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111702/391a5a6ab71e80a5.jpg)
在一次讲座上,老师谈及自然科学学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修养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您认为古今中外最有代表性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并且都取得突出成就者的是谁?”老师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十七世纪法国的帕斯卡尔。
我们知道,帕斯卡尔是卓越的数理科学家。他对近代的理论科学 与实验科学都做出巨大贡献,有意味的是,这位法国封建农奴制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善于思考、勤于著述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录》是《蒙田随笔》之后,法国思想史上又一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典范之作。
可以说,帕斯卡尔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方面的成就是相辅相成的。
帕氏的《思想录》精思熟虑,警醒振拔,同时又文采斐然,凝练简洁,多有灵透的闪光之笔。它虽然是谈片式的,类于格言体,但我们仍可以从中读出作者系统的思想。所谓“帕斯卡尔思想方法”,即是 以“两极观念”为出发点,从事物的对立面入手,去考察人生、社会、历史以及哲学与宗教问题,在其思辨过程中,不时可见唯物辩证法的芒角;而对宇宙意识、世界前途以及社会人生的思索,对人性活动的终极关怀,既是作者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自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帕斯卡尔的思想体系只能是唯心主义的,其中所流露出来的浓重的悲观主义哲学和带有神学色彩的不可知论,也是很明显的,但这并不影响作者的智慧性思考和创造性发现。
这就如同帕斯卡尔从当时的世俗生活的一个侧面——赌博的恶习之中,启发研究概率论一样。
帕斯卡尔十六岁就写出了名文《圆锥曲线论》,十八岁开始设计计算机;而他写成《液体平衡论》和《大气重力论》两篇划时代的名文时,也只有二十六岁。此后不久,他蛰居巴黎,一个人过着世俗生活,直到三十九岁去世。
这期间,他写了一系列思想著作,如《致外省人信札》(1656-1657)、《思想录》(1658)等,有人认为《爱情论》也是他的手笔。帕斯卡尔从十八岁起就一直受到病魔的折磨,二十四岁时又因中风而瘫痪。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生命的光和热。
他对人生之短暂,一方面是加倍珍惜,一方面也不抱怨:“为什么我的知识是有限的?我的身体也是的?我的一生不过百年而非千载?大自然有什么理由要使我禀赋如此,要再无穷之中选择这个数目而非另一个数目?”尽管这番话中含有浓重不可知论的意味,但帕斯卡尔顽强进取的精神和超凡脱俗的求知欲望,却令世人景仰不已。倘天假其年,他很可能向生命科学进军,以更大的极限生命,为科学史与思想史做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者的生命意义是辉煌的。
思想者精神不朽。
网友评论