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上上个礼拜天,去广州参加了一场春茗聚会,听到了动人的个体故事,以及云里雾里知识和实践关系,分享与你,愿有所获。(反正我写到后面已懵......)
第一部分:个体经验
“他们不再谈论我的眼睛”
▲▲▲
她因为治疗白血病而逐渐失去视力至全盲,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离世,弟弟离家,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这样生活变成了只有自己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刷手机,在无尽的黑暗中成了边缘人群。转折发生在偶然得知的一次培训机会,走出去第一次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和更多次。她开始学习盲文、去徒步,学英文,甚至开始工作。她的一份工作有了收入,带她的老师担心她不舍得花钱,“硬逼”着她要在一个月内把钱花完在自己身上,很久没被这样温柔以待,她记得清楚。最近,她成了一位能执业的手冲咖啡师,跟你我一样,热爱工作,只不过,对她来说,不一样的是,“他们不再谈论我的眼睛。”
“身为女性,原来是弱者”
▲▲▲
她讲述了自己亲历的一次浪漫邂逅,发生在一次长距离徒步中,临时凑成一个队伍的四个人中,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因为一些相互帮忙,从陌生人变成了手拉手。她目睹了全过程,羡慕:为什么别人的爱情发生的这么容易。只是,女生后来告诉她,她并不愿意被那个男生牵手。“那你为什么不说?”她问,“那你为什么不问?”女生答。米兔发生后,她想起了这个故事,她选择将自己的一些经历发布,发布后,也曾后悔,担心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负面影响,但最终还是保留。这个过程中,意识到身为女性原来是弱者让她深感绝望,但最终还是选择去悦纳和行动。
“至少他们把玻璃插亮了”
▲▲▲
她喜欢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台词:life finds a way(生命总能找到出路)。她是互联网从业者,或者换个说法,是互联网行业里的媒体工作者。她总会面临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写文章有什么用呢?” 她举了很多年前她跟进的一个深度报道,当事人的问题并没有因为文章的传播而立刻得到解决,但行政部门对当事人的态度却好了起来,几年过去,当事人的问题也终于快被解决。互联网传媒浮躁又泡沫,起起伏伏中,不甘心的年轻人越来越难以找到可以发挥的空间和位置。这样的现实下,反而更需要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总会有办法,很多声音才能找到出口,能发出,被听到。
“回乡”
▲▲▲
她在一个村子工作了两年后,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开了一个故事馆,故事馆成了村子里的公共空间,小孩子可以来看书,参加各种活动,邻里邻居也会一起庆祝传统节日,强烈反对的父母也慢慢转变成支持者。回自己村子之前,在另一个村子的工作经验,让她体验到了,只要呆的时间足够久,属于乡村社会的温情很多,比如会被邀请去参加红白喜事;但乡村社会的复杂和无力也很多,比如性别不平等;珍贵的是,有一群同样对乡村有理想的青年相互支持。回自己村子之前,她因为读书工作其实对村子并不了解,选择回去也害怕,一个年轻人回村子能做什么呢?现在看来,答案很朴素,先回去再说。
第二部分:知识系统
这个部分是一场讨论“知识和实践关系”的论坛,现场很多诸如“知识”、“行动”、“批判”、“生产”等晦涩名词,我个人反正云里雾里,听不太明白,但也有一些自己的观察和疑惑。
首先,是对“什么是知识?”的疑问。“困在象牙塔里的社会学者”是一位女生提出的困惑:象牙塔里的那些知识在面对复杂而多变社会现实时,总是不够和无力,行动者只能去“野蛮”行动和实践,产生一套“经验和方法”。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经历:除了回老家我的日常生活不会接触到电视,当我面对着连了小米盒子、音响、排插,遥控器排排坐的电视时,我完全不会用。向我父亲求助,他总会”笑话“我,书读的比他多,连个电视都不会开。
我们在学校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理科、文科,这些学到的"知识",很多时候却无法帮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那我们学的是什么?
一位讲者原先是一线行动者,后读了博士回到高校教书。TA非常希望所学所教能更好的服务一线工作,但现实令人失望,体制的种种限制和拘泥,已经无法让TA更自由地去一线行动,是真正被困在象牙塔里了。
另外一位讲者是一位一线行动者,TA特别强调“实践者的知识和研究者的知识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可能表达的是鸿沟和割裂,也可能表达的是多元和有机。我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你跟我讲马克思,讲韦伯,讲亚当斯密......可一到日常,知道他们也并不不能帮助我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知道他们好像又会在你想解决方案的时候跟你不知道他们的时候有些不一样。
回到第一部分的四个故事,我们很容易被个体的故事感动而产生行动,比如想帮助这个残障的朋友,或者更宏观,想帮助跟这个残障朋友有类似经验的边缘群体。帮一个人的时候,还能英雄主义,容易成功,帮一个群体的时候,则不是那么容易,那就需要学习过往经验和方法形成的知识,对某个群体或问题形成整全和系统的视角后,然后再去行动,产生新的经验和方法。
前段时间,看一个讲教育的合集,对里面讲述“什么是教育”的观点很赞同:教育是让人能拥有享受生而为人的喜悦的能力。
后记
你看,第二部分,很明显我是没听懂那个论坛说了啥,想要转述出来也云里雾里。但脑壳疼一疼总比脑壳不疼好,暂且先这样写了,没准过一段时间,我就又想的更清楚,用更“人话”的文字写出来呢,哈哈哈哈哈哈~
往期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