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19、反求诸己和求助他人

619、反求诸己和求助他人

作者: 快乐_d0b5 | 来源:发表于2022-07-11 04:18 被阅读0次

听书《他人的力量》。

曾经的我们,无论事业、家庭还是心灵,我们都在倡导反求诸己,就是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在自己内心去找原因,应该怎么样去解决,从自己身上去把自己变得更强,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时候,有可能让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是增强了,但是个人的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他人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弥补这个误区。(让我想到中庸)

西格尔研究了一个幸福三角形,他说一个人的幸福是来自于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大脑、思维和人际关系。     

    大脑就是我们大脑长期以来所训练形成的那个结构,比如说你遇到一个状况,你所分泌的神经递质会比别人更多还是更少?你分泌哪种类型的神经递质?这是大脑结构的问题。   

    思维方式就是我们曾经讲过的认知方法,就是ABC模型,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是积极思维还是消极思维,你是成长性思维还是固定性思维)     

    你和他人的人际关系将决定着你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

    《他人的力量》的作者亨利·克劳德说,人际关系是完全可以拥有可测量的力量的。

      第四种健康的人际连接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就是你作为被连接的人,你要勇于承认自己真的需要帮助,你可以向别人提出要求,你说我真的需要帮助,我需要哪方面的帮助。(让我想到示弱)

    人际关系最终的核心词汇就是自由、责任和爱,让我想到学堂的自主感对应自由,价值感对应责任,以及关爱感对应爱。这个不仅仅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朋友和朋友之间也是一样。

    如果一个16岁的女孩要出去约会,父母是没办法随时跟随的,父母能做的就是让女儿要知道,这是我的人生,这是我要去负责的东西,这个叫作自由。然后同时她要建立责任,她要知道我的爸爸曾经告诉过我,什么样的人是负责任的,我爸爸曾经告诉过我,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行为是负责任的行为,就是她对责任这个词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让她知道爸爸是爱她的,妈妈是爱她的。当她拥有了自由、责任和爱的时候,她所做出来的举措是最有可能跟父母的要求相一致的。

每个人都要学会自由,责任和爱。让自己自由,让他人自由,为自己负责,爱自己爱他人。

每个人都需要也都在追求自主感,能力感(价值感),关爱感!

相关文章

  • 619、反求诸己和求助他人

    听书《他人的力量》。 曾经的我们,无论事业、家庭还是心灵,我们都在倡导反求诸己,就是发现有任何问题,我们在自己内心...

  • 不指责他人 反求诸己

    王阳明有一个学生,特别容易生气,指责他人。 王阳明就警告他,做学问必须反求诸己。如果只是指责他人,那么只能看到别人...

  • 08求助他人

    提要 为什么职场上需要求助别人?因为在职场上,求人帮助不仅不是示弱,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方式,你在求助过程中会展...

  • 反求诸己和他人的力量

    我在上一篇短文《上帝关了一扇门,就一定会开一扇窗吗?》中提到一个观点:祈祷上帝不如反求诸己,关门开窗亦由我。 虽然...

  • “自我”消融

    “自我”总是根深蒂固,希望你时刻谨记为他人着想,理解,反求诸己! 敞开心扉为他人着想时,他人会回以爱与惊喜!去爱,...

  • 2022年11月27日心情日记

    1.今天儿子让我给他打印资料,但小区被封了我不得不求助于其他人,或者求助儿子同学,或者求助邻居,或者求助物业。而这...

  • 32话梅|学会求助他人

    今天上朋友圈想看看飞燕的今日清单,也想学习一下。结果翻到看到了她朋友圈里发的小视频。那是一部电影的小视频,几秒的录...

  • 善于求助他人 72/365

    最近事情真多,诸事颇细,事事几乎需亲临,有时不免焦心。 当很忙碌的时候,一定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是哪里出了问题。 ...

  • 你会提问吗?

    文/Jamie焦 生活和工作当中,我们常常需要去提出问题,可能是去求助他人,请教他人,或者有可能只是聊天,引起别人...

  • 阳明心学(十四)

    一个大私意:议论和指责他人的是非 一位学友时常容易生气,指责别人。先生警告他说:“做学问必须反求诸己。如果只是指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19、反求诸己和求助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xs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