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阿英是我们村民小组的五保户,在我懂事时她大概有六十多岁,在我成年时没的。村民小组出钱为她请道士开灵送上山的。
在我记忆中,她独自一人住在村民小组为修建的单居室中,厨房和卧室是一体的。她的工作基本上是每天去路边捡点柴草,应付取暖及煮饭炒菜。当然,到了农忙时节,有些家里没人管孩子时会把孩子送到他家,请她帮忙看看。
这时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叫她姑奶奶。因为她没嫁过人,比她小的开始叫她姑姑,后来的就叫她姑奶奶。
听父母说过,她其实是嫁过人的,因为是石女,在第二天就被人退了婚。后来她一直未嫁,在娘家做起老姑娘来。她家又是外来户,她是跟她娘改嫁来的,父母过世后不仅没兄弟姐妹,连个有点关系的堂表亲属都没有。好在她自己看得开,年轻时在生产队挣工分养活自己,因为是自己养活自己,相对比养家糊口的要活得轻松些,有时有点好吃的也会请小孩子们吃,和大家的关系相对说来还是很融洽的。
后来年纪大,生产队的工是做不动了,就帮大家看孩子,生产队保证她的口粮。那时,她每天脸上都洋溢着红光,看着一大堆叫她姑姑的小屁孩,仿佛她没有了没孩子的遗憾,走路生风,看不出她是一个六十多岁老人。我那时放学回家后也喜欢去她家里,和小屁孩们玩。
也就是在这时候,我知道她还认认字。我小时候是比较顽皮的,有一次闲着没事,我当着她的面在石板上写她的名字。她看到后,淡淡地对我说,写名字可以,但不能写在石板上,让人踩,不好。
我不好意思地擦掉,并请她不要告诉我父母,毕竟竹争炒肉的滋味不好受。她笑了,怎么会呢你那么乖,姑姑不会告状的。
果然她并没有和外人说,我还是很感谢她的。
后来她的年纪更大了,生产队变成了村民小组,分产到户,她直接按五保户的政策由村民小组供养。只有在农忙时候才帮人偶尔看下孩子。
不过,只有在这时,她才是最开心的,平时冷静的家里才有点生气。每天都坐在门口,看孩子戏耍,时尔笑笑,不知她心里想的是啥。
现在她离开应该有三十多年了,但愿她在未来的世界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儿孙满堂,享尽天伦之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