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在外,没有平时那么忙碌,稍显无聊,没想到偶遇一部好片子,他乡遇美好,欣喜:)
16年的片子了,印象中从去年到今年,被人强推了好几次,居然也没找来看,跑电影院看的烂片倒是不少…昨天大雪,原定的工作没法开展,整个下午只能呆在宾馆,本该晚上写的材料下午就完成了。晚上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把电影找出来,看了不到一分钟就沦陷了,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随着片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欢笑悲伤,居然忘了时间,真让人惊艳!都不记得上次看片子这么全程投入是什么时候:)
故事其实很简单:四个立志乡村教育的知识分子在穷乡僻壤开办了一所小学,由于取水困难,需要养一头当地普遍使用的驴子作为运水工具。学校经费困难没法养活驴子,为了能正常用水,校长和老师们本着办大事不拘小节的思想,把驴子谎报成老师向教育部冒领工资。偏偏这个长期扎根乡村教育,履历没有任何污点的吕德水老师(取因驴得水之意),引得教育部的注意,有意把“他”树成典型,捧为“农村教育家”,以获取美国慈善家的资助。随着教育部特派员的考察、美国慈善家的探视,故事进入高潮,校长和老师们为了利益,只能不断用更大的谎言掩盖之前的谎言,奇葩的事情不断上演,最终落得满地鸡毛。
校长和三位老师投身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天地可鉴,可最终好心办坏事,在一次次“办大事不拘小节”的退让中,在外界强大压力下,充分展露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对他们不必嘲笑无须叹息,身处其境,我们每个人也一样会在步步妥协中丢掉底线,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何避免堕入集体作恶的深渊?如何克制每个人损人利己的冲动?毛老人家的办法是发动群众搞运动:整风、三反五反、忆苦思甜、批评与自我批评、大鸣大放大字报,结果一直弄到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大动乱。西方人则依靠实践经验总结出: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言论自由、程序正义,到今天依然繁荣昌盛成为人类文明的最佳代表。
事情坏就坏在“办大事不拘小节”上。我们的教育和行事方式,太注重结果,时至今日愈加疯狂。对普通人而言:看孩子,学习好就好;看伴侣,对我好就好;看朋友,讲义气就好,只看重对自己有利的结果,殊不知没有好的过程,眼下的好很容易转变成未来的坏。对政府而言:破案子,招认了就好;做拆迁,拆掉就好;治雾霾,天蓝了就好;弄经济,GDP上去就好。结果造就了多少聂树斌式的冤案,多少血拆,多少治了雾霾没了饭吃的无奈,多少被增长被提高的虚无。
不由得想起逻辑思维里面说到的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实际上不关乎结果,它是指科学做事的手段。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按照规定认认真真把细节把过程做好,你把过程做好了,自然有好的结果。有些时候事情虽然做的慢点儿,可走的扎实,无论如何也不会弄成《驴得水》那样的满地鸡毛~
评论有点跑题了,真没想写成议论文。其实我想说的是:《驴得水》是电影应有的样子,拼的是故事和表演;编剧和表演都超级厉害,让人笑中带泪;任素汐饰演的水性杨花的女主真好,女人味十足又透着纯真洋溢着自信和自由,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步一摇都足够动人;画面很美配乐很赞,当然还有女主边剥蒜边唱《我要你》的一幕,美的人心都醉了,简直让人有再次恋爱的冲动~~~
不知道蛊惑够不够多:)我为任素汐拉个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