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内心是稍微有的抗拒这本500多页的书,不过翻了下目录之后,立即决定买了它并且计划一个月啃完。而最终虽然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34天),但这也算是我近几年来阅读效率最高的一本,足以说明本书框架之清晰,行文之流畅,更不用提其中列举的各种生动的现实生活案例与扩展思考的故事。
本书分别从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框架和理念,而贯穿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最重要思想是供需分析,这也是本书核心思想。本篇先介绍微观经济学部分:
一、经济学与生活
首先,作者用两个小案例引出了经济学对于生活的意义:
1. 孟加拉经济学家尤努斯开创性的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其为普通村民提供小额贷款的创举,盘活了孟加拉乡村的经济,为第三世界底层社会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从而获得了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从这个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引入了经济学要回答的四个核心问题:
(1)稀缺性:问题中涉及主体的欲望和约束是什么?
(2)机会成本和边际决策:权衡取舍是什么?
(3)激励:其他人将会如何反应?
(4)效率:为什么其他人尚未这样做呢?
2. 为什么中国曾经是最大的服装生产国,而如今这一领域的生产重心又逐渐转向东南亚,为什么美国主要的出国产品是小麦大豆?这一现象引入了专业化生产及交换的概念,从而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任何商品都由该商品生产上机会成本最低的国家、公司或个人来生产,说明专业化是由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绝对的。当每个国家都生产其专业化程度(机会成本最低)最高的产品,进而又通过贸易来进行交易,此时对于各自国家的贸易收益是最大的,而且总体效率也是最高的。
上述两个例子也引入了本书的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组织、公司,首先带我们认识了市场的机制: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以及两者的关系与均衡。尽管该理论对于市场做了很大程度的简化,即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其核心思想却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市场中都是适用的。
1. 供需理论
读完本书之后,我相信大家脑中对于供需理论的印象都会是一个二维坐标系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动态分析,横坐标是交易的产品数量,纵坐标是价格,对于需求曲线(消费者),由于随价格的增加而对产品数量需求减少,而对于供求曲线(生产者),由于对价格增加的刺激而生产数量增多,两条区间的交点上供需达到了平衡,我就是该市场下的价格和数量的平衡。
供需曲线当然市场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平衡的,一旦受其他因素影响时,它总会偏离平衡点,但“看不见的手”却总是会将市场拉回到平衡点上:如果价格过高,需求会随之降低,市场产品会过剩,那么生产者必然会竞相降低价格以便使自己产品尽快卖出,价格的下降刺激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又使得市场趋于平衡;如果价格过低,需求随之增加,市场产品供应不足,而生产者也没有动力在低价的情况下生产足够多的产品,从而有高需求的消费者会提高自己的价码向生产者报价,带动了市场价格的回升,从而又拉动市场恢复平衡。
2.弹性
我们平常说的“刚需”“非刚需”就是在描述需求弹性,它是指消费者对于市场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弹性=需求数量Q变动%/价格P变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它是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动的敏感性。当消费者购买决策受价格影响较大时,我们称该需求是富有弹性的,而当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并不是很敏感时,我们称该需求缺乏弹性(刚性)。
需求弹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替代品的可获得性;需要的程度;相对于收入水平的花费;调整时间;市场的范围。
