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8-108梳理5

98-108梳理5

作者: 榆木疙瘩b | 来源:发表于2020-10-03 23:05 被阅读0次

98
现在这样子就挺合适
这是看到的日常语言对于日常思考的事情而言的一种目标和手段之间的恰当。
但是,这里,还是没有撇开理想。理想还是始终在日常里面,而不是一种目标之间的区分而带来的手段上相应的区分。只有在那样的一种区分中日常和理想才能比邻而居相安无事,不必然地相冲突。
而在这之前,理想作为混迹于日常之中,并且把日常思考的东西看作理想所带来的在现实里产生的不完善的结果的东西。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基于理想对于日常的评判。
在这种理解中,或理想的信念中,日常的东西和日常语言只是一种等而下之的,由于现实的粗糙而带来的次级品。理想就像构思出来的一个完善的理念,而日常的东西就像实际上造就出来的东西,由于材料和手段的不完美,造就出来的一种将就的东西。

这样的话,日常的东西就将成为一种表示理想的东西的符号。就像我画出一段尽量直但总是不完全直的线来表示一段直线。这段事实上不完全直的线段,是作为一段直线使用的,它被看作那段直线而被使用。这就是我们在纸上作几何思考时的情况。
但是,日常的事情是符号么?
——这里,语言是嵌入事情中,相互交织。
参考下面的 5

这里讨论的不是日常别的事情 ,而就是日常语言。语言当然是符号。但是这和前面用一段不够直的线段表示一段直线,是两回事。
在语言这里,区别的是语言要使用本身的意义或本质的东西来给出通过使用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或者结合具体的用法来共同给出这个意义。
在直线的例子里,是一种基于自身的本质,直观上基本直,来给出其作为直线使用的根据。它可以看作符号,但是符号和意义之间都是现象上相似的东西。感性语言为本质的使用,或一种固有的语法提供了条件。但是感性语言只是一种比喻。
日常语言里,语言和意义之间是根本上不同的。即使理想语言,也是如此。语言本身作为现象,和其意义的东西,是根本的不同。“这本书”这个语音作为现象,和现象中的这本书,它们根本是不同的东西。

但是在相信日常中有着理想的信念而言,确实把日常的东西看作线段的例子那样,一种感性的语言。其意义是理想的东西。从而,日常的东西并没有就其自身所是被看待,而是被看作了表示理想的东西的符号,一种感性的符号。

在这种意义上,日常的东西是不完善的。它需要改造。回到事物自身,在理想的信念下,是回到理想的情况。把日常的东西改造为理想的东西。
没有在日常的东西自身来看待它。

信念对于人的支配能力是强大的。

这里可以作出一种区分。
一种是概念在先,虽然这些概念还是人通过自身的经历产生出来的,而发生的一种人为自身立法。譬如宪法中的情况。基本上所有 宪法都会指出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美国的宪法直接指出种种人权。
这是一种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已经发生的语言游戏的学习。这时,其生活形式或语言的用法就有一种客观性。我在作的是一种理解,而非立法或创立一种语言游戏时自己规定一种玩法。
所谓的理想,应该存在于前一种情况里。它作为一种准则性的东西给出来,可以用来判断下位法的合法性。这里不牵涉事实认定。
后一种情况,着眼于客观性,而非理想。

在立法里,宪法审查,就是在社会生活中构造一种完善的语言的努力。但是在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对于理解语言游戏,这里并没有一种理想的东西。

语言游戏也应该包括立法实践。但是它必然更多地不可避免我们日常对于语言的使用和我们日常思考的事情。

回到文本。
日常语言不求取理想,不是不为,而是力所不逮。但是理想始终还是作为企图和目标。由此,我们还得重新构造一种完善的语言。
意义要求完满的秩序。这句话也是基于理想语言来说的。

在这里,值得进一步考虑理想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东西。w把理想的东西看作什么样的?
理想语言——固有语法——意义/理想的事情。
图像和事态之间基于图示形式的相等,而把前者看作语言,后者看作意义。这可以看作理想语言的一种情况。
但是在这种语法中,我们对于语言游戏的理解,就会止步于看到的东西之内,这里并没有为人的想象力,以及人发起一个语言游戏的动机或目标,没有为实践活动留下位置。
图示形式作为语法,只能描述一个非生命的自然现象。
而主体的实践活动,在其中没有为理解它留出必要的位置。

