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6年,时任山东密州“市长”的苏轼,在中秋之夜喝了个通宵,在没睡好、瞌睡和酒精摄入过量的双重刺激下,写下名篇《水调歌头》。
大概就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乐于过中秋。这是中华文化史上极其有趣的一幕。
如果只看《水调歌头》上半部分,这就是一个遭遇中年危机的男人,发了一通感慨。
用现代科学理解,就是一个男人,人到了中年,尤其婚后,激素水平下降所致。加上仕途不太顺利,每况愈下的人生实在没意思啊,结尾一句“高处不胜寒”,在大众看来,就是一种“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但这其实是用庄周的思想来缓解忧伤。
然后精彩之处来了,下半部分一下反转。苏轼首次用上了“云同步”思维。他一抬头,看见明月,想到自己多年未曾谋面的弟弟。此时此刻,也能看见同一个月亮,既然看见同一个月亮,那不就有一样的想法了吗?就像你驻守在高原边防,你的妻子在城市中央,何不在中秋之夜,打开今日头条,共读同一篇文章?
苏轼最厉害之处在这个“圆”字,稍微放飞想象,月圆、人生圆满、亲人团圆,你看,这就已经三层意思了。
还有更厉害的,苏轼是北宋人,任何一个北宋有识之士,都对燕云十六州被割耿耿于怀,那这个“圆”,很可能从个人命运联系到了国仇家恨,这无疑又唤起一股强烈的爱国情绪。
至此,“中秋”这个符号深入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