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教育大学生活
大学里碰到这些老师,宝宝心里苦

大学里碰到这些老师,宝宝心里苦

作者: 爱跑调的麦霸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23:33 被阅读0次

    大学里的老师大多都专业技能很稳,有聊文学古代现代现当代,鲁迅萧红张爱玲,诗词歌赋小说文,连说三小时不带喘气的,行走的文学库,实力满分学生跪服的;有绕得清索福克罗斯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各种斯,高尔基别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各种基,把光看名字就够本人丧失阅读热情的外国文学作品讲得像狗血伦理剧一样吸引人,学生膜拜的;有张口不离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融会贯通无缝衔接,学生跪地唱征服的……还有头衔很扎眼的,有全国四处讲座的各种家,有出版过多部学术书籍的大牛,有百度百科里面简历屌炸天的……

    但也有些老师让学生有苦说不出。

    家长里短型

    大学里或许没有严格的教学进度安排,有些老师每节课讲些什么纯凭心情,有的老师总爱分享自己的生活,一旦开了嘴,就很难停下来。从品学兼优的儿子到优雅得体的夫人,从缺少公德心的邻居到一直嫁不出去的同事,一个学期过去主修课程内容讲了什么毫无概念,不过给我一张纸,我可以分分钟画出该老师的朋友圈。笔者认为,老师在枯燥繁杂的课程中分享自己的生活作为调剂,可以营造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间的情感距离;又或者是老师出于教学的目的,利用自己的经历作为课程内容的例子,引导学生更好理解所学。这些初衷本都是好的,但应适度,如果每节课花大量的时间分享,把教室当做村儿里的大榕树下,把学生当做淳朴好事的村民,一口一个我们家,今天扯一句东家长明天扯一句李家短,那就不好玩了。一堂课下来,感觉就是来听老师唠嗑的。

    绝不走心型

    有的老师每天上课就像完成任务打卡一样,揣着一本书或PPT就可以走遍天下,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一字不落的朗读便是教学形式。其实老师,书上的字我们都认识啊,您朗读一遍我该哪里不懂还是哪里不懂,没差啊。笔者认为,大学课程本就专业性较强,而大部分学生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都是完完全全的专业小白,连专业术语都没见过两个,且大部分大学课本的学术性也比较强,自学难度较大,虽然俗话说大学通常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如果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有口无心,那便是让学生连“门”都难以找到,谈何修行?近年来社会热词一直在强调工匠精神,咱们不谈工匠精神但希望这类老师起码对自己的职业保有基本的尊重,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保有基本的责任感。

    观点态度极端型

    有许多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本是思想交流的好事,但有时也略显极端,强烈的政治立场着实令人难受。有如,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都能充满愤怒的解读成“资本主义的黑暗,需要社会主义的火苗来照耀”。又或者是无比愤青,每堂课都是国情吐槽大课。出现腐败,怪社会主义政府不作为官官相护;出现不文明游客,便把中国教育批判得一无是处……作为一个二十出头不成熟的本科生我都知道,一棒子打翻一船人是不公平的,动不动就中国人怎样怎样太以偏概全略显幼稚。打着“爱之深责之切”旗号,将不满尽情宣泄,好不理智。笔者认为,谈到大学是要把言论自由联系在一起的,大学生也应该有自己较为成熟的思想价值观,老师如果本着平等探讨问题的初衷,也允许在场学生各抒己见,让大家就社会某一问题相互讨论碰撞思想的火花,每个人都坚持“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原则,大学课堂要是这样,那就再适合不过,大学本就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地方啊。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发表的言论都过于偏激,过分强调政治立场,那么笔者认为这种交流,并不具有包容性,毫无营养。

    直白型:我就是不想给你们上课

    曾经有个老师给我们上课时的第一句话是“这堂课我觉得没有必要,以你们的程度,说了你们也不明白,开这堂课毫无意义浪费时间……”还没有开始就宣布我们抢救无效死亡,我们也很绝望啊。笔者认为,学生一直都是学校课程设置的被动接受者,课程设置是依据学校的培养方案而设计的,而培养方案则应是学校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心理发育特点,按照学校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联系学校、学生的客观实际,所规划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课程体系。如果老师真心认为该课设置安排的不合理,应该表达自己观点积极与学校沟通,讨论解决方法,或是根据学生学情,灵活调整教学。不论是哪一种方法,都不应该是破罐子破摔,消极对待,老师心里不痛快,上一次课埋汰一次,同学们心里也很郁闷啊。如果老师是“恨铁不成钢”,说此话的用意是想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大家不服输情绪,激发学生们的潜能,让学生们不断努力最终学有所成。那笔者真心还是觉得讽刺、挖苦、甚至略带歧视,连最基本的尊重学生人格都没有,还是很令人难过的。

    有的老师直言“其实我是不想来上课的,耽误我大量时间,这时间我拿来搞科研写论文社会回报会大得多”笔者不否认,有专业学术性很强的教师,奋战在学科的前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不断努力,致力于推动学术往更远更好的方向走,着实没有时间花在一群学术小白身上。这里笔者提出自己不太成熟的小设想,笔者认为学校应该要做好相应的分工工作,把老师分成科研型老师与教育型老师。教育型老师负责把课讲好,不用被学校的科研论文指标压得喘不过气来;科研型老师负责一心扑在科研上,也不用为完成学校既定的课时任务而唉声叹气。时常组织两种类型老师相互交流,可以是分享教育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又或是谈论科研上的新进步,也允许两种类型老师转换流通,这样或许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一种解放。

    笔者认为

    很多时候我们上大学前被硬试教育折磨,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在哪,没有时间去认识自己去发现自身的特长,大学为我们打开了教育新的大门,去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兴趣点与特长,我们可能是被老师讲的文学吸引,便决定要做个灵魂有香气的文学爱好者;可能是在老师分析商战案例时,听到了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渴望冲向商海一主英雄沉浮的声音,便打算不断积累,努力朝目标奋进。老师的课堂有时可以在不经意间改变我们人生的轨迹。同时,大学作为众多学生正式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大学老师的指导往往能点醒万千学子的迷茫,给予学生前进的底气。还有,大学生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多元化价值观的宽容心也是需要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所以笔者认为,大学老师应该要注意到自身的重要性,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里碰到这些老师,宝宝心里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xf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