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欢欢喜喜过大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作者: 雪无痕_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5:46 被阅读0次
    欢欢喜喜过大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赵洪伟

    大年初一的早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五点左右,满天星辰,冰霜遍地,被周边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惊醒,揉揉睡眼,盼望已久的新上衣,新裤子,新袜子,新鞋子,一样不少的摆在枕头边。手忙脚乱的穿好衣服,母亲在西屋的厨房里在煮大年的饺子。父亲在灶台前烧火,灶塘里干柴在噼里啪啦的迸发着火红的能量,跑出来的烟雾和大锅里的水汽混合在一起,充满着厨房的上半部分。

    这些景象不是我跟弟弟关心的,一会儿端上桌子的热腾腾的大年饺子,才是我们辘辘的饥肠最迫切的需求。

    我们早晨的任务,就是放炮。加入到周围轰隆隆的炮声中。院子里的几棵洋槐树虽然在冬天落尽了叶子,只剩下刺向天空的虬枝组成的天罗地网阵,所以,腾空而起的二踢脚,是必须到大门外来放的。拿出一根一尺长的,小拇指粗的香,伸到灶塘的烈火中点燃,再拿上手电,拿起几个剥好捻子的二踢脚,来到黑洞洞的门外(那时候的农村,根本没有路灯)找个平整的地面,或者干脆找个砖头平放在地面上,然后把二踢脚放在砖头上,头朝上,捻在下,左手拿手电照准,右手拿点燃的长香,吹一吹燃烧的香头,然后蹲下身,准确的点燃炮捻,随着炮捻迅速的燃烧,赶紧扭头,挺身,捂住耳朵跑开,身后一声巨响,二踢脚腾空而起,身后一团烟雾飘散,黑蓝色夜空里的此起彼伏的的烟花中,又多了一朵灿烂!!

    天还是黑的。匆匆吃完了饺子,整理好衣服,关灯锁门,跟着父母去另外的院子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

    一路上,满大街都是一群群的人,几乎所有的村里人都走出家门,去给家族长辈们拜年。只听见到处都是脚步声。下雪的日子,还会有咯吱咯吱的声音更响亮。这时候,黑咕隆咚的,啥也看不见,只看见影影绰绰的人群,男人们吸烟的烟头一亮一亮的,女人们叽叽咕咕的说话声,还有小孩子们相互追逐,或者某个孩子手里的小鞭炮,被小孩或者旁边的大人点然后扔到角落里,突然“啪”的一声响,吓人一跳。

    爷爷奶奶的院子里灯火通明。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所以也不用出去给别人拜年,都是年轻人过来给他们拜年。院子里铺着席子,或者毯子,就是为了让拜年的人不弄脏衣服。磕头完毕,就被满脸笑容的爷爷奶奶请到暖和的屋里,桌上有花生瓜子还有糖果,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高粱饴糖,软软的甜甜的放在嘴巴里,那个甜啊一下子就甜到心里了。抓完糖,这时候的眼睛就盯着奶奶的手了。奶奶一般都是拿出一个深色的小手绢,就是老太太们常用的那种,一层层的打开,里面是崭新的一元两元五元的纸币,这就是压岁钱了,虽然开始给一元的,后来升级成5五元的,但是,小小年纪的我们,一点都不嫌少。父母亲开始让上交,后来我们以买笔买本为借口,留下一部分,最终都是买了零食和鞭炮了。

    家族的人陆陆续续进来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那时候真的是磕头。丝毫没有做作。男人在前,女人在后,孩子们最后,有次序的拜年。这时候,爷爷奶奶赶紧把来拜年的家族的后辈们都扶起来,爷爷发烟,奶奶发瓜子糖果,一派欢声笑语,祥和融洽。

    接下来,我们要跟着父母,随同父母亲一起给家族长辈们拜年,俗称“走街”。因为家族大,长辈多,在村子里东南西北都有,相当于走遍了全村,从七点左右走到八点半还多。好多女人都抱怨穿高跟鞋,太累了。还好我们家族的小孩子之间都认识,相互追逐玩耍,交换一下怎么玩,怎么放炮,有啥新奇的事物,但也不觉得累。

    走完街,接下来就是上坟。上坟,是我们村里的称呼,按照正规来讲,就是祭祖。坟地在我们的农田里。坟头是没有的,据说解放后执行的国家政策。所以我印象中,坟地一直都在耕地里面。后来走出家乡,才发现很多地方依然保存着坟头。在坟头的大概位置,家里人摆好供果,然后老爸画个十字,然后围着这个十字画个圆圈,不封口那种。然后嘴里念念有词,“赵家列祖列宗在上,过年了,给你们烧点纸钱,你们都拿去花吧。野鬼百秽靠边站,。家里男女老少一切都好,工作生活也都挺好,你们就不用惦记了。……”

    然后就是烧纸,跪拜三次,才算完成。至于贡品,有时候留在原地,有时候拿给小孩子们吃,据说是可以壮胆,专治胆子小,受惊吓。

    祭祖,是一种简单却又隆的仪式,必须有配套的程序。而放炮,可能就是这里面一个环节。在我的理解当中,就是用炮声,告慰天地。于是,带来的二踢脚,大地红,还有别的各种炮,一起点燃。炮声隆隆,天空中不时跟天女散花一样飘下炸碎的纸屑。远处田野里,到处都是祭祖的人群,鞭炮声,四面八方交织响应,在空旷的田野上,回声不绝。

    祭祖完毕,就是各回各家,吃中午的团圆饭了。每家每户,都是把最好的饭菜,端出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共度这美好时光。

    午饭后,就是自由娱乐时间了。

    改革开放之初,也是我小时候,村里比较拘禁,很多人也就是聚在一起打牌,喝酒,串门聊天,别的没啥好玩的。那时候无论哪里,都是放假,所有的饭店以及娱乐设施都是关门的,即便是去了市里,也没有吃饭的饭店,去市里公园玩一天,肯定要饿肚子回来的。

    后来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精神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了。村里组织了大鼓队,在大年初一下午,喜欢敲鼓的村民就把大鼓推到大队门口的十字路口,懂行的开始敲,不懂但是喜欢的人跟着学,男女老少,轮番上阵,玩的不亦乐乎。

    娱乐,很多时候都是无师自通的,也像小草一样,不知道怎么就冒出来很多。比如秧歌队,比如舞蹈队,甚至有好事者还组织象棋比赛。

    最有特色的,当属有一年在大队门口,村里有个老干部叫池江海,当年是宣传队的队员,非常有表演天赋,在大年初一下午,大队门口支了一张桌子,一把凳子,一杯水,一方惊堂木,煞有介事的开讲《隋唐英雄传》,围观者众多,叫好声不断,真有几分大师风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欢欢喜喜过大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w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