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做错事,每个人都会有一时失控的时候,也不可能有满分的人。但是人品也就是人的品级还是存在。也就是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自己的欲望。
看人品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日久见人心”,但是也未必,因为社会关系复杂,你是看他好的一面还是看他坏的一面呢?谁能够准确计算一个人好坏的百分比?况且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很多时候都很模糊,有些人可能会利用别人的错误大做文章,这究竟是他的坏还是别人的坏?还可能以对你好的方式损害你。更有可能把其他人维系好,专整治你一个人。那么在别人看来这个人很好啊,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你身上。
那么如果你是局外人如何断定这个人的人品?群体关系会拉低一个人的智商,分辨就愈加困难。
其实从外貌就能大概率判断一个人,但需要方法,遗憾的是秉持的是“不能以貌取人”的理论,对这些也不感兴趣。
但不管多复杂,有一条铁律还是信得过,就是看一个人在自我定位不低于对方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与对方的矛盾。这就足以看清一个人的人品。
人在群体的身份有高有低,但还有个自我定位的概念。就是他自己把自己看做是什么位置,是低于其他人,还是高于其他人或是平等。比如年纪轻的人通常比年纪长的人地位低,但如果长者比较亲和,或者幼者自我定位高,他们关系就会拉平或者反转。
另一个条件就是“矛盾”。一时冲突不能叫矛盾,我们说的矛盾都伴有地位利益的得失,有些时候是想获得彰显地位的快感,有的则是搭上就理不清的关系。
这两个条件加在一起,矛盾考验人的自控力,不涉及矛盾人基本也差不多。不低于对方的自我定位排除了外部压力。试想如果一个人定位低于对方,弱势一方在威权面前表现的服从很可能是装出来的,不但不敢反弹还会逢迎。此时表现的老实亲和不算真正的人品。所以身处高位的人会觉得身边都是和风细雨。
如果两个条件都具备了,还能够文明对待,不超出合理范畴和强度,没有斜的歪的,那么人品就可靠。矛盾再激烈也应该在道理范围内直接处理。
那么不可靠的手段是什么呢?是脱离矛盾本身,以自我意志出发的肆意发泄。
比如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冒犯了他,那么究竟是有意还是无心,还是误解,没闹清楚的情况下就大骂过去,这就是脱离了矛盾本身。更有甚者,另辟蹊径来攻击,你手招我一下我把你脚踩骨折,最后说是拥挤造成的。这其实是只想单方获益的表现,这样的人品当然不可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