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1.13)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说话诚信要近乎道义,所承诺的才可以去践守,;对人恭敬要合乎礼仪,才能够远离耻辱;亲近依靠那不失其可以亲近的人,这也是可以崇敬的。”
【感悟】
一,“信”以“义”为践行的标准
一个人应该诚实,讲出来的话要真诚,要践行到生活中,可是如果讲话,因为允诺时是被迫的,这样的话要践行,就不符合“义”的标准,则这样的话就要依据“义”为标准,选择不去践行。一个人,不要轻易许诺,所许之诺必近“义”,才恪守兑现,若是在胁迫之下的许诺,甚至是发誓,都是没有必要去信守的。因为强迫许诺本身就是不仁义的。
二、“恭”以“礼”为实践的原则
对人恭敬、恭顺,要以规范制度为基本原则。有的人,对人恭顺到奴颜屈卑,对人恭敬到阿谀奉承,都是不合乎“礼”的原则,这样就会自取其辱。而“恭”合乎“礼”,就会赢得别人的恭敬,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以“义”作为标准,恪守诚信,以“礼”作为标准践行“恭”,若能再得到亲朋好友的鼎力相助,这样的人是让人崇敬的,他的人生也必将演绎的精彩。
由此“义”和“礼”是古代人做人的基本原则,“义”是“信”的原则,“礼”是“恭”的原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实践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从而让自己的人生,有原则,有标准,演绎的更美好。
【小故事】
根据《史记》里面《孔子世家》的记载,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到卫国,经过一个地方叫蒲地,正好赶上那个地方的官员公叔氏,他想要凭据蒲地谋反。
他们见到孔子来了,就把他围困起来,然后逼着孔子,说:“如果你们答应不要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因为他们这些谋反的人怕孔子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报告,说他们有谋反,他们就会被惩罚。所以他们不让孔子去卫国,除非让孔子等人发誓。结果孔子就发誓,说保证不到卫国去。
这些想谋反的人都知道孔子是一个很守信的人,既然他发誓了,他们就放心了,于是就把孔子放出去了。结果孔子还是去了卫国,子贡这时候就不解了,就问孔子,说:“你刚才发的誓,怎么可以违背”?孔子就回答说:“被逼着发的誓,神是不会听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不必去守这个“信”。为什么?因为这种誓言,在被逼迫的时候所发的誓言是不合宜的,所以是可以不去信守的,因为它不合乎“义”。
《论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