理想的东西,理想的语言。
理想的语言要根据语言自身就给出意义。那么,语言就只能具有一种本质,以这种固有的本质为自身的意义。这是一种类似于感性语言的情况。
这是语言的固有用法地使用。

我们可以为每一个对象命名。这样我们在相应中通过名称来谈论事物。可是这不是我们语言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只有一些知名的名称,或者特定对象的名称,但是没有任意对象的所有名称。那样的会使语言不堪重负。
我们使用有限的词汇来考虑无限的事情。这基于概念的功能。
理想语言是否这么一种倾向:完全只是关注概念中的东西。比如化学中用H2O这个概念来表示任意的水。而撇除对于个别的东西的关注。个别的东西只是作为概念的外延而被涉及。这是一种纯粹的概念思维。

在概念思维里,有一种理想语言。
图示之于事态,语言和事态在逻辑形式上,是同一。这里给出一种语言的本质,这本质既是语言的同时是事情的,使得语言可能可以用来谈论事情。
但是这里还有名称和对象的表达关系的困难。我们不能为所有对象找出各自的名称。但是在概念思维里,可以使用概念在普遍性上表示一类对象。概念之于类是本质的。
概念思维思考的,是概念的东西。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逻辑。
概念之间有一种关系。但是一个概念的给出基于别的概念对它的构造,这里不是w的日常语言中对于看到的东西的考虑。概念之间是一个先天的秩序。

可能理想语言的想象在于忽视了日常语言的语言游戏作为人作为主体有意识的实践活动的现象,而非生命的自然现象。对于语言的理解一旦把它看作主体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那么语言现象的本质就必定是这种有意识的实践。以其为语言的使用的规范性的轴心的东西。而语言自身的本质,在这种使用中,嵌入这种用法而得到理解。而日常语言的本质,允许,并且必然地可能带有含混性。
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对看到的东西作完整的描述。只是把看到的东西作为语境,语言是嵌入或叠加在它上面的东西,两者的结合具有明确的意义,满足我们使用语言的需要,这就可以了。
理想语言的改造,是有可能的。比如把语言2的“石板”改造成“你把石板拿给我”。但是这种改造并不能否定日常语言比如语言2在日常的使用。它就这么在用了。并且几乎没人会实际使用改造后的这种全须全尾的主谓宾形式完整的句子。那么这种改造意义何在?

这一节指出了在使用中的日常语言。但是把它看作一种内有别的目的的东西——理想的东西。基于理想的信念,贯彻这种信念,必然产生对于日常语言作出表达理想的东西为意义的要求。而理想的东西基于理想的秩序,基于理想语言构造和表达,因此,日常语言中也一定藏有完满的秩序。
这是几个破折号的基于假想的目的指出日常语言的合乎逻辑的要求或功能。

99
如果在思想的东西的思考的理想语言而言,这么说是对的。
(问题是,这里讨论的是日常语言。我们能在日常语言中看到含糊的语言,但是它能表达明确的意义——基于语境的结合。)

100
头句话是基于理想语言的标准对于日常语言提出的要求和评判。
后面的对话。
一方是语言的日常使用出发的反问,提出一种质疑。
另一方是理想语言的立场。既是是一种游戏,也是混有杂质的。这就是即使承认日常语言满足日常使用,但还是把它看作一种对于理想的目标来说将就的,粗糙的实践。
最后一句,指出理想在日常的误用。

101
指出了这种误用的一些根源:我们在日常现实中对于理想保有的一些信念,它们是没有根据的。

102
指出命题句子的情况。图示和事态之间基于图示形式的相等,而可以看作一种理想语言的情况:图像自身之中具有事态的逻辑形式。语言和意义之间具有一种本质(逻辑形式)的相等,而可以基于语言自身的本质被使用。但是这只是命题的情况。
把它泛化为语言的普遍用法,这没有根据而不合法的。

103
指出这一切冲突都源于我们基于理想的假设或信念。
指出取消理想的立场的可能性。

104
正面描述冲突的根源。
基于理想的假设,把符号的逻辑形式作为其本质映射到意义的逻辑形式中去了。
这本来只是限于命题的情况中合法的,但是把它看作最一般的事况。跨出这一步缺乏根据。是一种想当然。

