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告白》—建议所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都去看看

《告白》—建议所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都去看看

作者: 扣留呼吸 | 来源:发表于2016-04-01 12:31 被阅读59次
    《告白》—建议所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都去看看

    片子的开头是一名漂亮的女老师在教室静静的做着最后的告白,周围的学生肆意吵闹,纷飞的课本,倒掉的牛奶,自顾照镜子的少女,间或随意进出的学生,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是一个多么不受欢迎的老师,以致当她说出自己做到月底就辞职时,引起所有人一阵雀跃。

    而就是这么一个令人讨厌的人,给了这个班级致命的一击。

    她在离开时说出了一个真相,她女儿死亡的真相。

    日本的少年法—未满14岁者依刑法第41条,拥有刑事责任豁免权。也就是说,即使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杀人也不会被问罪,所以罪无人担,也无法预防其他杀人案。而杀死老师女儿的凶手,未满14岁,是这个班的学生。

    当她第一时间知道真相时找到了其中一人,没错,凶手有两名,这里和电影中一样,用A、B区分吧。她原本以为的害怕、愧疚、忐忑在A身上都没有发生,他得意洋洋的说起真相,完全不在乎眼前的人,是他杀死的小孩儿的母亲,而他的杀人动机,只是因为想出名,得到世人的注目,单纯到近乎愚蠢。

    而另一人B,起初是想讨好A,随意选择了恶作剧对象,却没想到对方会死,为了不被牵累将小女孩儿扔进了游泳池,掩藏掉被杀的痕迹,以致案件最终结为自杀。

    知道真相的老师并没有想翻案,她给了他们比进监狱更严重的惩罚。

    她在最后的告白里,告诉了班级的所有人,她在他们两人喝的牛奶里放入了艾滋病人的血液,这是属于一个母亲的复仇。

    真正的丑恶是从这里开始的。

    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小女孩儿的死因并不是恶作剧,法医鉴定是溺水。电影有意思的设计了一个人有杀意却没杀人,另一个没杀意却杀了人。

    可事实呢?

    以为自己得了艾滋病的B没有再去学校,不洗澡,不出门,自己接触过的东西会拼了命的擦干净,最后,他杀了自己的母亲。

    电影真正阴暗的还不在这里,剧情稍稍回放一点。当B抱起小女孩准备扔进泳池的那一瞬间,小女孩儿的眼睛眨了眨,B面带笑容的将女孩儿扔了下去。

    为什么?因为他做到了A没做到的事,A想杀却没杀掉的人,他杀了,是他赢了。

    跟B不同的是,A依旧正常的上课,只是在踢球时时常会被队友砸到,课本会从抽屉里跑到楼下,成绩一路下降,这是来自班级的冷暴力。

    A不像B有着和睦的家庭,他的母亲在他年幼时离开,父亲再婚。他成绩的优异,兴起的杀人,以及最后自导自演的那场爆炸,都只是想要引起母亲的注意。可最终,他间接杀死了自己最敬爱的人,直接杀死了世界上可能唯一懂他的人。

    十几岁的少年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老师在最后的告白里,黑板上的是一个“命”字,她说,生命是宝贵的。

    牛奶里并没有添加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可A跟B的结局确实是她推波助澜形成的,可即使没有她,他们的结果难道就会不一样吗?

    我忘不了当A得知十几年没见的母亲再婚时决定在学校大会上引爆炸弹,让一群人给自己陪葬的狠戾。

    也忘不了当老师到B的家里询问原因时,B说,因为太害怕了。他的母亲说太可怜了。她说的是她的孩子害怕太可怜了。那一瞬间莫名的惊悚。

    所以这是孩子的原因,还是身为成人的人们也出了问题呢?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这部电影,请告诉孩子,也请铭记在心,生命是宝贵的,任何悲痛都不能凌驾于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告白》—建议所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都去看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ly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