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主动受累or被动受罪

主动受累or被动受罪

作者: 不范 | 来源:发表于2020-10-13 08:52 被阅读0次

一、好逸恶劳,人之本性

有句话说,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懒。节省时间节约体力、节省精力、减少麻烦的需求根深蒂固。在今天便利甚至比利益更加重要。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什么能够威胁传统银行的存在,因为便利;美团、饿了么的外卖为何崛起,因为便利;摩拜和ofo满足了什么根本需求,因为便利。

生物学界已有定论的是,进化到今日的人类大脑的机能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因为大脑跟计算机CPU一样,是能耗大户,而漫长进化史中,原始人经常吃不饱肚子,所以养成了两个坏毛病、深植在基因里传给了我们:爱吃甜的、高热的东西(为了储存能量);不爱动、尤其不爱动脑(降低能量消耗)——所以说读书是反人性的,运动是反人性的,人性天生就是馋、贪和懒的。

所以,大卫·赫尔在《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里面有一句话是:“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该用脑时也不用脑。”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中写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认知吝啬鬼”,都不喜欢思考。

如果理性可以使目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为什么人类会成了’认知的吝啬鬼’?为什么人类的大脑是不喜欢思考呢?原因在于进化,是进化塑造了人类今日的认知机制,进化造就了人类的非理性。

从进化的角度讲,人类的大脑虽然只有1.5公斤,但是消耗身体摄入能量的20%以上,心脏的血液也有20%供应大脑,所以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为消耗能量的器官,如果思考高难度的问题,消耗的能量可能还会翻倍。

就如彼得·里查德在《只靠基因是远远不够的》一书中写的:实际上,所有动物在严酷的自然选择法则重压之下,都愚蠢到只残留了可以快速逃生的智能。如果我们的大脑把身体的能量全部耗尽了,那么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不能够快速逃命了,所以进化让我们的大脑进化出解决问题的捷径,靠经验和感觉做出决策,这样可以大大的节约大脑能量。


二、主动受累,被动受罪

1960年代,美国遗传学家尼尔首次提出“节俭基因”学说。他认为,人类祖先曾长期生活在食物匮乏中,生产力低下与人口过度繁殖导致饥荒频发。因此,那些具有“节俭”适应性的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将食物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人,才能更容易生存下来。而这些具有“节俭基因”的人,原本是自然进化的胜出者,却在稳定富足的现代社会,因更易囤积脂肪而患上糖尿病。

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发布的健康公式:【100%健康=遗传(15%)+环境(17%)+医疗(8%)+生活方式(60%)】。在公式中可以看,对于遗传因素我们无法选择也无法改变,对于环境因素我们也只能选择而无法改变(如空气、水、食物的污染),传统的临床治疗对于现代许多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最终结果是"活不好,治不了,走得早"。而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最大因素,是导致疾病和早死的主要原因。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过健康管理,有效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和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人患病人次数由1993年的43.6亿增加到2008年的52.5亿,15年间增加了20%。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83.8%的人从不参加锻炼,经常锻炼(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至少10分钟)的人仅占11.9%。对此,许多人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国人离运动越来越远?

繁重的生活压力、忙碌的工作,让不少国人缺少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人,还是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宁愿在电影院里舒服“消遣”,而不愿到健身场所里辛苦“挥汗”。同时,由于通讯、交通、机械以及智能化的发展,使得人们被动运动的频率大大减少,由于人们失去了运动的强迫性,导致现代人运动总量已经明显减少,表现形式是现代人不运动了。

总结来说就是吃得好、动得少、压力大、喜欢熬,可出来混迟早都要还的!

不主动受运动的累,就被动受疾病的罪,二选一,没得挑!


三、长期主义,反向做功

最近在朋友圈读到一篇关于长期主义的解读很开脑洞,忍不住把里面精华部分分享各位:

长期主义≠坚持,做长期主义的原因是:只有把时间拉长,我们才能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得到确定的答案。

因为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必然”取得最后的成功;非长期主义者,只能得到“偶然”的成功,然后在一次次基本概率事件下,归于平庸。

长期主义的长期,不是时间上的长短,而是事物发展的波动周期。关键要学会识别事物在时间线上的“走向”,和学会区分大周期和小周期。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是坚持重复一件正确的大事,而是坚持改进一件件小事;不是忍受枯燥,而是对各种不确定做好万全准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同样是欲望,也是分层的:低级的欲望通过放纵就可获得;高级的欲望通过自律方可获得;顶级的欲望通过煎熬才可获得。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是很公平的——想成为博学的人,就要用书籍去喂养;想要成为健壮的人,就要用汗水去浇灌;而想成为肤浅平庸之辈,不用努力,随大流就行!

生命与个人,比如自律总是比懒散痛苦, 放弃总是比坚持轻松,变坏总是比变好容易。少有人能做到自我管理,大多数人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规律,学习不规律。因为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规律,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 如果你要变得自律,你就得逆着熵增做功,这个过程会非常痛苦。

追求美好的生命本身就是自律的过程,即熵减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人类劣根性较劲的过程,与自身局限性斗争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有句话叫“人在做,天在看”,其实应该改成“人先做,天评判”,毕竟我们没有和老天谈判的筹码,如果老天能够先承诺只要你运动,就一定让你减肥××斤,一定让你长寿××岁,恐怕每个人都能坚持运动!可惜没有这种承诺,但,并不妨碍我们自我期许,因为你就是拯救你的老天,你就是护佑你的上帝!

所以,不要成为那个只会喊口号的人,而是要去成为那个独立思考后,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相关文章

  • 主动受累or被动受罪

    一、好逸恶劳,人之本性 有句话说,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懒。节省时间节约体力、节省精力、减少麻烦的需求根深...

  • 吃货的自省

    再好的美味, 贪了嘴。 胃受罪, 人受累。

  • 主动and被动

    不要总是做一个主动的人,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不开心。 因为尽心意的为了对方付出了,那么就希望得到对方相同的回应,可是...

  • 主动or被动?

    人们之所以寂寞, 是因为他们不去修桥, 反而筑墙将自己围堵起来。 —...

  • 主动,被动。

    如果可以给这个时代一个标志的话,我想可能是金钱吧。大部分人都在想着自己的钱,或者自己怎样得到钱。有钱的人在想,没钱...

  • 主动被动

    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十分被动的人,所有的决定、行动都是要到最后一刻,实在是逼的没办法了,才能做出来。但前两天和一个老朋...

  • 被动or主动

    关于被动和主动,来自马璇的分享 在中文的表达方式中,一般情况下不会特别强调主动和被动,也就是说主动和被动的表达比较...

  • 【主动被动】

    主动的人以为事情都是自己作出主动因此一切尽在掌握他是自己的主人但他却不知道事实上自己原来十分被动他更加不知道自己究...

  • 主动or被动

    2020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整个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政府的财政健康运行也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收入端...

  • 主动or被动

    疫情以来,自媒体更加活跃,网络上也出现很多教程,怎么写文案,怎样有创意。看了半天,大都是多积累,看看书,多借鉴。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主动受累or被动受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im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