105
基于理想的假想或信念,自然会嫌弃日常的语言,它们没有理想语言所需要的精巧,能根据自身的本质就表达明确的意义。

理想语言是语言的固有用法。语言相应的是纯洁而分明的东西。
什么东西是纯洁而分明的?这句话和下一句,真正符号的本质是怎样一种东西,合起来看。

这样的东西是基于语言自身就能给出来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逻辑构造物,另一种是放弃系统性的东西,意象是一个恰当的猜想。

基于逻辑形式而构造起来的东西。逻辑处理句子,就是以逻辑本身为句子的形式,这就是命题的情况中的逻辑形式。命题对于事态来说是通透的。
但是命题本身可以看作语言的一种用法,它只是可能用法中的一种。其它的还有比如表示命令的句子,表示询问的句子,等。

命题作为图像,和事态之间逻辑形式的相等。这里关注的是句子的涵义的思想。和梳理4的这一节提到的命题意谓真无关。可以作为分别的东西归集起来。
但是命题意谓真,而真不是语音序列之内的东西。

逻辑处理语词。概念词的意义通过一种定义或陈述给出。而陈述一个概念的,是另一些概念。

前面说的是逻辑合法地处理的语言,以及这样的语言的意义。
但是这一节地情况是,使用理想语言或逻辑来处理日常语言。这时,相应于语言的其意义的东西会是什么?
w为什么说它可能是符号的意象?

因为命题中,可以相应地谈论一种事态。事态可以看作基于意象的东西,或基于表象的一种处理么?就像弗雷格的客观的思想,是基于主观的思维来给出的——在思维规律以及同一性的条件之下。
但是在别的句子中,普遍地使用命题的语法,基于语言自身给出意义,那么给出的东西就是一种心理现象上的映射。
命题可以基于图示形式的相等谈论事态。事态包含弗雷格的思想,(真的思想/事实)它是客观的。别的句子按照语言的本质来给出意义,但是它们又不具有命题的特殊性。命题是一种对于自身的关照,基于同一性。这使得它意谓真——要作为关于事情的谈论,它就意谓真。而思想也是客观的。别的句子在理想语言的立场来寻找本质的话,就没有这样客观的东西了,余下的,只是一种心理的东西——意象。
心理对象如果不置于语境之中,就不构成任何客观的东西。主观的表象只有在某种被使用中受到某种规范,才谈得上作为关于现实的事情的某种谈论。就是说,表达一种客观的东西。

参考下面的 5

日常语言在固有用法中的可能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东西?

(这里,不但是我们在语言游戏中说的话看作语言,并且,我们呼应语言的行动也可以看作语言的一部分,它们一并嵌入生活形式之中。
语言的意义,进而,看到的现象,包括语言之外的行动,其意义基于它们嵌入其中的生活形式来得到理解。就是说,看到的东西包括语言和行动,都作为一种广义的语言,它们通过嵌入生活形式而给出意义。)

但是在理想语言的规则里,要求语言基于自身固有的本质来表达意义。这里没有对生活形式的嵌入。
符号的固有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基于一种命名游戏或定义的游戏,为符号规定一种本质和以这种本质为意义的固有用法。
那么符号的本质可能是怎样的东西?
我们离开了语境,语言不再表示客观的对象和客观思想。
弗雷格基于真的关注,而真是逻辑。真是逻辑,根据的,首先是命题的同一性,表示一个真值。这是基于同一性而可以从语言自身得到的。其次,我们谈论的是讨论事物的命题,就不能假而只能是真。真是逻辑,是基于我们思考的东西的规范而产生的语言使用中的语法规则。
这里也可以说用语言来谈论事物,这本身就是一种语境的指出。
但是离开这个语境,而又没有指出任何具体的语境,就是放弃语境而从语言自身来给出意义。这时,语言的使用就失去了一种源头上的规范性。这等于是要求逻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却不具有目的的规范,而要通过逻辑自身给出一种规范性。这里是规则先于规范。但是它落到日常语言的考察里,就是一种错位。
人的实践有两种:人为自身立法的活动时的主观性,以及认识自然规律,以及理解一个既有的语言游戏时的客观性。前者逻辑先于规范,后者事实规范逻辑。如果错位,日常语言的使用在于满足日常思考的东西,却用规则在先来考察,会使得日常语言的意义的表达不再能把握日常思考的东西,这种客观性,而在一种理想的逻辑构造的东西上,由于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而使得日常语言成为一种错失目的的实践,是失败的东西。

