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喜欢某件事,就去改变它;如果你不能改变它,就改变你的态度。-玛雅·安吉罗
听到“沉默”两个字,大家第一反应会联想到什么?
沉默是金?
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当自己想要表达观点而又迫于环境压力时,会用“沉默是金”来安慰自己。
写这篇文章时,我已经记不清这句名言的出处,特意查了一下,出自托马斯·卡莱尔的“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另有翻译为卡列利。1795年12月4日——1881年2月5日),苏格兰哲学家,评论家、讽刺作家、历史学家、教师。
他被看作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评论员,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在维多利亚时代被赞誉的重要演讲,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颇具影响力。
熟悉L小姐的人都知道,自从我开始经营社群,每天早上雷打不动都会分享“晨汤”——一句名言警句。
对于这些名言警句,我并不认为它永远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或者说在任何场景下都适用的,每句话都有它存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每次看到有些书友,会以自身的理解,给出不同的见解,我认为这非常好。
就像我每次看到”沉默是金“这四个字的时候,总是唏嘘,这背后有太多代价。这就是今天想和大家探讨的,是时候和沉默说再见了。
01
沉默的原因
很多人都觉得工作中遇到问题会表达出来,但其实很少人能做到。我们都提倡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工作环境,但事实上能做到这样的企业不多,这取决于公司文化。
难怪会有很多人觉得瑞·达利欧(Ray·Dalio)提倡的公司文化像“邪教”,在我看来这是再也正常不过的工作态度,后来发现,这真的取决于公司文化。之前有很多人问过我,一个企业里面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什么?我说,文化、文化、还是文化。
文化背后代表的是创始人的价值观、理念和品格,这直接决定了这家企业的使命、愿景和责任。
大卫·麦克斯菲尔德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也是研究公司业绩方面顶尖的社会科学家。
在他参与研究的企业中,询访了1025位管理者和员工,来了解他们工作中产生担心却没有说出来的情况。收集的上百个故事里有五种导致人们沉默的常见情形。其中包括:
1,挑剔的同事
不敢直面粗鲁、生硬、充满戒备心也不尊重别人的同事。例子包括:不敢应对指责、背后中伤、欺凌、骚扰、隐瞒信息以及不愿反馈和投入等。
2,战略性失误
企业的计划或流程出现偏差或错误思路时,不敢出声。如果领导层没有与专家讨论,或是不理会员工的担心,问题可能会恶化。
3,懒惰不称职的同事
不愿与同僚或直接下属讨论不良工作习惯、失职行为或投入不够。
4,虐待型老板
公司领导全盘掌控,利用职权推进进程,无法公开讨论方案失误造成的损失。
5,管理层混乱
员工对职能、责任、规范和时间表都不清楚。如果不能毫无顾忌地表达担心,员工会觉得开口有风险。
这五种问题,从一个企业的角度,也可以归纳成两类:一是员工的问题;二是公司(管理)的问题。我们之前的文章也举过相应的案例。
关于员工的问题,可以参考《给职场新人的一些小建议》
关于公司的问题,可以参考《老板应该是企业的公仆,而不是制裁者》、《年轻一代在想什么(上集)》、《年轻一代在想什么(下集)》
02
沉默的后果
为什么我们要讨论“沉默”这个话题?前面我用了“唏嘘”这个词,沉默背后的成本和代价是隐形的,也是巨大的,有时会直接毁了一家公司,然而,我们很难直观感觉到。
沉默的成本和后果是什么?
上面提到的5种沉默情形,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没有表达意见,而是退而求其次找其他办法:向别人抱怨(78%),增加工作量或做些不必要的工作(66%),反复思考问题(53%),或是感觉愤怒(50%)。
这些行为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帮倒忙。人们在抱怨、做不必要的工作、反复思考问题或是愤怒中,平均浪费的时间是7天。调查对象中承认浪费两周甚至更长时间的人竟达40%。
再往下深究,更是惊人。
估计沉默导致每人承受7500美元损失,有20%的受访者估计因避免难堪的谈话导致的损失达5万美元。调查对象还描述了沉默对员工投入、关系、截止日期、预算和公司文化等方面的损害。由于每位调查对象都举出了至少一项导致损失的例子,我们认为很可能每位员工都蒙受损失。
幸运的是,沉默的文化是可以改变的。
但只有领导者带头示范并且坦率公正才能实现。人们只有感觉安全并且有能力时才会大胆表达意见。领导者亲自参与谈话时,人们就会有勇气说出担心,也有自信提意见。此外,感到受欢迎和尊重后,人们也会更愿意说出想法、意见和观点。
03
改善沉默的方法
下面列出了4项策略,可以将公司文化由沉默转为对话。这些策略是花上千小时研究表达意见者的结果,他们表达了有风险的意见,但并未激发他人的防御心理。
1,反向思维
多数人决定要不要开口,是因为都会考虑风险。大胆表达意见的人都不会首先想到风险,而是先考虑不开口的风险。简单调整评估风险的方式后,说出意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调整情绪
谈话效果不佳的原因经常是人们被惹恼、激怒或产生反感。勇敢表达意见的人往往能感受到情绪更深处,不会停留在言语表面。所以开口之前先敞开胸怀。要把别人当成公道、理智和正派的人,这样可以缓和强烈的情绪,维护良好的对话氛围。
3,让别人感到安全
人们感觉不到安全时会提升防备心。高风险的谈话开始前就要安抚对方,强调善意和尊重。别人感受到尊重,相信你的动机后,就会感觉安全并逐渐放下防备并开始倾听,哪怕话题并不会令人愉快。
4,邀请对话
营造安全的氛围,表达清楚担心后,就要邀请对方加入对话。鼓励对方说出不同意见。擅长重要谈话的人不仅会清晰表达观点,更擅长倾听。
04
总结
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完全解决“沉默”的问题吗?不一定。因为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系统,无法依靠几项简单的策略(方法)就指望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这又要回到我们文章开始的部分,关于公司文化。基调决定一切。
这些策略只是工具,可以用来辅助,或者说检测你的企业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改善。如果根基有问题,我并不觉得就有效果。
那么,对于那些时刻站在公司立场,敢于发表真实言论的职场人士,冲突在哪里?
首先,需要评估所处环境——公司文化,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其次,这点很重要,用“行动”证明你是对的,不要只停留在“说”上,因为发现很多人只会天马行空的提意见,从来没有脚踏实地验证过自己的想法,这也会导致企业不会轻易采用你的谏言。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