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义:事之宜也。
复:做到。
礼:礼仪。
因:依靠。
宗:主要。
翻译:有子说:诚信要接近于义,言语才能做到;对人恭敬要接近于礼仪,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人不离自己亲近的人,让他们处于主要地位。
解释:这句话咋看一下,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意思很好懂,也很重要。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人无信不立,人要是没有信用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但也不是什么承诺都必须遵守的,不是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这里有个原则,那就是义,义就是应当做的。
如果是不应当做的,不合义的,就算答应了别人也不要遵守承诺,孟子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真能合于义,言语才能真正做到,才会义无反顾的去遵守。
对人恭敬一定要合于礼仪,这样才能远离耻辱。对人恭敬当然是一种品德,值得保持,但是一味的恭敬,就接近于巴结谄媚了。如果对人没有恭敬心,那就显得傲慢了。
所以礼就是一种约束,让人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礼的作用。
人所依靠的是什么人呢?一定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最亲近的人。让自己信任的人,亲近的人居于主要地位,这就好比你是公司老板,公司里的重要岗位一定是你相信的人才能担任,你总不会让一个信不过的人去做财务总监吧,总不会让一个不信任的人去做采购主管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8909330/3fdf368d2045cfc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