这一节顺着理想语言的要求,考虑日常语言在逻辑中的本质是什么。这推动了矛盾的公开化,推动冲突的根源的定位。

106
指出冲突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看到我们必须耽留于日常思考的事情,另一方面我们关于现实中有着理想的误会或信念,总是使我们的兴趣和关注从日常思考的东西转到理想的东西里。后者造成我们的冲突:日常语言的作为手段不能满足理想的东西的思考的目标的冲突。

107
越是考察实际语言,看到的语言的使用,就越是呈现出它的使用并非以理性的东西为目标。而我们理想的信念受到越严重的挑战。
逻辑水晶般的纯粹,在日常语言里,不是从看领会到的结果,而是基于理想的对象的思考这个目的迩来的对于语言的要求。现在,我们在日常语言中考虑的是日常的东西,这使得语言实践在目的上排除了理想的东西。由此,就不能再对日常语言提出理想的要求。把逻辑水晶般纯粹这种性质施加到日常语言的使用的要求上,实践中用另一种目的来规范这一种目的的行动,这是不合法的。
它们可以毗邻而居相安无事。只要应理想的东西的思考而使用逻辑,应日常的东西的思考而使用日常语言。
我们要前行,指的是着眼于日常语言的使用和日常的东西的思考,就要抛弃理想对于现实越界地作出的要求。

108
参考梳理2

最后一句 水是个体物。什么用意?若说蜡烛地燃烧,水是产物的一种。它不同于化学反应中的原子,自身不发生变化(忽略原子和离子的区别)。
把水看作理想语言中的意义的东西的例子么?

问题:是不是发起一个语言游戏,和参与一个语言游戏需要区别开来?
发起一个语言游戏中,可以基于某种传统的生活形式,但是也可以基于一种人为自身立法的情况来给出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
在参与者学习和理解一个既有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中,它总是对于一种已经造就的语言游戏作为客观的东西的理解。

理想语言和逻辑是假想,还是有其合法的存在。只要它不涉及日常的东西和日常语言的要求。
我们可以说在命题,特别是弗雷格的概念文字,有一种纯粹性。但是由于它对于日常语言或所有的语言普遍适用的,是不是就可以把它看作不再是逻辑了,基于普遍性而言的逻辑

1
实体的形式是一种对象的认知,虽然基于人的意识产生,但是其内容属于客观的对象。
而生活形式要以实践活动为对象,造就某个观念之下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有别于造房子这种对象性的实践。前者在行动中出来的总是某种现象的东西,但是它们不是以自身现象被看待,不是在多和一的关系中的一个实体的一被看待。那样的话,就是一个对象的认知活动了。它们要作为符号,嵌入一个生活形式,而得到理解。
即使绘画,音乐这样感性的东西,也是作为符号,一种感性的符号,通过某种认知活动中主体的生命机能的触发唤起,而获得一种生活形式的领会。

2
一种语境由传统产生。
伦理,情感,属于这种。称作生活样式。
另一种,由个别性的看中产生。
对于熟悉的东西,我们以一种可预期的东西来看它,它就是一种功能性的,在预期中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像在学习一个语言游戏中那样,首先去看,看给出来的东西。离开预期带来的对于事情的特殊的有局限的统一,离开这种统一带来的对于看的筛选,不带有先见地去看,就能看到一种有意识地带来的无意识,由这种无意识带来看的自由,或者说看到最多的事情自身的可能性。看到尽量多的材料。
材料总是处于某种一才被带入一个意识中来。或者说,材料并非材料,我们的任何意识都已经是一。我们可以对于某个东西的部分自身又作为对象的看。无意识就是看之前不预设对象,而从看中基于材料自身的规律性,基于一种想象力服从质料方面的客观条件的使用,带来的是可能性的发见。

可以从这种事物自身,排除先见的看中,见到新的对象。这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审美。

