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2月28日),偶然兴起,寻访惠州府城九街十八巷。其时,九街中的“金带街、文兴街、府前横街、北门直街、后所街、塘尾街、打石街”,都已找访到,只剩“高第街(据说是惠州巨贾居住地)、忠信街”,没有找到。
至于十八巷,只找到了“叮咚巷、六角巷、尔雅巷、象岭巷、朱紫巷、淘沙巷、百子巷(也称柏子树下巷)”这7条,余下的11条“府背巷、白珩héng巷、兴隆巷、都市巷、扬雅巷、游所巷、红花巷、牛角巷、万寿巷(宫)、大帘巷(大廉巷)、小帘巷(小廉巷)”,也还没有找到。
(从梌山今中山公园,高处瞭望到的府城西南街区。远处的平湖门城楼,城外西湖、苏堤、泗州塔、挂榜山等风景名胜都能看到。网图)时间来到3月11号,这天恰逢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吉祥日子,也是我安排休息的日子。尽管这两天一直春雨淅沥,仍没有停,也没有阻碍我去继续寻访的脚步。
雨中寻访老街古巷,也可谓别有风味吧。一个人在雨雾中,天地茫茫,是那么大;走在街巷子里,世界逼仄,又是那么小。彼时彼刻,我似乎也成了古人。后来我想,这或许是上天的安排,神的旨意,说某年某日有某人来此寻访。那曾经的街巷,或在或不在;那曾经的居民,多半已化做了青烟尘土。我莫名的想起几句古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今我来此,那些喜笑怒骂爱恨情仇晨昏烟火,仿佛在我构建的某个时空又重新复燃。我的脑海中,出现这样的一副画面。曾经的他们,像往常一样又迎来了一个平凡的日子。见我到来,都出门相看。他们一个个身影站在自家门前,或平静或微笑。我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目送我渐远的背影。不同年代乃至不同朝代的两方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他们看我,好像是新世纪都市来客;我看他们,则像是电影的长镜头徐徐展开,又像是翻阅一本古书。我似乎能体会到他们的酸甜苦辣,尘世艰辛。这副历史影像虚幻而真实,使我感到人生的须臾,脚下的沉重。
府背巷(今公园后街) 府背巷(今公园后街)当前,由于信息有限,加上时间的关系,这日寻访到的仅有几个。尤其是古巷,好多仍不知所踪。
据网上信息,了解到府背巷在府城后面。府背,府背后也,我如此理解,不由笃信。于是,先去中山公园即府城一带找府背巷。
我判断,府背巷有可能在五一路北面一带。即由北门直街乌记门前进去,在里面转了两圈,复回到路口。路口上方有一公厕,路口正前一巷是“公园后街”。路口边一户人家门开着,一老者坐在桌前,上前询问。老者告诉我,公园后街就是府背巷。啊,我一听,一惊一喜。绕着它转圈,竟不知就是我要找的目标。我还不敢相信,也怕搞错,又问了一遍老者,老者肯定的语气毋庸置疑。这条巷子是北门直街的北端延伸,南北走向,很窄,暗旧。曾经的巷道,现在少人问津,除了仅有的少量人家。不过,现在像这样的老房子,好多出租给外地人住。府背巷就这样找到了。
有读者朋友相告,说扬雅巷在宾兴馆对面。不过,杨雅巷已随万寿宫(巷)一齐拆了。即使这样,也想去实地一看。
往宾兴馆方向去的路上,不忘寻找其他的街巷。
经过步行街,雨中问檐下卖小吃的婆婆,得知都市巷所在。原来都市巷就在府前横街的南边,南接中山西路,南端巷口正对着基督教惠州堂。都市巷位于步行街闹市中,可谓实至名归。都市巷的名称仍旧沿用,这样比较好找。不像府背巷,已改成了公园后街。
都市巷 都市巷出都市巷,绕走水门路,插进金带街。雨中的金带街,狭长寂静,变得悠长空阔,雨线纷纷,有一种沧桑感。金带街两边老房子比较多,一个个相接着出现。感觉是热闹的时候都藏了起来,不愿被人发现,这时,都出来与我一见。
就这样,“高营房”也随之出现了。高营房接近金带街西出口位置。第一次到访高营房。高,因为这里以前是“方山”所在;营,因为这里以前曾驻过兵,故称高营房。大概有点类似于“部队大院”吧,出入非一般平民百姓。
高营房高处,有余道元故居,市级文保单位。余道元故居西面,一墙之隔,就是黄氏书室。最高处有一块荒地,散开了些菜地。还有几棵木瓜树,木瓜在惠城几乎随处可见呀。站在以前的方山上,不觉得高大,倒是被东边的丽日高楼使它变成了侏儒。
高营房余道元故居 高营房最高处来到宾兴馆前所在的塘尾街,对面根本看不到有巷子的痕迹,这一块近年被开发新建了大楼,名曰“西湖壹城”。还不死心,绕到壹城的后面,发现有姚屋巷,北接更楼下巷。由更楼下向东出来,是水门桥。还发现有张屋巷,在水门路与金带街相隔二三十米左右。
至于扬雅巷,万寿宫(巷),不知在哪里?据上所说,有可能就在新建的大楼“西湖壹城”位置。
又有朋友告之,“忠信街在后所街附近,公厕斜对面”。
并说街头北面原有一大理石牌坊,阴刻“後所街”三字,牌坊前悬马皇庙(庙址后被供销社建了商店,商店仍在)。可我并不知道是哪一个商店。
于是来到后所街,只要见到茬口巷子就钻进去看。经打听,说忠信街就在前边。复来到一栋“红楼房”前,看见路边公厕指示牌,朝公厕方向走去。来在巷口,见墙上写着“银岗岭”三字。银岗岭,早听说过。心想,即使没有找到忠信街,发现银岗岭也很高兴。上去一斜坡,十余米一茬口,茬口左手边一巷,就是忠信街。忠信街并不长,且位置比较高,西端只有石阶,窄陡,已不作为通行的出口。也不知这条街原来是什么模样?有多热闹?现在,说是街,比一般的巷还要冷清。
忠信街 忠信街再来到茬口,由此继续向上。想看看银岗岭是何模样?它到底有多高?一直上到高处,上面平地有多栋楼房,比较旧了,估计是七八十年代所建,不是真正的老建筑。银岗岭感觉跟东坡祠差不多高。东坡祠原来叫白鹤峰哩。以前的岭、峰,现在,顶不过一个小山包而已。岭下有一块破旧的老房子。由银岭岗东出,接南门路。
不知不觉,在雨中找了近四个小时。一手打伞,一手推车,鞋面早已打湿,幸好鞋质量杠杠的,里面一点也没湿。时间已来到下午一点钟,雨也渐渐地小了,肚子早饿了。于是由水门桥过桥东,吃“梅州腌面”去了。
至于还有一街及九巷,待下次有时间再找吧。希望有知道相关信息的朋友能告之。
北门直街历史建筑 北门直街历史建筑 都市巷一老屋门前 金带街东入口江逢辰简介 雨中的金带街 雨中的金带街:张府 雨中的金带街历史建筑 金带街三巷中的新式楼房 金带街老房子内圆门 周一闭馆的黄氏书室 塘水边巷 新建的“西湖壹城”,估计是扬雅巷、万寿巷的位置 姚屋巷 更楼下巷 更楼下巷 巷中的阿嬷叫 下底塘 银岗岭入口 银岗岭上 银岗岭上历史建筑 银岗岭上多栋旧建筑 银岗岭上一处破损老屋 银岗岭上拍 银岗岭另一出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