”让我知道,和我生活的身体真的是我的身体,定位系统的“我”让我知道我此刻身在何处,观察点的“我”会告诉我,我是我世界的中心,经验主体的“我”告诉我的感觉和情绪是我自己的,不属于别人,作为行动主体的“我”,让我知道要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责,如果我写本自传,我就是主角,我主演了自己的电影,让我体验到唯一且相同的我。而具有反身性的“我”,让我思考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我”让我感受到良知,明辨是非。“我”有各种不同的状态,这是脑科学家发现的。
后来,一些心里学家研究,“我”就是由感觉组成的,“我”是引起我们感知和情绪的化学物质,大脑无法主控行为,很多行为是由引起我们感觉的化学物质在主控。人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的灰质,人的下丘脑、杏仁体主控人的性行为、攻击、防御、饥饿感、恐惧等,这里边有很多化学物质和激素、荷尔蒙、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等。
我们对于“我”有了进一步的认知,真正发展到对“我”有清晰的认知,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通过对病人的观察,通过对于前人记忆的研究,发现人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成熟性记忆,一种是非成熟性记忆。成熟性记忆是能被我们注意到的东西,而非成熟性记忆是我们注意力焦点没注意到,但是能感知到的东西,叫做“本我”。6岁前的记忆都是非成熟性,靠感觉,靠感知,形成的意识储存起来,会对人一生都产生的影响,庞大的无意识区域支配着人的行为。成熟性记忆、理性的记忆叫“自我”,还有一种后天训练的、习得的、理想的我叫“超我”。他较为接近地揭示了那个“我”——精神主体的样子。
1979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内费特,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女生观察一个旋转大钟上的一个绿点,让她决定这个绿点在哪个地方停下来,她脑袋上装了传感器,记录她做出决定的时间和绿点的位置。他发现,这个女生头部传感器先传出信号,0.5秒后才做出有意识的决定,0.7秒后才做出手部动作。这个实验说明,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做一个决定之前,无意识的思考比有意识的行为要快,有人把它叫潜意识,他佐证了弗洛伊德的理论。
叔本华在他的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用了一个词叫“意志”,决定我的行为不是理性,而是非理性的“意志”,意志是主人,知性和思维是仆人,意志是人的精神主体。
前边人类伟大的大恼,从各个角度对这个事进行探讨。第一堂课听着费劲,别害怕,只是让我们对于“我”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我们从这些人的思考里,以及对于“我”的探究里,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内费特的实验,叔本华文章里边,隐隐约约,大致可以窥探到一个事——能被我们觉察到的自己,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精神主体还有一个庞大的无意识区域,它的主要的方式就是感觉。人的意识语言就是感觉,有时候我们道理都知道,但是就是做不到,导致我们出现各种困扰,可能都跟那个“我”有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知识论的方式,来总结一下这个“我”,形成一个对于“我”的认知。
我们对知识的分类有三种,一种是技能型知识,一种是逻辑型知识,一种是直觉型知识。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指的是这三块知识。技能型知识是肉体的工作能力,逻辑型知识是人心智的工作能力,人可以从具象到抽象,进行思维,把复杂的东西形成逻辑,找到因果联系。还有直觉型知识,主要就是感觉,是人的意识语言。
比如打篮球,教练把打篮球的动作要领都跟你说了,你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投进去。教练说的是逻辑型知识,在心智层面,知道如何才能把球投进去,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获得了这块知识,但是还有一块直觉型知识,需要有手感,需要反复练习,对接那个把球投进去的成功经验和感觉,这叫直觉型知识,是人的心灵获得的能力。还有一块技能型知识,打篮球的技巧,是肉体的工作能力。这几块合在一起产生的力量,才能帮助我们把球打好。
一般家长跟孩子讲道理,说:“都跟你讲了一万遍了,你怎么还做不到呢?”其实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道理讲了很多遍,孩子只是在心智层面获得了逻辑型知识,真正做到还得有直觉型知识,以经验和感觉为基础,另外还需要有肉体的能力,这三块知识对应着人的心灵、心智、身体。“我”指的就是身、心、灵三合一的整体。
人的感性衍生出一个流派,叫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是洛克、贝克莱、休谟等,他们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和经验,后来形成一个学科,叫人文科学,发展出宗教、哲学、语言、文学、艺术逻辑等。而人的心智,即逻辑型知识,叫理性主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都是理性主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知识来源于人的理性。技能型知识衍生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是华生、巴普洛夫等。
我们说“我要改变”,很容易造成误区。单纯获得直觉型知识而改变,或者单纯从道理上培养孩子的心智而改变,或者单纯从行为上的改变,这都是误区。其实我们说的“我要改变”是指身、心、灵三位一体协同改变。“我”是这几块的合体。我们衍生出来的一系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都是“我”的外化和投射,借由这个,我们就可以看一下人的性质,就像“盲人摸象”一样,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摸到的知识,借由人的属性来认识一下自己。
1、人有物质属性,人是物质的人,我们得吃饭、喝水、呼吸空气,得跟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换句话说,“我”得生存下去,构成了世俗生活的基础。
2、“我”有性别属性,有男人,有女人,男人偏理性,女人偏感性。男人代表“我”的理性部分,女人代表“我”的感性部分。
3、“我”的社会属性,“我”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没有办法离开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我们必须借由别人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4、“我”的历史属性,我们无法摆脱过去的经验,作为当下即时的存在。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十年前被蛇咬过,这个事已经过去了,但是过去的经验、记忆以潜意识的方式留存下来,依然参与你今天的生活。小时候经常被打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但是小时候被打时,对权威的恐惧作为“效果历史”留存下来,依然参与今天的生活。我们无法摆脱过去的意识。
5、人有反身性,我们能觉察反思自身的存在。
6、人有有限性,肉体功能是有限的,我们的鼻子比不过狗,我们对声音的感知跟其他动物比起来极其有限,我们的思维能力有限,语言的有限度决定了思维的有限度。人的生命周期也是有限的,有一天生命会结束,生命一结束,那个“我”就结束了。
7、“我”有道德属性,我们能感受到同类的痛苦,同类的情感,在我们心里形成向善,审美,正义、荣誉,公正的追求。
8、人有思维属性,我们有从具象都抽象,从现象到本质还原的能力,有推理、演绎的思维能力。
9、人有精神属性,我们是寻求意义的生物,人的意义感产生在人跟人的关系之间,人一旦找不到意义,“我”就无法存在下去。
这堂课让我们更深层了解一下“我”是谁,你的一切幸福、一切快乐、一切愿景都必须以“我”为中心展开。
我的邀请来自笛卡尔开始意识到“我”,之后在漫长的时间,人类从各个角度探究了“我”,“我”的基本属性,这是人类“盲人摸象”摸出来的基本特性,围绕人的基本属性展开,才能在后边找到我们的内在原则,家庭生活的原则,社会法则,我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怎么跟这些原则紧密合作,而不是简单的,把孩子的心智培养的极其强大。也不是单纯培养直觉型知识,更不是把孩子的身体照顾的无微不至。我们要从根上解决“我”的问题,了解“我”的各种属性,让“我”和这些原则合作,最大限度实现“我”的成长,“我”的幸福,“我”的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