3
怎么活就是怎么死。to be,在造就存在的同时,也就在其中完成了活——即,死了。

4
主观的思维要在思维规律之下受到同一性的规范,才表示客观的思想。这里思想还不考察真的还是假的。
语境原则其实对于整体形式的关注。语言总是在整体的一上直接指出某种事情。这样整体的形式上一下子的看到,把握住事情,是语境原则的本义。

5
我们直接据有的 是表象。但是我们通过表象或在表象中认识到的,不是主观的表象本身,而是客观的对象。
表象是一种媒介,这一点正似语言。我们通过对于表象的使用,处理,基于某种规范性,得到的是客观对象的知识,客观的思想,客观的事实。这里也有一种语法,生活形式。
类似于w的图像和事态之间的相应,表象就是一种感性图像。
我们的图像基于眼睛的生理特征,并不按世界本来的样子展示出来。这个世界还是空间时间中的。
比如看照片,绘画,就有一种透视法原则,直线的视觉是弯曲的,平行线的视觉延长线在视野远处会趋于相交。更明显的是水杯里筷子是折的视觉。我们通过实践才确定事情并非我们视觉所见到的表象的样子。
这就是说,表象并非为我们所直接当作客观世界,而是对它作出的某种处理之后的东西,我们认知到的东西才是客观对象和客观的思想。
客观思想和客观事实的区别在于,我们通过主观的表象直观,得到的是客观事实。这中间已经经过了对于表象的某种处理了。或对于表象的基于经过实践中来领会,通过游戏的看而领会到的如何使用表象和语法规范:我们学习的游戏是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事实的东西,是在客观的空间时间之内的东西,而看到的是主观表象。比如空间是绝对的唯一的因而是对于任何人来说是同一个空间,不同人只基于个人在原点上随意的设定而带来视觉的不同。我们处于同一个客观世界之中。我们认知的是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知识,而非我们主观的空间形式之下的主观表象的知识。直接的证据,是我们的视觉表象并非我们通过它认识论的对象的知识。客观的直线,在我们视觉表象上不是直的。康德的感性形式的空间,其实已经是一种客观形式了。它并非我们主观表象本身的样子,而是通过对它在实践中的确认而经过某种矫正处理之后的客观的东西了。我们看的是主观表象,见到的,思考的,却是客观对象和客观事实。

我们总是在客观空间中的东西而言,来理解我们的表象。这里就有一种符号和意义,以及生活形式的东西

105的理想语言的语法把日常语言理解为什么东西,考虑日常语言在固有语法中的本质或意义。
理想语言也需要明确声明自身的语法/生活形式,声明在思考的东西。
理想语言只有一种么?只谈论一种东西么?逻辑只有一种形式么?
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也要基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声明然后谈论各自安好逻辑。就是说,逻辑总只是一些规律性,但是逻辑还要围绕自身的某个轴心,作为自身被给出来的根据。在亚里士多德,就是对于客体的知识的划分,围绕着主体的知识能力展开。在康德,不同的知性,基于一个本源统觉的自我意识展开。
关于对象的知识的普遍性的考察,总是基于对象的知识的来源或原因展开,其中就有人的活动作为构成它的主观条件。哲学的反思总是基于这种主体性方面的揭示。科学则是相对的客观规律上的通过想象力而揭示出来。混沌的现象中,客观规律并非直观的经验,一眼可见,凭知性刘可以给出来。非的凭想象力,先设想一种理论可能,然后用这种理论的光去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才能看到相应于这种理论的独特现象。混沌是一种非的经过有意识的理论,基于其设计的处理,才能揭示出来其中明确的现象。混沌中明确的东西并不直接对直观的经验给出来。没有理论的眼睛,直观的经验之外什么也看不到。科学理论也是理解自然现象的生活形式。
只是日常语言嵌入人设计的生活形式之中。自然现象嵌入自然规律之中。自然规律虽然需要人有意识地设想,但是它只是客观规律,其原因是进一步的理论构思的起点。但是前者归于主体的实践,后者归于对象自身的规律性,则是明确区分。

经验是目的的无意识而结果上在可能性中受到规定。知性作为处理材料多逻辑机能,是先天而有限的。达成一种经验在类型上是有限的。
而实践是目的的自主设定,或有意识给出。这样,实践相对于知觉经验,就嵌入一个生活形式,而把看到的,经验,在知识的形式上作出了一次扩展。我们拥有了一个不但经验自身的知识,还有一个如何使用经验中东西的环节。这使得认知到的东西比经验扩展了一个维度。