越是难以替代的、需求程度高的、相对收入花费低的、短期内更需要的产品,其价格弹性是越低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刚需。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是刚需,但这只是大范围内的刚需,其各自领域内的需求又有各自的判断标准,比如虽然住房是刚需,但是对于是买还是租,不同人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
在商业中对于弹性应用最多的是关于价格的制定策略:即涨价还是降价。企业的总收益受两种效应的影响:数量效应(因涨价或降价而少卖或多卖的数量因素)和价格效应(因涨价或降价而使得每单位收益增加或降低)。当数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时,涨价导致总收益降低;反之,则涨价会增加总收益。弹性越是大的需求类型,越不太会采用涨价的策略,不过这也取决于商品的价格相对于收入的比例,如果是价格很低的弹性商品,即使涨价,其数量效应也可能不是很明显,这也说明了即使同一产品在不同的价格区间,其弹性也是不一样的。
刚才我们一直在从需求的角度来描述弹性,其实供给侧也是有弹性的概念的,与需求类似,其描述了供给数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程度,其影响因素有:投入品的可获得性,生产过程的灵活性,调整时间。对于调整时间,其描述的是时间尺度对于供给弹性的影响,在短期时间上供给或许缺乏弹性,但长时间尺度上生产者总能够调整生产方向而增加供给弹性。
3. 效率与政府干预
怎样衡量市场效率呢?“剩余”这一概念的引入为谁在市场中收益,收益多少提供了度量方法。由下图所示,黄色区域就是消费者剩余,绿色部分是生产者剩余,其总和就是整个市场的剩余。我们也可以轻易得到结论:当市场达到均衡点时,剩余是最大的,而任何偏离均衡点的状态都会导致总剩余减少,减少的部分是“无谓损失”。
市场剩余但由于市场不是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所以均衡总是不能发生的,通常在政府的干预下市场会偏离均衡,这就引入了很多公共政策对于剩余分配的影响,其结果要么使得剩余更多分配给生产者,要么是使得剩余更多分配给消费者。那么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政府要干预呢?主要的理由是以下三类:纠正市场失灵;改变剩余的分配;鼓励或抑制某些商品的消费。在兼顾市场的效率和公平的目标下,政府经常顾此失彼。
常见的政府干预手段有:
价格管制:对于某种商品设定价格上限或下限,而这通常都使得市场偏离了均衡点而带来无谓损失,不过这种手段的目的主要是使得剩余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中重新分配,而达到公平的目的。通常价格下限会使得剩余更多的分配向生产者方向,而价格上限则相反。
税收或补贴:
无论是向生产者收税还是向消费者收税,都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点,产生的无谓损失最终以净税收的形式归入政府税收中,从而达到剩余重新分配的灵活性。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底是谁支付了税收呢?这取决于弹性更强的市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对弹性的适应力更好,则税收更多的由生产者支付,反之同理。
补贴是税收的反转,政府通过向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或生产者支付额外金额以刺激鼓励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消费,其也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点,无论补贴谁,最终市场均衡的数量会增加,而价格会降低,政府则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补贴这部分差额。
总之无论是哪种干预手段,总会使得市场偏离均衡,从而导致价格和数量出现波动,至于谁收益谁损伤,取决于用哪种手段以及双方对产品的相对弹性,政府在不同时期用不同手段来修正市场的公平性,而代价则是无谓损失。
4. 行为经济学与消费者行为
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个人是怎样决策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这是微观经济学对于消费者个体研究的核心,为了研究这个主题,必须引入心理学、博弈论等其他学科,从而得到更为合理的理论。那么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呢?
