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当老师,人缘最好的时候是每年的开学初。
此时,亲戚朋友们会请我帮忙做两件事:
一件是让我给孩子安排一个“好”班,让学校最好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
另一件是让我和教孩子的老师们打招呼,让老师多多照顾孩子。
我当然要尽心尽力去办。
只不过,第一件肯定是办不成的,因为现在学校为了避免人情因素,一律实行电脑分班,然后老师抽签决定教哪个班,根本没有作弊的空间。
第二件当然没问题,我会挨个找到相关老师,告诉他们哪个孩子需要照顾。
老师们都会满口答应,但我知道,每个班打招呼的学生比例相当大,老师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我说的那个孩子身上。
02
其实就算是全班只有我们一个孩子打招呼了,老师也不可能一直照顾他。
教师的职业素养告诉他们,对所有孩子要一视同仁;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厚此薄彼。
教师的工作,大多数时间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想帮某个人也没有太多的机会。
比如老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上课,而显然,老师讲课时不可能趴到某一个同学耳朵边说,不让其他同学听到。
老师上课之外的精力,已经所剩无几,还要平均分到班里所有学生身上。就算给你的精力增加一倍,也只不过是老师课余精力的二十五分之一而已。
那么点照顾,真的用处不大。
所以,我经常会对亲戚朋友们说,不用老想着找老师的关系,老师其实帮不了孩子。
03
关于教育孩子到底是家庭重要还是学校重要,一直非常有争议。
对此,我坚持认为家庭的作用更大。
不用说那许多高深的理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同一个班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对的老师是一样的,教学方法、讲课内容都是完全相同的,但照样有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而且差距巨大。
所以,不是给孩子放到一个“好”班就能学习好。
“好”班里也有学渣,“坏”班里也有学霸。
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区别显然不在老师那儿,而在家长那儿。
家长不在区分度最大的家庭教育上做文章,偏偏只是在区分度微乎其微的学校教育上想办法,其实是走进了误区。
04
我有一个亲戚,就是特别典型的例子。
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下海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不错。
条件好了,当然想把孩子的教育搞好,于是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辅导班,找最好的家教,所有流行的教育产品都买来。
但孩子的成绩却一塌糊涂,学校越换越好,花钱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
最后,只是草草上个学了事。
后来家里要了个老二,也许是过了事业的打拼期,也许是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女主人不再照管生意,而是专门陪孩子。
按理说人们都是对老小宠爱有加,但他们对老二从小就严格要求,一直陪着他做功课、上辅导班,不再假手于人,也不再迷信钱的力量。
一晃十多年,老二在教育上的花费要比老大少得多,但成绩却比老大成绩优秀得多。
最终,孩子考上了国内名校,现在正在美国藤校留学。
同样的家长,管不管孩子,差别真的是非常大。
05
有人说,把什么都交给家长,还要老师干嘛?
比如关于家庭作业要不要家长辅导和批改的问题,前一段就闹得沸沸扬扬,最终教育部门一锤定音,家庭作业是老师的事,不能要求家长。
这从道理上讲当然对。
不过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老师要面对一个班数十名、两个班上百名学生,就算责任心再强也不可能一对一给孩子全都讲懂,他只能照顾大多数。
学校教育注定是面向全体、面向多数的教育,某一道题错误率较高,老师会在班里讲,错误率低的,也就一带而过。
至于你的孩子仍然不会,老师很可能不会追着他去问听懂了没有,因为老师接下来还有新的教学进度,还要带着全班大多数往下走。
此时,如果家长不管,孩子很可能会越落越远。
如果你对孩子的希冀是拿个中学毕业证书,考个普通的大学,这当然无所谓,但如果想上好大学,真的不能全指望老师。
06
学校给所有人提供的是一样的教育,你想让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只能在家庭教育上偷偷用力。
把孩子的教育全都寄托在老师身上,是最不明智的家长。
让孩子接受普适教育是学校的责任,让孩子变得出色是家长的责任,这一点每一位家长必须要明白。
否则,什么都指望老师,耽误的可是自己的孩子。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新书《为自己读书》即将上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