如果经验能直接对我们给出来的,那么理论,逻辑,就显得作为一种分析命题可有可无。譬如知性概念的认知对于经验而言不是必要的。
但是在科学的情况里,事实并没有在现象中直接给出来,我们没有关于它们的经验。非的依赖于理论和逻辑的设想,并且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才有可能把某种符合这种理论逻辑的现象抓住,揭示出来。
经验中主体性是无意识的机能性的活动。我们不需要认识到知性概念的只是就总是以知性的逻辑机能在作为判断而构造出我们的经验来。
科学探究却是依赖于我们有意识的理论逻辑的构思和根据这种构思设计相应的实验,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揭示某种自然规律。

主观的心理的东西,由于处于某种规范性的用法之下,基于某种使用,而能表达客观的东西。

6
如果把直线定义为惯性运动的轨迹,引力是否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空间本身的扭曲。在引力场之内的圆周或椭圆运动,可以看作就运动对象本身而言是直的,在一个扭曲而封闭的空间里。

7
玩很重要。对于个性和创造力而言,甚至是主要的。在玩时,我们调动了我们最敏感的感觉和直觉,我们思维中最敏感的部分,使用它们来形成我们的游戏。这是对于主体的一种训练,它就是主体的自我探索。因为在玩时,不但思维是应主体自身的敏感而激发,并且材料也是应主体的兴趣而被我们择选出来。这是一种纯然发轫于主观的活动,最能训练和造就自身的个别性。玩是深刻的,进入一种把自身交付于直觉和逻辑,放任它们引领我们步入对象的世界徜徉。这时,逻辑不是作为外在的实践的目的上的条件约束给出,而是基于目的的开放性而带来的,无需我们的刻意考虑对于某种逻辑的服从,就在行动中围绕一种开放目的而自然就具有内在规范性的逻辑。
玩,兴趣,使主体在行动中基于目的的明确牢牢地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活动。这在开放目的或结论的玩,或在功利目的的实践中,都是一样的。保持实践中对于目的的时刻敏感,使得行动合乎目的。造成反思或工具理性严格规范自身行动的世俗生活,其中的理由是同一个:各有所求而各得其所。有问题的是目的和行动间的不一致。认知的混淆造成问题。w的理想和日常之间就是这种混淆。它们本可以毗邻而居相安无事。

相关文章

  • 98-108梳理5

    98现在这样子就挺合适这是看到的日常语言对于日常思考的事情而言的一种目标和手段之间的恰当。但是,这里,还是没有撇开...

  • 98-108梳理

    98一方面,我们的日常语言满足使用的需要了。另一方面,语言的理解总有一种冲动,习惯,它具有自身的本质。并且,这个本...

  • 98-108再梳理

    98前面几节指出一些理想语言的情况。这一节首次正面提出了语言的使用中另外一种情况,现在这样子就挺合适的。就是满足日...

  • 98-108梳理3

    98承认我们的日常语言可以是模糊的。这并不排除精确的语言,只是说允许模糊的语言。比如在你站差不多那里 的例子。如果...

  • 98-108梳理4

    98不求取什么理想这里不是指出否定思考理想的东西,而是在这种理想的东西的思考里,我们的日常语言过于粗糙而不堪使用。...

  • 梳理生活 5

    今天是28岁244天。反思一下上周的生活。 关于工作中的闲聊: 1.平时同事们在工作中闲聊时,我...

  • 【5】需求梳理update

    2015.6.3 今天看了篇讲需求的文章,对照自己的数据统计系统,简单模仿着写了下:

  • W5~梳理

    写得热闹,说得好听,回头看行动力还是不够。 本周捐赠了不合适的衣服。梳妆台表面及卧室再一次清空。送走了小姑子的书。...

  • 目标梳理--5月

    学号:10号1008 姓名:宋四梅 梳理时间:2022年5月9号 14:00 近期目标: 团队招聘+ 个人时间安排...

  • 10处理好真假,听得出对错

    今天读的是《给语文教师的新建议》第98-108页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张老师对模拟课提出了一点建议。现在人们常在招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8-108梳理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xg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