(1)理性“经济人”
我们必然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做决策,而这一约束限定了我们选择的范围,作为理性人,我们在这一约束条件下的决策必定会最大化自己的效应,因此我们的决策都是在边界上做出的。
显然,收入和价格是影响决策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收入增加,边界外扩,可选择范围变广;而价格降低,则刺激我们消费更多,仿佛收入增加了一般。外界因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这主要取决于你的消费观,比如炫耀性消费、利他主义等。
(2)行为经济学下的决策
现实中我们都不是绝对的理性人,一些失误、偏见都是由于非理性而产生的,真实的决策过程也经常以非理性的方式进行:拖延症往往是由于定义时间的不一致性导致的,你现在想要的和未来想要的事物并不一致,“面向未来的我”通常希望做长期投入的事情,而“面向现在的我”却普遍倾向于做满足当下的事情,两者之间的斗争决定了你是否会犯拖延的毛病。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陷阱,我们其实已经很熟悉了,人们经常放大了沉没成本而低估了机会成本,从而使得一些决策被扭曲。替代性也是影响决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们往往忽略了金钱的可替代性,经常以自己内心的心理账户来定义金钱,殊不知钱就是钱,无论它是捡来的还是挣来的,都是有具有替代性的。
(3)博弈论与策略思维
这部分让我想起去年读的《博弈与社会》,囚徒困境的原理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避免囚徒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承诺来达到合作的目的(而且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强制性承诺,健全法律的意义在这里就凸显了),通过改变不同决策下的预期收益/惩罚,达到策略性合作的目的。
我们生活中的博弈通常都是重复性博弈,对于这种博弈,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以互惠互利为原则,越是重复次数多的博弈,互惠的倾向也就越重,不过随着博弈轮次逐渐走向末尾,这种互惠的均衡就越容易被打破(快要离职的员工通常工作效率是很低的)。
博弈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越是有耐心的人在重复博弈中的议价能力越强,耐心其实是对当前和未来哪个更看重的衡量,越是对未来的金钱看重的人,其耐心就越大,而议价能力越强,最终的剩余分配会与参与者的耐心成正比。
5. 企业决策
对于企业的研究也是微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这部分通过介绍辉瑞这样的大药企是如何为自己研制并推广上市的药品定价来展开的:为什么生产成本只有10美分的药,却要卖2.7美元?10美分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成本,也就是显性成本,而表面上看不到的成本是隐性成本,对于大药企而言就是每年投入数以亿计的研发成本,由这部分成本研制的药品中有很大比例最终都无法成功上市,因此能够成功推向市场的产品利润必须弥补这部分隐性成本。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而利润=收益-成本,成本则包含了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只考虑显性成本的利润是会计利润,而考虑了隐性成本的利润则是经济利润,通常企业以经济利润为目标来进行决策。成本又可按属性划分为固定成本(厂房、机床等生产资料)和可变成本(劳动力等),无论生产多少,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可变成本则由于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由于边际效率递减规律,随成本增加的速度比数量增加的速度要更快,当考虑生产多少数量时,企业会从边际成本角度来考虑,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而增加的总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是一个“U”型曲线,初始阶段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边际成本降低,这段说明企业生产具有规模效益,而曲线后半段则相反,企业在这区间是规模不经济状态,而两个极端中间企业面临着规模收益不变。
边际成本曲线企业在市场中可以选择进入某个领域(有利可图),停业(暂停生产,但不排除未来继续生产),退出市场(永久停业,未来也不生产);如果当下企业的平均收益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则企业应该停业;而当平均收益低于平均总成本,企业应该退出市场。
最后本章介绍了垄断与公共政策对其的限制。垄断厂商最关键的特征就是其拥有阻止了除自身外其他厂商进入该市场的壁垒(稀缺资源、规模经济、政府干预、领先的经营策略)。由于垄断厂商宗奎刻意减少生产数量而达到最大利益,造成了市场的无谓损失,政府通常会出台一系列公共政策来避免垄断的现象:反托斯拉法,公有制,垂直分隔。
除完全垄断、完全竞争之外,还存在两种非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厂商出售相似但略有不同的物品和服务,其与完全竞争的不同就是物品和服务并不是标准化的,而是在不同方面略有差异,也就是说不同企业的产品并不能完全替代。现实中很多消费品市场具有此特征,如冰淇淋市场、快餐店等。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竞争状态下,各个厂商都会竞相投入大量资源做市场推广和品牌化营销,来创造自己专属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是创造客户忠诚度的关键,无论这种差异化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仅是宣传层面的。
寡头垄断:只存在几个厂商的市场,他们生产的并不是完全标准化的物品但却极为相似。寡头垄断厂商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者之间的策略互动对一个厂商的成本至关重要(我们通常会看到不同厂商之间巧妙的信息传递而使得价格高于市场均衡价格),另一特征就是存在某种进入障碍,虽然相比完全垄断的壁垒要低,但其门槛还是相对完全竞争状态下要高的多。
无论是垄断竞争还是寡头垄断,其对于产品和价格的影响都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同样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无谓损失,甚至在寡头垄断厂商之进行共谋时,均衡的结果会导致更多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无谓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