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知了

作者: 种豆南山上 | 来源:发表于2021-07-28 22:54 被阅读0次

耳畔又闻蝉鸣声,眼前又见粘知了。

上周日上午带二宝在小区里遛娃时,烈日炎炎下,周遭一片聒噪的蝉鸣声,碰巧又遇见一位粘知了的小伙子。

我住的这个小区,也属属城市中心了,晚上打着手电照知了猴的人还真不少。但白天粘知了的基本没有。这恰巧碰到这位也是很稀罕了。

不禁上前和他聊了一会,了解到,他的这个可收缩的杆子是专门在网上买的,用的站知了的胶是一种绿色的化工胶。这种胶粘性不好,我看他几次明明粘上知了了,结果往回收杆时,知了挣脱胶逃跑飞掉了。

小时候,在我老家夏天中午前后,是有很多粘知了的。这个时段天热,知了禁不住炎热,往往会沿着树枝往下退,离地较近,便于去粘。

在老家粘知了,都是用自制的面筋,粘性特别好,粘上知了没有跑,绝对挣脱不了。

那面筋都是用自家里用小麦磨出的面粉来加工的。用买来的面粉就不行,据说买来的面粉里面的面筋被提取掉了。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洗面筋,没经验,在请教了别的小伙伴后,就回家自己合面洗起来。结果是合的面较多,洗的面筋也较多,沾完回家还剩了一半。母亲看到盛面粉的缸里,少了不少面粉。心疼的说,这都够包顿饺子吃了。虽然说,但也没太责怪我。

后来有经验了,基本能控制好面粉量,没再造成面粉浪费。

看着这小孩子,沾了好一阵子,但收获并不理想。塑料袋里只有十几个战利品 。我记得小时候沾一次,能站一百个左右,拿回家后母亲能分两次炒着吃呢。

看小伙子热情不高的样子,我对他说,你下次想沾知了,你可以用面筋粘。我告诉他面筋的加工方法,他说回家试试吧。不知他家的面是哪一种,能否洗出面筋也不好预判了。

我私下想,等二宝再大一大,四五岁时,我就可以领着他,也来粘知了了。不在于粘多少,在于粘的过程,让他的童年也有粘知了的经历,也是极好的吧。

网图立删

相关文章

  • 粘知了

    知了是俗称,学名叫蝉。唐诗宋词没少写,最有名的一句倒是南朝梁诗人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千古传颂,...

  • 《粘知了》

    艳阳高照树参天, 知了嘶嘶声噪绵。 洗结面筋爬上树, 沾黏蝉翼笑声传。 于2017.7.4

  • 粘知了

    初夏雨後,樹林裡的泥巴地上常會發現很多小洞洞,這就是知了猴子從地下爬出來上樹了。 等到長出來翅膀,滿樹林都是吱吱叫...

  • 粘知了

    长这么大,平生第一次跟着闺蜜粘知了,是在去年的立秋。烈日炎炎下,翠绿山林间,仰着头,扛着杆,寻找、动手、收获的快乐...

  • 粘知了

    童年,对于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是很久远的事了,如果不是教材中有一篇《童年趣事》的习作,也许,我仍不会去翻阅那些早已...

  • 粘知了

    如今正是满世界的知了叫得最响的时候。 体型不同,品种不同的知了,所发出的鸣叫节律也各有千秋。有的深沉低缓,有的高亢...

  • 粘知了

    读清宫小说,知道当时在宫廷里有一种特殊的部门:粘竿处。表面看是一种服务行业,为皇帝及嫔妃们捉知了,以免搅了他...

  • 粘知了

    耳畔又闻蝉鸣声[https://www.jianshu.com/p/105a2beff46b],眼前又见粘知了。 ...

  • 粘知了

    吃完早饭,在卫生间洗衣服,听到一声声“吱吱”的叫声。这叫声仿佛就在自己身边真切。不自觉的起身去找。 越往外走,叫声...

  • 粘知了

    文:英子 我相信友友们都知道,知了龟经过蜕变,就变成知了(学名蝉)。 知了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就是叫的名字不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粘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eyt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